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析导管封管液需要多封0.1ml吗?

 肾内血液净化 2022-02-19

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欢迎大家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并请注明出处。

《第61篇原创内容》

图片图片图片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主要通路之一,导管血栓形成是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乃至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许,很多人有疑问, 明明封管的时候也是按照指南操作要求进行封管,透析导管封管细节(点击自动跳转),为什么每次患者一来透析,总能通过导管外层,看到导管管腔里面都是暗红色的血液呢?

常见导管血液反流原因:

①封管手法不当:封管时未能做到正压封管,导致血液反流。


②上腔静脉压力增高:比如患者咳嗽、置管侧手臂用力过猛或活动过多,导致胸腔压力过大。

③患者血压过高。

④导管封管时间间隔过长,封管液随着时间渗漏。

......

那多封0.1ml,能预防导管内发生血栓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导管内的封管液会随着时间而渗漏到患者血液内那多出的0.1ml,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封管用的肝素在注入导管后可自导管漏出进入全身循环,导致APTT延长、出血风险增加,严重的甚至出现大出血,且!导管内血栓形成的预防主要不是依赖肝素的全身抗凝效果。所以,注入超导管标量体积的封管液无疑只是增加了患者的出血风险。

小编也在网上找了关于导管封管液渗漏的相关文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注入等标量容积封管液后,漏出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并非线性增长关系。封管后1min漏出率即刻达到(39.0±5.4)%、10min达到(42.4±5.5)%、30min达到(46.1±6.8)%、2h达到(50.9±8.5)%、6h达到(56.6±8.3)%,之后封管液缓慢流出,12h、24h、36h、48h、60h、72h、84h、96h的漏出率分别是(60.8±7.6)%、(65.1%±6.3)%、(67.8±5.5)%、(70.1±4.9)%、(72.8±5.1)%、(74.9±5.5)%、(77.2±5.1)%、(78.9±5.4)%。不难看出封管液存在早期的快速漏出和后期的持续缓慢漏出。

对于高凝患者,也有中心采用肝素原液进行封管的,从以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是封肝素原液,封管液也是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发生渗漏,看到这,心里应该也都有个底了吧~,所以,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当透析间隔的时间较长时,应及时更换封管液,才是预防导管发生血栓根本措施。

那应该用什么封管液进行封管呢?

临床上有用枸橼酸钠、浓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那用多少浓度的封管液合适?

应根据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选择合适的浓度进行封管。

图片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