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皮闪痛,是怎么回事?

 神经外科胡永珍 2022-02-20

头皮闪痛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头痛,有独特的疼痛轨迹,走行方向不定,疼痛可位于头或面部,跨越不同神经分布区,发作迅速,持续时间短暂,可伴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可遗留发作间期起始部位轻微疼痛,易与其他类型头痛相鉴别。

头皮闪痛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但头皮闪痛患者存在多种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故其诊断标准仍趋于进一步完善。

诊断标准

根据2018年《国际头痛分类》第3版,头皮闪痛描述为短暂阵发性头痛,头痛性质为刺痛,沿偏侧头皮表面呈线状或锯齿状或折线状的轨迹辐射。
诊断标准:头部刺痛持续1~10 s;疼痛以线状、锯齿状轨迹从一侧头皮表面起始并终止于不同区域;不能用国际头痛疾患分类3中的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动态的疼痛轨迹为头皮闪痛特征性表现,可跨越两个不同的神经分布区。起初认为头皮闪痛游走轨迹为自头皮后部(如枕部、顶叶或颞部区域)向前辐射至同侧前额、眼或鼻部。
近年发现有关头皮闪痛的几种变异型,如反向头皮闪痛,与头皮闪痛发作特征类似,但疼痛辐射轨迹通常为由前向后辐射,即从前额、眼、鼻向后辐射至枕叶或顶叶区域,个别患者疼痛发作轨迹可自头部中线到达对侧、呈冠状辐射或向多个方向辐射。
约72.9%的患者为单侧头痛,部分可出现双侧头痛。头痛性质为电击样疼痛(约60%),也可为刺痛、灼痛或压迫样疼痛。发作频率多变,从每年不足1次至每日数次,依据临床病程时间长短,头皮闪痛可分为偶发性(平均每月<15 d)和慢性(每月≥15 d,超过3个月),慢性与偶发性患者的发病率大致相同,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不再复发。
头皮闪痛可独立存在,也可伴有其他类型头痛,部分患者在其他类型头痛(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和同侧三叉神经痛)间期可出现阵发性头皮闪痛,也有报道头皮闪痛可先于其他类型头痛出现。

疾病鉴别

头皮闪痛虽可与其他类型头痛并存,但患者可清晰区分头皮闪痛与其他类型的头痛。头皮闪痛以线性或锯齿状的动态疼痛轨迹及较短的持续时间为特征,易与其他头痛类型相鉴别。

硬币性头痛


硬币性头痛表现为局灶性疼痛,疼痛位于某一特定区域内,通常为一圆形或椭圆形区域,其疼痛范围不会超过此区域,虽可出现叠加性恶化,但此种恶化仍局限在原始发病区域内,为一种非移动性疼痛,可伴有该区域痛觉异常。硬币性头痛通常持续时间较头皮闪痛长,可为数秒至数天。

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


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以男性多见,为中或重度单侧头痛,以眼眶及眶周为著(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处),疼痛无特定轨迹,可为锯齿样,也可表现为其他形式的轨迹,疼痛部位较为分散,常伴颞部和(或)其他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及自主神经症状。卡马西平治疗绝对无效。

阵发性偏侧头痛


阵发性偏侧头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眶或眶上,也可见颞部疼痛,程度剧烈,视觉模拟评分>8分,范围弥散,大部分为发作的偏侧性疼痛,也存在左右交替或两侧性疼痛,但较为罕见;持续时间较长,为2~30 min;发作频率可达每日数十次;无线形或Z字形疼痛轨迹,多伴有精神症状,如激动、焦虑等,吲哚美辛治疗效果较好。

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


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为短暂性、发作性、极剧烈、难以忍受的闪电样疼痛。疼痛部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支所支配的区域,常有明显触发因素,发作时绝大部分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发作间歇期无明显异常,疼痛部位的皮肤可逐渐粗糙,甚至出现色素沉着,并伴有感觉减退。影像学检查可见三叉神经周围有血管侵及。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男性多发,突发突止,有明显丛集期,常在春、秋季发病,发作常有规律在同一时间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多位于一侧眼眶、球后、额颞部,痛处可有皮肤发红、发热等自主神经症状,可伴有Horner征。

原发性刺痛性头痛


原发性刺痛性头痛呈针刺样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暂,常为数秒钟。疼痛位置较固定,通常为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分布区,也可出现在以外的区域。发作时疼痛位置可发生变化,但无明显移动轨迹。通常不伴有头面部自主神经功能症状。

枕神经痛


枕神经痛为阵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常位于后颈部或枕部,可沿头皮向前上方放射,可有受累神经压痛及神经分区的感觉异常。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可伴阵发性加剧,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病变。

眶上神经痛


眶上神经痛的疼痛仅限于眶上神经分布区(前额),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烧灼样疼痛,且该区域有痛觉异常,常伴眼球胀痛,并有不耐久视、畏光、喜闭目,阅读后和夜间加重。其特征在于眶上切迹处有明显压痛。

头皮闪痛的治疗

大部分头皮闪痛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极为短暂,仅为数秒,故轻症者无需预防性治疗或仅使用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即可。对于发作较频繁且症状持续的中至重度患者则建议进行预防性治疗,但无效的预防性治疗会延长头痛的持续时间。
目前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约半数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抗癫痫类药物,大部分患者对加巴喷丁或拉莫三嗪反应良好,可部分或完全止痛。其他抗癫痫药物如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利韦替拉西坦和左乙拉西坦也有较好的疗效。
除抗癫痫药物外,阿米替林、吲哚美辛等也部分有效。部分患者行枕大神经阻滞,或单独使用麻醉剂,或使用麻醉剂加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可起到长时间缓解头痛的作用。
眶上神经麻醉阻滞可减轻部分患者的头痛症状,而眶上神经阻滞联合枕大神经阻滞可完全缓解患者的头痛。

参考文献

[1]冷雪冰,齐晶晶,满玉红.头皮闪痛的发病机制与诊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03):525-528+533.


出诊时间和地点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学背街1号

周一上午8:00-12:0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  420诊室)

周四上午8:00-12:0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  419诊室)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