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这个病,你理解多少?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引起心血管病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主要病因之一。一旦患上高血压,患者将长期使用降压药,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可有效减低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心衰、冠心病、肾脏伤以及脑卒中等疾病进行预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合并症后,患者再发心脑事件的风险明显上升,严格地控制血压对这部分患者极为重要。


目前全国高血压病人数已>2 亿,但根据 2002 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 6%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的检出是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的第一步;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可以使患者发生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导致脑卒中或心肌梗死事件,甚至死亡,故俗称“无声杀手”只有检出高血压,早期预防与治疗,才能保护心脑肾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定义: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不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80岁者收缩压≥150mmHg方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目标:将血压降低到诊断阈值以下,并处理伴随的其他危险因素。80岁者,推荐目标血压为<150/90mmHg。而对于18-55岁的高血压患者,无证据支持血压<140/90mmHg后进一步下降可获益,根据临床医师判断,如能耐受目标血压可再低一些。<50岁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可能很重要,<90mmHg应是最好选择。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同样是<140/90mmHg。鼓励患者长期坚持服药。

有些患者主张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高血压,能不用药时尽量不用。但非药物治疗只能够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而非主导的治疗方式,要纠正“尽量不用药”的错误倾向。而且高血压是一种终生性疾病,一旦确诊,就要终生用药。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血压接近正常,于是便自动停药,停药后血压又重新升高,如此间断性地反复用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能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强调终生治疗。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5类,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考虑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比选择降压药的种类更重要,降压药物的种类选择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医生对各类降压药物的禁忌证掌握不足,对治疗对象的个体状况考虑不足,对各类降压药物的相对优势了解不足,因此无法做到恰当的个体化治疗。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均可作为我国高血压治疗的一线治疗药物,各类药物都有其特殊的分类。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优先选用不同类型的药物,例如:合并糖脂代谢异常及蛋白尿的患者常优先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于老年人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常优先选择钙拮抗剂,对心率偏快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常优先选用β受体阻滞剂等等。α受体阻滞剂和中枢神经类降压药物可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的合并用药。

从指南推荐等级上看,脑卒中一级预防上优先推荐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考虑应用。脑卒中二级预防优先推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尤其是二者的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证据强度较弱。口含硝苯地平由于药物吸收迅速,降压幅度和速度难以掌控,对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患者有诱发脑卒中再发的风险。因此,脑卒中后患者血压波动时禁忌含服短效硝苯地平作为急性降压药物。

绝对禁忌证 药物禁忌证必须牢记,违反绝对禁忌证的不合理用药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无法挽回的后果。①有痛风史的高血压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会诱发或加重痛风;②严重肾功能衰竭、高血钾的高血压患者应用保钾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会加重高钾血症;③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CCB)有可能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④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血压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会诱发和加重呼吸困难;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会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⑥双侧肾动脉狭窄 的 高 血 压 患 者 应 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会导致肾功能急剧减退;⑦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能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⑧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导致立起时晕厥发作。

相对禁忌证 各类降压药物的相对禁忌证:①妊娠高血压患者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使胎儿缺氧加重,先兆子痫妇女血容量减少,除非存在少尿情况,否则不宜使用利尿剂;②有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或经常运动的高血压患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③有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慎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和α受体阻滞剂;④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慎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

复方制剂的使用中注意相应组分的禁忌证,绝大部分固定复方制剂中含有噻嗪类利尿剂,痛风的患者不宜应用;有消化性溃疡或抑郁症的高血压患者不宜应用含利血平的复方制剂。为避免降压药物种类选择的不合理,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有低血钾的患者单独应用排钾利尿剂,心率快、心悸的患者应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或α1受体阻滞剂,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都是不合理的用药选择。大多数医生对上述降压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会有所了解,但由于询问病史和查体不仔细,未进行肾功能、心电图等必要的辅助检查,此类不合理用药并不少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