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推荐 | 朱家如:“嘉山”意象在明光

 新用户9326cauu 2022-02-20

(黄寨草场——跃龙湖风光)

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有一方钟灵毓秀、历史悠久之地,这就是嘉山(现名“明光”)。嘉山是巍巍大别山的东向余脉,其中“老嘉山”为最,海拔332米。她处江淮丘陵地带,北望淮河、南眺长江,上接凤阳山、下衔琅琊山,是江淮分水岭。

古人傍水而居、与河为伴。明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万年前,泊岗附近的“双沟醉猿”、涧溪花果山的更新世(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哺乳动物化石以及明光几次置县治所变迁足以证明其历史久远。自夏商周,隶属淮夷部落、徐子国、徐国、钟离国、楚国、吴国、越国,因而有“吴头楚尾”之说。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在潘村镇范庄村罗王设淮陵县,长达700余年;女山湖镇顺河村北魏时设置济阴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于女山湖镇置招信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招信县并盱眙,废县无治。因处三县交界处,匪患严重,地方绅士邵树谷、吴敬业等上书安徽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析盱眙、滁县、来安、定远等设立嘉山县。明光酿酒起步于南宋建炎2年(1128年),经多年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庞大的酿造能力和畅销的产品称雄安徽,享誉全国。“千里长淮多琼浆,杯中好酒数明光”、“大江南北走一走,好喝还是明光酒”。时因酿酒业发达,致财政富足、经济发达,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撤嘉山县设立明光市。

(明光酒业推出新品——明绿液)

古人云:“嘉”者,美善、吉瑞。翻阅历史,以嘉命名的地方有嘉善、嘉鱼、嘉祥、嘉兴、嘉定、嘉禾、嘉玉关、嘉陵、嘉义、嘉黎、嘉荫等,由此可见,“嘉”字内藏乾坤。明光地处中原,在新中国以前,这里曾经是众枭雄必争之地,现如今身处此地,我们仿佛仍能看到那时的滚滚硝烟。明光那意蕴丰赡的“嘉山”意象,被诸多诗人作家吟哦与叙述,汇聚成一幅文学明光的大写意。

历代文学作品中,直接以“嘉山”和明光作为咏颂对象的诗文比比皆是,如《清史稿·地理志》:盱眙县西北有浮山,“滨淮水,故一名临淮山。”其上旧有浮山寺,下有浮山洞。苏东坡释名:“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北宋元祐七年(1092),苏东坡由知颖州改知扬州,途中作《濠州七绝》,题咏七处名胜古迹,其一为《浮山洞》: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苏轼之弟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诗:“洞府无依水,秋潮每到洞门回。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乾隆《盱眙县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渔人泅水探浮山洞,见洞口广数尺,内广三丈余,鱼群聚栖。渔民们合力捕鱼,半月之内,“取得数船,皆鲇也”。一年,朱元璋的外甥开国功臣武靖王李文忠回乡省亲,见家人口稠密,市井繁荣,已颇具规模,返京后即上书皇帝请求命名。朱元璋想到在他降生时,言传龙庙山顶光柱冲天,亮如白昼,不失为自己树碑立传的良机,便欣然作诗一首:钦赐明光,衔山抱水景物菁,凤枝龙脉九州屏。春风箫夜化铁马,明光钦赐宝地名。明光这个地名便一直沿用至今。歧阳王后裔李浦青(泽同)生前著作颇多,计有《群经诂幼》《二南浅解》《秦汉史要》、《历史纲要》、《古文杂录》、《汉书地理志表》、《清地理志》、《府厅州县考》、《明光乡土志》、《明光十六景诗》等。尚未完成之著作有《十三经发微》、《通鉴韵语》、《左传通释》及《史略集益录》若干卷。曾作明光十六景诗,序言写到,“范山模水,实名士之匠心;镂月裁云,亦文人之乐事。不有南宫之作,孰登第一之峰?盖笔墨有灵,则山川增色也。吾里望称淮右,地处池南。擅鸾翔凤舞之祥,类虎踞龙盘之势。术惊青鸟,丘壑称奇;劫换红羊,荆榛广寒。不为征题觅咏,后人之考古何从?倘能种竹栽花,前辈之遗风未没。爰搜故实,望和佳章;不泥体裁,勿吝珠玉。嗟乎!山河破碎,几人能梦醒衣冠?诗酒留连,吾辈且权操风月。速丛惠贲,写以丝栏;如曰未能,罚依金谷。录其一首明光灵迹,云山露沐晓苍苍  灵迹犹传帝子乡,三十六宫春去后  樵夫指点跃龙岗。”晚清封疆大吏吴棠留有手迹,“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1932年嘉山县成立以后,汪雨相就开始自费修志,他查阅了大量馆藏和在当地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浏览了有关地方志书。为使《嘉山县志》真实可信,他跑遍了嘉山县境内的山山水水,当时的交通落后,很多地方都是徒步前行,年过半百的汪雨相,烈日下一顶宽檐斗笠,雨雪中一件长长的蓑衣,肩头上一年四季搭着个油布包,那段日子里,小镇上的人常戏称:“汪三爷一身三件宝,斗笠,蓑衣,油布包。”就是这样,他一次次进深山与寺庙的僧人、道长交谈,为弄清某一古址遗迹一次次走村过镇,可谓“荆棘中觅踪,瓦砾中寻迹,” 收集了大量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风物民情、经济文化方面资料,其对朱元璋的出生地的考证,短短几句话,不足两百字,就滴水不漏,铁证难辩,汪老为研究明史及明太祖朱元璋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手稿中对物产资源、山川村邑的记述至今仍有很大价值。

绵延老嘉山,浩浩中华魂!陆机《吴趋行》:“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境内多山、南部为甚,知其名者326座,从南向北蜿蜒起伏。这样一种山岭纵横的环境,省级女山地质公园有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千里淮河奔流不息流经明光百余里,天然女山湖烟波浩渺,梁武帝以水代兵筑九里浮山堰,嘉祐禅院与抹山寺香火弥盛,大横山元代兴慈宝塔安徽独有,朱元璋诞生地赵府仍在,清代古戏台滁州仅存,凹凸棒石粘土世界稀有,铸石玄武岩全国之冠。这里一方面催生了“火烧红云寺铁耙耙和尚”“幼年朱元璋宰牛煮肉”“吴棠助慈禧”等沉雄壮美的传奇故事,一方面锤炼了嘉山儿女的革命意志,孕育出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

中国现代文学拥有强烈的红色基因,“嘉山”意象也成为新文学中与人民革命事业息息相关的核心意象。明光作家郭怡君的《老弯他们》描写了罗炳辉、方毅、江平秋、汪道涵、胡坦、朱云谦、植品三等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抗战时期执行党的政策带领嘉山儿女团结发动群众参加抗战、实行减租减息、成立自卫队、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故事。明光党史专家王业有主编的《嘉山烽火》《日军侵华罪行录》系统地记录了日军在嘉山的滔天罪行与军民同仇敌忾的丰功伟绩。皖东著名作家武佩河大作《抗战时期的汪道涵》历史再现那抗日烽火中血与火的故事。

当抗战的硝烟散去,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文学家也自然将笔墨聚焦于新中国建设上。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文化心理,成为明光民众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构筑了务实奋进、开放创新、融合诚信、厚文崇德、自强拼搏、创业创优、朴实坚韧、千帆竞发的“明光”精神,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明光人民所创造的业绩和“嘉山”意象,再一次进入作家的视界。如明光市作家协会主席傅守乾不仅做好作协的工作,工作之余还认真写作,陆续出版了《那山那水那人》、《明光风》、《那人那景那情》,书写了新中国成立后明光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人与事、山和水。明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贡发芹主编了系列明光文史,出版了《帝乡散记》《帝乡散忆》《吴棠史料》等22本。还涌现出一大批作家、文学爱好者和作品,诸如张登峰的《文字的力量》、许永宁的《家园》《宜居》、赵一初的《一初诗抄》、武佩河的《明光民间故事》《汪雨相传》、王忠民的《淮畔烽火》、郭怡君的《凤凰栖息的地方》、郭树桂的《我的一生》、张志江的《老蚕艺文精粹》、李宗桥的《心愿》、张学伦的《余晖》、韦学忠的《洛河人家》《岁月如歌》、黎田的《淮河回声》、胡长友的《清闲集》、袁松树蔡松华的《古井古桥》、袁松树张子国的《老嘉山下埋忠骨》、倪世和的《论语》十讲等。  

明光市文联及作家协会开年会、搭平台、办刊物,市作家协会不定期组织作家到市内外采风学习,每期选定一个主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讴歌明光的改革发展。去年,市作协组织近六十人,用了一天时间开展了“明光作家看交通“活动。

市作协主办的双月刊《明光文学》登出优秀作品免费赠送以飨读者。还不定期举办作家出书发行读书会,作家们在读书会上畅谈感受,交流心得。作协的年会更是热闹非凡,作协秘书长在会上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有工作生活在明光的作家文章,也不乏明光人在外地创业、外地人在明光发展的文章,同时指出存在问题。

活跃度最好的平台当数公众号“文化明光”,传播最快也最广,阅读量极高,每天都层出不穷、推陈出新一大批诗歌散文,作家协会主席傅守乾带头垂范,发表了四十余篇散文。有的作者以植物入诗、以动物作诗。

我们应将“明光”精神传递下去,为新时代民族精神提供红色基因和血脉滋养,为美好新明光建设添砖加瓦。

(明光嘉山公园)


朱家如:系明光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