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人世间》:用7件事,扒开周蓉的真面目

 尘飞扬说经典 2022-02-19

《人世间》有个最讽刺的情节设定,最受宠爱的孩子,往往最不省心。

周蓉是周家最不省心的人。

1969年,周志刚明白周家人要天各一方,他给每人一张全家福。

周志刚发照片的顺序,分别是李素华,周蓉,周秉义和周秉昆。

这个顺序彰显地位。

第18集,周家外出拜年,队伍采用长幼有序的原则。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周蓉应该在周秉义的后面——然而,周蓉可以在周秉义前面。

这一小细节证明周蓉是周家最宠爱的孩子。

生活总是这样讽刺,“偏儿不得偏儿济,偏儿反受偏儿气”。最被宠爱(也最聪明)的周蓉,反而是周家最不省心的孩子。

我曾用儒家思想分析过《人世间》,认为周秉义和周秉昆才最符合世俗的评价标准。

周秉昆负责“齐家”,成为周家的当家人。周秉义负责“治国平天下”,振兴军工厂,担任副市长,他走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人生路。

周蓉嘛,是江辽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更多的是周家的造孽人。

本文将从7件小事分析周蓉,为啥如此气人。

1.为爱私奔

19岁的周蓉,对爱的最大想象就是嫁给自己崇拜的男人。

周蓉天真烂漫,热情奔放,《叶尔绍夫兄弟》《唐诗三百首》和《安娜·卡列尼娜》就能看出她的性格。

岁月静好根本无法安放周蓉那颗躁动的心。

冯化成,一个在政治风波中被不断敲打的黑五类,一个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诗人,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能满足周蓉对浪漫的终极想象。

这是1969年,中国进入一段后来讳莫如深的历史,学业中断,很多书不能看了。

像周蓉这种生性浪漫的文艺青年,她太需要用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释放自己无处安放的热情了。

原著里面这样写周蓉的性格。

周蓉从骨子里天生叛逆,如果一个时代让她感到压抑,她的表现绝不会是逐渐适应。短时间的顺从她能做到,时间一长,她就要开始显示强烈的叛逆性格。

为爱私奔就是周蓉释放生命热情的方式。

但是,周蓉最大的毛病就是她为了自己的生活,不顾其他人的死活。


为了和冯化成在一起,她甚至说出,“如果因为冯化成的关系连累家人,她会断绝与家人的关系。”

看似关心家人,实则不顾家人的感受。周蓉是冯化成的妻子,也是周家的女儿,周志刚最心爱的小棉袄。

2.住宾馆

1978年,周蓉回光字片,下火车后,她就告诉周秉昆,“我们住旅馆。”

这一句话就能证明周蓉没良心。

我们必须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周蓉在1969年离开光字片,她已经10年没有见过李素华了。

李素华成为植物人,冯化成和周蓉难辞其咎。周蓉和冯化成是周家的罪人。

他们除了对着李素华抹眼泪,没有任何将功赎罪的表示。

考虑到周蓉和冯化成探亲,周秉昆花了85元,买了台电风扇。

重点来了,周秉昆的月薪是18元。这也意味着,这台电风扇要花掉周秉昆近五个月的工资。

周蓉说:“你姐夫补发了一大笔工资,不用替他省钱。”

但凡周蓉考虑过秉昆的难,她都应该在周家挤一挤,将住宾馆的钱省出来,用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然而,她并没有这样做。

周蓉确实有对陌生人大方 ,对亲人抠门的倾向。

她从来不给冯玥零花钱,听到冯玥要5元钱捐款,她会给10元。

她夸赞冯化成月薪比自己高,平反后有补贴,和冯化成去周家过年,却没有携带拿得出手的礼物。

那一夜,我们看到秉义送来了姚立松送的礼物,也看到周志刚从外地带来的茶叶。周蓉和冯化成只会偷偷给玥玥两颗糖。

郑娟把玥玥当亲闺女养,她的儿子楠楠就不配得到周蓉家的一颗糖?

3.冯玥制造者

冯玥的叛逆和自私,确实和周蓉有莫大关系。

周蓉是搞教育的行家里手,也是不合格的母亲。她看完冯玥的获奖小作文,吐槽改一下它就能当悼词,没有日常,缺少母女之间独有的感情。

周蓉的评价非常精准,然而,她却没有反思,为何冯玥不愿意写母女之间独有的感情?

周蓉的所作所为配得上冯玥的爱吗?

我不是要为冯玥洗白,我要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子女对父母的态度,首先源自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周蓉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让冯玥成为冬梅那样的女子——高贵知性,悲天悯人。

冯玥有周蓉的聪明,她是年级第一的学霸,很懂得取悦他人。冯玥去郝家做客,会套路金月姬,故意说不懂四大文明古国,满足老太太好为人师的精神需求。

自私自利是周蓉与冯玥最大的共同点。

冯玥的存在证明周蓉母亲身份的失败。

下不能孝顺父母,上不能当好母亲,事业似乎是周蓉最后的体面了。

4.套路冬梅

周家没有玥玥住的地方,周蓉主动出击,套路冬梅。

她是自视清高的知识分子,喜欢用委婉动听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本意。

秉昆的房子被收回,是大政策使然,房屋原主人回来,秉昆只能吃哑巴亏(80年代都这样)。

周蓉问能不能让秉义追债,冬梅说这条路走不通。

能不能走通,并不是周蓉最关心的事情。她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冬梅面前唱苦肉计。

“看来他们肯定得搬出去了,我得赶紧把玥玥接走,就那么两间屋,还得跟楠楠一块住。”

周蓉吃死了冬梅乐于助人的性格,她才肯在冬梅面前哭惨。

周蓉像极了大家毕业后的某些同学,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5.要礼物

没有分到房,就把礼物要回来。周蓉的这一波骚操作让人无语。

负责分房的苗处长也安慰周蓉了,僧多粥少没办法,下次一定要分给周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蓉依旧要回蔡晓光送去的礼物。

周蓉真是拧巴啊。

看不起送礼的行为,她利用蔡晓光代替自己送礼。送完礼没有分到房,她就果断把礼物要回来。

一个正常人应该懂得,不要礼物,周蓉有很大可能分到房子,一旦要回礼物 ,苗处长在位时 ,她肯定分不到房子。

为争口闲气,得罪收礼人,也让蔡晓光难堪。

蔡晓光安之若素安慰周蓉,那是他爱她,不代表周蓉做得对。

6.凑CP

周蓉为冯玥周楠拉线,绝对是她人生中的最大黑点。

冬梅早就点出问题的严重性了,两人一旦谈情说爱,她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传闻就会不攻自破。


这让郑娟很难做人。

周蓉对此不以为然,亲自去说服郑娟。

郑娟的话掷地有声 ,“她们的人生是人生,我们的人生就不是人生了。”

郑娟反对周蓉和冯玥谈恋爱,其实也担心秉昆难做人。

郑娟是《人世间》最好的人,周蓉是《人世间》的自私鬼。

周蓉负责生,郑娟给她养。女儿想和郑娟的亲生儿子谈恋爱,周蓉去当说客。

郑娟没有读过书,其实心里门儿清。

她知道周蓉就是要牺牲自己的名誉,来修补周蓉与冯玥的母女关系。她的所作所为就是为自己。

母亲和女儿要修补关系,这没毛病,可是拿郑娟和秉昆的名誉当祭品,周蓉(甚至冯玥)都有大病。

四个字形容周蓉凑CP的做法——恩将仇报。

7.离婚

周蓉和冯化成的离婚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爱情需要排除万难,那不是全世界都在阻挠你,那是在救你。”

他们的婚姻本来就是一次自我感动的错误,离婚,才是两人正确的选择。

周蓉考上北大成功升维,明白冯化成只是个平庸的诗人。两人的爱情基础早就名存实亡了。

冯化成希望周蓉能成为自己的养成系女友,可以永远享受被漂亮小女生崇拜的快感。

1988年,周蓉38岁,江辽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冯化成则是江郎才尽的过气诗人。

周蓉的光芒,让冯化成感觉到自己的暗淡无光。

其实,周蓉与冯化成的离婚,在第一集就注定了。

周蓉告诉秉昆,秉义让他保存起来的61本书,其中有三本属于周蓉,其中一本就是《安娜·卡列尼娜》。

我曾写文分析,这本书利用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关系暗示周蓉与冯化成的忘年恋 ,周蓉婚姻不幸。

19岁选择的爱人,很难换一个百年好合。

没怎么上过学的郑娟比周蓉聪明,年轻人不定性,同意他们俩谈恋爱,试错成本太高了。

周蓉和冯化成离婚,就是早恋结的果。

像周蓉这种能通过高等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学霸,她很难维系对冯化成的崇拜。

冯化成明白自己的尴尬,有个女粉示爱,他果断选择离婚。

相信爱永恒不变是恋爱中人的执念,可惜,“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19岁的周蓉爱人间烟火气,与冯化成过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世俗生活。

40岁的周蓉能明白,炊烟袅袅好看也会有风险,人吸多了,容易得肺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