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刊:摘银和摘铜哪个更开心?你猜……

 孙年飞 2022-02-20

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月10日发表题为《为何奥运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开心》的文章,作者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翰·利斯特,文章称,对于人类来说,失去的痛苦感在心理上比同样强度的收获感要更强烈。全文摘编如下:

在1995年的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中,心理学家维多利亚·梅德韦茨、S·F·马代和托马斯·吉洛维奇提出,总体而言,铜牌获得者明显比击败他们的银牌获得者要开心得多。

在今年的冬奥会上,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景象: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后,金牌得主谷爱凌和铜牌得主玛蒂尔德·格雷莫德安慰显然非常伤心的银牌得主泰丝·勒德。

梅德韦茨和其他人认为,铜牌获得者似乎比第二名更快乐,因为银牌得主最容易设想的反事实结果(或者说替代结果)是拿金牌;相比之下,铜牌获得者最容易设想的替代结果则是没有获得任何奖牌。换句话说,视角就是一切——只是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的视角正指向哪个方向。

作为一名行为经济学家,我在许多实验中发现,不同心理视角的影响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要求我们构建一个“选择架构”,以获得一个人人都满意的结果。

在研究激励措施时,我经常把“损失框架”与“收益框架”的效果进行比较。例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将一个教师组设定为“收益组”,在学年结束时,如果他们学生的考试分数达到某个标准,就会给他们发奖金。相比之下,另一个“损失组”则在学年之初拿到奖金,条件是如果学生的分数低于某个门槛,他们必须退还这笔钱。我们称之为“返还”。想知道哪个组老师的学生成绩更好吗?是“损失组”的学生。老师们不愿退还已经领到的奖金。

这种行为的基础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但是有一种解释非常简单。

对于人类来说,失去的痛苦感在心理上比同样强度的收获感要更强烈。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我们发展出这种心理不对称的原因相当简单。当我们这个物种10万年前在荒野中挣扎求生时,获得一些额外的食物会让明天变得更容易。但是,失去我们唯一的食物则意味着没有明天。损失的可能利害关系比收益的利害关系更大,因此我们逐渐变得对损失非常敏感,从而试图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损失。

这就是所谓的“禀赋效应”,也称为“厌恶剥夺”。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月在我们的电视上随处可见的一脸苦相的银牌获得者和微笑的铜牌得主们。显然,铜牌获得者很可能会通过一个收益框架(他们赢得了铜牌,而不是第四名)看待自己的表现,而银牌获得者则可能会通过一个损失框架看待自己的表现——他们没有获得冠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种行为“透镜”解决运动员们的困境呢。他们应该怎么做?这再一次归结到激励措施上面。

我有两个建议。首先,如果银牌得主想要感觉更幸福,就应该把自己的奖项与更低等级作比较,而不是与更高等级作比较。同样,运动员都应该将反事实世界设想为“我目前没有获得任何奥运会奖牌,所以只要拿到牌就是意外之喜”。这两个小技巧会让运动员牢牢处在“收益”域内,而在心理上远离“损失”域,因为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那么,如果“我站在这里就已经赢了”战略不奏效,该怎么办呢?

第二种方法并非来自于研究行为,而是来自于直接审视中央决策中心,也就是大脑。

我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展研究,扫描了买卖商品的交易员的大脑。当这些交易员缺乏经验时,他们非常害怕损失。但我们发现,当交易员对放弃某种东西(也即从拿金牌到拿银牌)有了经验后,再出现损失之后,他右侧前脑岛的活跃度会下降。这意味着,有经验之后,交易员学会了在大脑的另一个部位对损失进行处理,从而令他们对损失的感知变弱。

这项研究与其他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启示是,损失并不像运动员所预计的那样痛苦。现在,剩下的不过是再来一点博弈论知识:在比赛之初,运动员需要“逆向归纳”,也就是说相信即使事情进展不顺利,痛苦感也不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