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北大教授居然称自己把书读完了?

 星河岁月 2022-02-19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这几个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每天坚持阅读打卡,分享阅读的经典书籍。今天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真不错,买!明天看到小伙伴分享的书,值得一读,买!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作者一系列的作品,实在喜欢的不得了,买买买!

书柜里的新成员不断增加,每一个缝隙里都塞满了书,层层叠叠堆放着。

这本书刚看了几页,听小伙伴一介绍,又翻开另一本,读不到几页,又想看看其他类型的书,折好放一旁。于是,床头未读完的书越堆越高,每次睡觉一看到它们,就有一阵阵焦躁掠过心底,那是对自己未完成学习任务的莫名恐慌。

在自责与慌乱中只能一声叹息:书债难还!

焦虑中,祖庆老师的一席话如清风拂过,“阅读,不要焦虑!按自己的节奏来,好书读不完,终其一生,我们所能读的书不过沧海一粟,你、我、他,皆不例外。”

好书读不完!祖庆老师的话让我忆起他在讲座中无数次提到的那本书——《书读完了》,这是我国著名学术大师金克木先生所写。两个相悖的命题,因阅读的不断深入而又和谐统一。

静下心!翻开《书读完了》。

图片


这本书讲的是通才学者金克木的读书方法。说“书读完了”,其实是说要先建立必读书的系统。该先读的书是指知识有系统结构的书,必读书的特征是既不依附于其他书,是整个系统的知识基础。把中外文化中的这类书通读之后,就可以说是“书读完了”。

金克木能成为一代通才,令世人敬叹,得益于他的读书方法,在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第一种是观其大略,也就是先整体判断书的格局和价值再读。

第二种是用解密推理的方法,读出字里行间的含义。

本书解读

我们先来聚焦书名——《书读完了》,书真的能读完吗?其实“书读完了”这句话,也不是金克木说的,而是来自一件逸闻。

历史学家陈寅恪回忆,他年轻时曾见过一个老学者夏曾佑,夏曾佑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可惜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陈寅恪很惊讶,怀疑对方糊涂了。

中国的典籍汗牛充栋,怎么可能读完呢?直到陈寅恪老了,才发现当年那句话有道理:中国古书确实能读完,较为重要的只不过几十种而已。

金克木说,陈寅恪和夏曾佑看出来中国古书之间存在的联系。中国传统经典是一个大的系统结构,有一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这些书被称为中国传统经典书籍的“源头之书”。

你要是读完下面这些书,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起码超过清代的举人,这些书是:《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和《老子》《庄子》。不先读这十部书的话,读古代小说戏剧、包括鲁迅的杂文,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

如果读历史,必读书是《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这三部,另外还有一部《文献通考》,它是宋元时代编纂的古代政治制度通史,可以和《资治通鉴》相辅相成。

如果读文学类书籍,首先要读的,是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读这套书,可以对从屈原到唐代以前文学形成整体印象。

金克木写这些文章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向年轻人传授读书方法。他提醒读者:这并不是提倡读经和复古,读这些书用不着咬文嚼字,死抠字句,只要做一般了解就可以。

读书方法

金克木为什么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就是他的读书方法。

第一种,他称为“格式塔”。这个名词是20世纪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格式塔派”认为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比如,婴儿辨别父母,不是单纯的条件反射,也不是靠分析特征,而是整体认知。这就像人对于美丑的认识,也不是依靠辨认五官细节,而是一看就形成印象。这个整体印象,并不等于局部的总和。

读书也是这样,有经验的读者,尤其是在建立了刚才说的那种系统性认知之后,同样可以迅速对一本书做出整体判断,形成基本印象。

这种方法,近似于诸葛亮读书的“观其大略”。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对书在知识体系里的定位,对全书的格局形成判断,能快速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

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可以理解成是领会主旨、不在细节上过分纠结。

第二种方法,他称为“福尔摩斯”解密法。金克木爱猜谜,喜欢看推理小说。读别人觉得枯燥的书时,也抱着解密心态,喜欢琢磨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这在中国传统的表述里,叫做“读书得间”,就是“当于无字处求之”,读出书本背后隐藏的含义。一本书讲的是什么,很重要,是怎么讲的,同样重要。这种方法的形式,就是先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寻找答案。

读书解谜的一个常见方法,就是寻找文字背后的潜在关系,也就是人的潜台词。中国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丰富的潜台词,而潜台词,只可意会,不能说明。一旦变成明确文字,意思就会随之改变。这个道理并不玄,我们在社会交往里都有体会。

读字里行间的含义,还需要联系其他的书。金克木在书里例举了一个例子:

在《老子》里,道的对立面好像是“无道”,它相对立的概念是“势”,也就是形势的势。在道家的另一部经典《列子》里,势是一种混沌的不可抗力。道是人可以认知和把握的,而势是无法认知、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的,所以人为的努力往往事与愿违。

大家还记得《愚公移山》的故事吗?这个故事来自《列子·汤问》一篇,它的本意就不是夸愚公坚持不懈。而是说愚公这种认不清自然的法子,笨到了让神都担心的地步——再说,神把山搬走了,不还是要堵别人家的大门口吗?

金克木这种先“观其大略”、再细看字里行间的读书方法,是不是和我们平时的阅读不一样?对我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很有借鉴意义。

金克木在《书读完了》里多次说到:教育是不可逆转的。好奇心是必须在儿童阶段培养的,定型了以后就再也难改了。

青少年读书快,可以用“观其大略”的方法,把基础性的书都过一遍。不要被考试和作业压得太死,要保护好奇心。

金克木还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人不止要读书,更要学会读人、读物。

他读了一辈子书,也最会读书,觉得自己从人、从事物上学到的东西更多,而通过读书建立的思考,也一定要返回到生活的具体问题上。

书读完了,可也没读完!

一本真正的好书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阅读它,我们必须很快和它放在一起,然后按照它来生活。始于阅读,终于行动。


—END—
来源 | 青青小荷俏  编辑 | 书生
主编 | 卓雅  终审 | 种豆南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