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证—治关联规则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2-02-19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中药治疗中的证--治关联规则,以此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 资料与方法:以“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中医药”等为检索词,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CBM光盘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1990-2013年国内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研究文献,以SPSSStatistics20.0和SPSSClementine12.0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数据挖掘,以Apriori算法作为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依据,以Python作为数据预处理语言,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治疗中的证--治关联规则。


 结果:1.文献挖掘缓慢性心律失常常用中药320种,在治疗中按照药物的使用频率由多到少(取前十位)依次为:

附子(58.34%)、甘草(57.89%)、桂枝(51.19%)、黄芪(47.45%)、丹参(45.97%)、麦冬(38.48%)、当归(34.73%)、细辛(33.14%)、党参(30.31%)、川芎(29.17%)。

2.证型-中药相关联例数共608项,其中出现次数取前十位由多到少分别为:


心阳虚-附子(30.36%)、黄芪(24.93%)、桂枝(24.42%)、丹参(22.11%)、甘草(19.47%)等;

心肾阳虚-附子(11.55%);肾阳虚-桂枝(10.56%);

心阳虚-麦冬(9.57%);血瘀-附子(9.57%)。

3.症状-中药相关联例数共767项,其中出现次数取前十位由多到少分别为:


心悸-附子(44.72%);胸闷-甘草(44.20%)、附子(44.07%)、桂枝(40.81%);心悸-黄芪(40.16%)、桂枝(39.90%)、丹参(36.90%);胸闷、心悸-甘草(36.90%)、附子(36.64%);胸闷-丹参(34.94%)。 


结论:1.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心肾阳虚型,此证型最常用的中药为附子,且关联性强;2.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3.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症为心悸、胸闷、乏力,临床上治法常以补气温阳、活血化瘀为主,对应治疗的证型分别应属心肾阳虚及心脉痹阻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