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妇科学-胎漏、胎动不安-笔记

 道之中 2022-02-20
听说99%的同学都来这里充电吖

       定义

  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

  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少数在妊娠中期。“先兆流产”。

  堕胎、小产、暗产的定义

  “堕胎”: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

  “小产”:亦称“半产”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

  “暗产”:有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

  病因病机

  1.肾虚

  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

  2.血热

  热伤冲任,扰动胎元。

  3.气血虚弱

  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

  4.血瘀

  宿有癥瘕瘀血占据子宫,或孕后不慎跌仆闪挫,或孕期手术创伤,均可致气血不和,瘀阻子宫、冲任,使胎元失养而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

  治疗原则

  胚胎存活:补肾安胎为大法,根据不同的证型施以补肾健脾、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

  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下胎益母。

  辨证论治

  1.肾虚证

  主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滋肾育胎丸(《罗元恺女科述要》)。

  若腰痛明显,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加杜仲、覆盆子、益智仁;若小腹下坠明显,加黄芪、升麻,或用高丽参另炖服;若阴道出血不止,加山萸肉、地榆固冲止血;若大便秘结,选加肉苁蓉、熟地黄、桑椹滋肾。时结合肾之阴阳的偏虚,选加温肾(如杜仲、补骨脂、鹿角霜)或滋阴(如山萸肉、二至丸、怀山药)安胎之品。

  滋肾育胎丸,每次5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血热证

  主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方药:保阴煎或当归散(《金匮要略》)。

  3.气血虚弱证

  主症: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胎元饮(《景岳全书·妇人规》)。

  若气虚明显,小腹下坠,加黄芪、升麻,或加服高丽参6~10g另炖服,每周1~2次,连服1~2周,以大补元气。若腰酸明显,或有堕胎史,亦可与寿胎丸合用。

  4.血瘀证

  主症: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出血,色黯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合寿胎丸加减。

  若妊娠期不慎跌仆伤胎,是气血失和或瘀滞,为新病,治宜调气和血安胎,选圣愈汤(《兰室秘藏》)。

  附寿胎丸和胎元饮的药物组成

  胎元饮(《景岳全书》):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熟地黄、杜仲、陈皮。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