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分级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常是灾难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适当治疗方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出血的严重程度。

入院时意识水平、患者年龄和在首次头部CT扫描时的出血量是就诊时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对怀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全身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故需重点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研究提示,入院时的神经系统状态、年龄及头部 CT 显示的出血量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关系最为密切。神经系统状态,特别是意识水平是决定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多种分级系统根据初始的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部CT检查中所见到的出血表现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分类标准化。

Hunt-Hess 分级(H-H 分级)

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分级,入院后尽快评估,从而评估其临床预后和手术风险,可分为5 级:

Ⅰ 级 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Ⅱ 级 中-重度头痛.颈强直 除有颅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Ⅲ 级 倦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Ⅳ 级 木僵,中或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脑强直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Ⅴ 级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状态。

   若有严重的全身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肺病及动脉造影上有严重血管痉挛要加一级。将H-H 分级分为:I-III 级与IV-V 级。 

改良 Fisher 分级 

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引发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甚至脑梗死,改良Fisher分级用于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风险。分为如下5 级:

0 级:未见出血或仅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血管痉挛危险性:3%; 

1 级:仅见基底池出血;血管痉挛危险性:14%; 

2 级:仅见周边脑池或侧裂池出血;血管痉挛危险性:38%;

3 级: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实质内血肿;血管痉挛危险性:57; 

4 级:基底池和周边脑池、侧裂池较厚积血。血管痉挛危险性:5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