分享

横街直路 | 《显正街记忆》序

 人文武汉 2022-02-19

这是一本回忆显正街往事的书。显正街是古汉阳城(府城或县城)中一条主要街道,由朝宗门(东门)笔直通到凤山门(西门),贯穿整个汉阳老城。它的历史比武昌的长街(今解放路)和汉口的汉正街要古老得多。明清以来,它是汉阳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府署、县衙等就坐落在显正街的中段,街道两旁是栉比鳞次的手工作坊和商业店铺,贡院和多所书院、学堂以及宗教场所也在临街的地方。这里的文化底蕴厚实,掌故传说丰富,沧桑之变留下的印记尤其深刻。

1930年地图上的汉阳城 

在旧城改造,乡愁将随老建筑的拆迁渐渐淡去的时候,汉阳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不失时机地组织编纂出版《显正街记忆》一书。该书由汉商集团原总经理、著名摄影家麻建雄先生主笔,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显正街的过往与现状。全书立足显正街,围绕汉阳古城,由显正街向西经过西大街延伸到归元寺,向东经过长江边、洗马长街延伸到晴川阁、南岸嘴,向南经过腰路堤、夹河延伸到鹦鹉洲,向北经过凤凰山延伸到龟山、汉江边。可以说,书中的显正街实际是老汉阳的一个缩影。

往事并不如烟,许多陈年旧事常常会清晰地呈现在脑际挥之不去;岁月并不都如歌,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往往会让人刻骨铭心。所以,在作者的镜头中生活是那样的缤纷,在作者的笔触下往事是如此的斑斓。记录的历史文化使人产生考索的兴味,描写的人物让人产生神交的冲动。通过作者饱含感情的回忆和方言俚语的诉说,我们仿佛听见显正街的钟声在耳畔回响,看见显正街的灯光在眼前闪耀,显正街的气息扑面而来,显正街的味道在舌尖回味,显正街的众生就像生活中的长辈或同屋的小弟、隔壁的小妹,如此亲切,如此鲜活。书中记述的显正街居民是汉阳人的代表。

1890年(约)汉阳城 

这一切,勾起我这出生在汉阳西门口的老人无尽的回忆,宛如穿越时空,回到幼时无数次穿过的凤山门的城门洞、无数次走过的石板路;当年在凤凰巷汉阳树下与小伙伴们做作业玩游戏和在汉阳剧场看电影的场景,到五医院探视住院的母亲和到汉阳天主堂看望小学班主任邹修女的情形……均历历在目。留住像我一样的老汉阳的乡愁,也许就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吧。

作者在书中利用了多年来积累的历史资料,记录了众多汉阳人的口头回忆,采用了多幅自己摄影的照片,并不单单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让古老汉阳的时代变迁在历史上留下一份券剂,为了给汉阳的乡亲父老保留些许乡愁,更为了给古城改造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在保护历史遗存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如,作者在回忆了西门口的往事后,建议“在汉阳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中,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中心片区,复原凤山门城楼遗址,恢复一段青石板路,扩建一个广场,把天主堂、圣·高隆庞医院旧址和汉阳树都请进来,把白求恩来过这里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用雕塑和碑廊等形式反映出来,给我们的后人留住西门口这个老汉阳的珍贵记忆”。在书中一些章节后面作者发表的很有见地的议论中都可窥见这样的建议。

汉阳凤山门即西门 

诚如书中所言:

我们应该把显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汉阳古城发展肌理留下;把街上尚存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留下;把千百年来,曾经在街上和汉阳古城奋斗过的先辈们那些筚路蓝缕、不屈不挠的动人故事告诉给我们后辈;把故事中蕴藏着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烁着的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承给我们后辈。

让文明传承,让文化延续。让汉阳古城、显正街焕发青春。

读了书稿后,我觉得汉阳区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组织编纂出版该书的这些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严昌洪 辛丑年春节于武昌桂子山忍斋

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汉口卓尔书店有售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朝宗门即东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