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王羲之”?日本高僧空海《风信帖》:二王书风,晋唐风韵

 石不言斋 2023-07-20 发布于江西
日本高僧空海《风信帖》,纸本墨迹,纵29.5厘米,横157.9厘米,约书于公元811-813年,在日本属平安(794-1192)时代,我国则属中晚唐。现藏日本东都寺(京都教王护国寺)。

《风信帖》


《风信帖》约为空海40岁左右时的笔迹,是写给另一高僧最澄的三封书札的总称,为空海回日本后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风信帖》由于卷首有:“风信云书”四字而得名。三通信札充分地显示出王羲之尺牍式的娴熟纯正的笔法及晋唐风韵。


一、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及留学僧空海其人
古代中日两国关系波动很大,尤以魏晋隋唐时期为最。
在中国三国时期,日本开始出现国家,典型者如邪马台国,最高统治者为女王。到南北朝时,大和朝廷强势人物雄武大王大力推进日本政治中央集权,深化了日本的统一进程。在此期间,日本曾有五位大王向南朝上表请求册封,要求获得对朝鲜各国的统治权。由于南朝同朝鲜国家中的百济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关系,一再拒绝了日本对百济的统治要求。隋唐帝国建立后,日本重新与中国建立国交。

《忽披帖》


《隋书·倭国传》记载日本给隋朝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看了很不高兴,指示鸿胪卿:“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隋炀帝遗使日本,其国书称:“皇帝问倭王”,称日本天皇为“王”,以示上下之别。
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派出4次遣隋使和18次遣唐使,使团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其中有留学生,也有留学僧。空海是随日本第十六次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教文化的留学僧。

《忽惠帖》局部


空海(774-835),日本高僧、书法家及文艺理论家,俗名佐伯真鱼,灌顶名“遍照金刚”,是日本真言宗的开创者,日本“三笔”(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势)之一。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传世墨迹有《风信帖》、《灌顶历名》等。
空海自小聪慧,据其弟子真济《空海僧都传》记载:“和上生而聪明,颇识人事,五六岁,邻里间号为神童”,幼随舅舅阿刀大足学习儒家经典,18岁进入日本大学明经科学习。于十九岁时因遇到一名僧侣授予“虚空藏菩萨求闻持法”,放弃已就读一年的大学明经科,出家成为一名“优婆塞(在家修行的男性修行者)”。

《忽披帖》局部

为了学习佛教密宗教义,804年,31岁的空海随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西行入唐,同行还有最澄、橘逸势等人。使船于5月12日从日本难波出发,因遭海难,于8月10日登陆福建福州长溪县赤岸镇。几经周折,于次年到达长安。在长安期间,空海遍访高僧。翌年的3月,投青龙寺惠果法师门下,受到惠果法师的倾囊相授,获得了密教正宗嫡传名位和向后代传法的身份。惠果寂后﹐奉唐宪宗命撰写碑文。806年携带佛典经疏﹑法物等回国﹐并带走除了大量佛典之外的大批诗文作品和书法作品。

惠果传法雕塑

空海回日本后初住京都高雄山寺﹐从事传法灌顶。823年诏赐京都东寺为密教永久根本道场。“东密”名称即由此而来。921年醍醐天皇赐谥“弘法大师”。


二、《风信帖》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空海入唐前就有很深的儒佛修养和书法造诣。
空海在福州时,曾写《给福州观察使大师的请求书》给观察使阎济美,其中写道:“伏惟大唐圣朝霜露故均,皇王宜宅,明王继武,圣帝重兴,掩顿九野,牢笼八统。是以我日本国常见风雨和顺,定知中国有圣。……故今我国主顾先主之贻谋,慕今帝之德化,谨差太政官右大辨正三品兼行越前国太守藤原朝臣贺能(藤原葛野磨吕的中国名)等, 充使奉献别贡等物。”云云,可见其文字功底。

空海入唐前的书法《聋瞽指归》局部


入唐后,除学习佛学外,还广泛学习中国文学及书法。空海曾在《敕赐屏风书了即献表并诗》中提到自已在唐学习书法的经历:“空海偶遇解书先生,粗闻口诀。”据说此“解书先生”为唐代的书法理论家韩方明,著有《授笔要说》。

空海在唐时的书法《三十册帖》局部

空海回日本后的书法《灌顶历名》局部


《风信帖》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并为一卷的总称,是空海归回日本后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据说原有书札五通,每一通各自独立,除现存三通以外,另外两通一通献给关白丰臣,一通失窃佚失。第一通《风信帖》是寄给最澄的复信,商量佛法大事,共建法钟等。第二通《忽披帖》是收到最澄寄来的御香及左卫士的书状后的回信。第三通《忽惠帖》也是回复最澄关于修寺的情况及讲经之事。

《风信帖》与圣教序、兰亭序的对比

空海书法与祭侄稿的对比


《风信帖》体现出来的是二王一路纯熟的笔法,用洒脱俊逸又不失沉稳,线条温润有力,结字丰润自由,含蓄蕴藉,透露出从容灵动气息。第一封行草相间,首字“风”笔势凝重,很有王羲之《兰亭序》中“惠风和畅”的“风”的姿态,整幅粗细对比明显,行文越后越流畅自然。第二封的用墨更重,厚重遒劲。第三封书写速度较快,枯润相间,格调清新,流丽洒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