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王立坚 主播:冰雪梅馨 编辑:NCD ![]() 宝泉岭啊梧桐河之一 报到 美丽的宝泉岭与小兴安岭西部横断,坐落于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因其古老传说中一个爱情故事而得名,故事讲述了一位漂亮的少妇,因不能生育失去了爱和家庭,流落到一座山岭,喝了此处泉水得子,恢复了幸福的生活,宝泉岭的美名得以留传至今。当年开垦北大荒的转业官兵,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把农场场部设在这里,起名宝泉岭农场。 宝泉岭确实很美,但还是无法替代根植于我心中的烟筒山,我从烟筒山下的十一连,调进宝泉岭下的二十六连,如同从炕梢挪到了炕头,跟那些返城上大学的人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宝泉岭场部的工人文化宫雄伟高大,周日休息能看电影,还有医院,澡堂,商店,洗个澡买点东西看个病道是很方便,而且宝泉岭食品厂做的牛奶冰棍非常有名,连队的知青一到场部就买一保温壶吃个够,一壶二十根冰棍,才一元钱合五分钱一根。二十六连也算是福地,离宝泉岭场部很近,离梧桐河又不远,在岭水之间得其自然陶冶之美的恩宠,很多老职工住在宝泉岭场部,上班骑自行车,行走在笔直的沙土路上很惬意,路两边浓密高耸的白杨树像卫士站立成两排,冬天能挡风雪,夏天能遮日晒,当年能在二十六连工作,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比起那些在边远连队工作的人强多了。二十六连前身是试验站,兼顾叁项重任,一是良种马繁殖基地,改良本地马,二是农作物良种育种基地,为国家繁育出优良种子,三是养奶牛,供应团部的孕妇,婴儿,老人,病号饮用,冬天还要派人去海南岛增加一次南繁任务,二十六连人不多,但知识分子不少,文化氛围浓厚。指导员是哈尔滨知青叫丛大石,连长是复转军官叫石春贵,我拿着档案走进连部报到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指导员高大憨厚朴实,红脸汉和关公有一比,连长瘦小精明强干,黑脸汉和包公有一比,两个人的目光都给我和善可亲的温暖,我把档案袋给了指导员,想起撤出那份鉴定材料的事,心里总是不踏实。报到之后,指导员把我送到配种室,见过师付大党,他叫什么名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爱笑,总是话未开口先笑出声来了,还认识了两个师兄,个子高的叫李顺堂,个子不高的叫刁永志,他俩都是哈尔滨知青,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师徒三人对我很热情,互相寒喧了几句,大李和小刁领着我去宿舍,安排住的地方,宿舍是临时的,没有火炕,用木板钉的板床,铺着炕席挺干净的,住在这的四个人都是哈尔滨知青,有大李,小刁,李学玉,战建国,加上我五个人。宿舍离连部和马厩很近,安放好行李,大李和小刁领我走马观花参观一下连队大概的状况,大马舍和牛舍并排连通,砖瓦结构,高大宽敞,而且都铺垫着木地板,门都是滑道式大拉门,便于马群牛群进出,在种马室看到了纯种马,开了眼界,重型马叫苏维埃重挽马,也叫苏拉车,体型庞大,通天的一道宽白鼻梁,银鬃银尾,一身枣红,四蹄大如小脸盆,威武的像一头雄狮。轻型纯种马,叫奥洛夫,身材高大修长,毛色为菊花青,体态飘逸洒脱,这两匹良种马的引进是为了改良本地马,力量和身高上的缺陷,看到良种马的伙食,想不到吃的比人都要好,精饲料有牛奶,鸡蛋,葫萝卜,夏季吃嫩青草,冬季吃大麦芽,粗饲料有谷草,豆饼,玉米,高粮和麦麸子,每一匹马都有专人管理,把马喂养的油光锃亮膘肥体壮。从种马舍到知青宿舍有一段距离,我们三人边走边聊,了解到二十六连知青不多,上海,天津,哈尔滨三地知青加一块只有六七十人。在大食堂与知青宿舍之间是水房子,里边有个大木槽子,总有热水供知青收工后洗漱用,在大食堂正南和知青宿舍东侧,是一个平坦宽敞的蓝球场,球场南边立着单扛和吊环,这些和十一连没有两样,引人注目的是四门三七高射炮,穿着炮衣神气活现的站在球场边,十一连的炮是打坦克的,二十六连的炮是打飞机的,我爱抚的摸着高射炮,心里暗想,能当上一名炮兵该多好!走马观花这一圈下来,到了晚饭时间,在大食堂见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没人注意我,可我却仔细的看每一张脸,因为以后要和他们朝夕相处,近快地熟悉接近,融入这个集体。我发现二十六连的知青姑娘一个比一个漂亮,记住了几张漂亮的脸蛋之后,还有更惊喜的发现,二十六连的伙食比十一连好很多,一大盆带辣椒的臭豆腐放在窗口随便吃,这在当年别说在十一连,就是在哈尔滨家里也不可能随便吃。 从食堂出来,路过知青宿舍,下个小坡右拐 直行回到临时宿舍,天渐渐的黑了,没有月亮星星眨着疲倦眼睛,我铺好被褥准备睡觉,熄灯号吹响了,号兵是上海知青叫李玉海,他吹的号,比十一连的号兵吹的好,但我还是久久不能入睡…… 作者: 主播: ![]()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