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辛温发汗剂千万不要用错!不然后果很严重!

 道之中 2022-02-20



83

条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说明:

以咽喉干燥为例,提示凡阴液不足者,不可使用辛温发汗。

解释:

咽通于胃,喉通于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是三阴经脉所循行之处。尤其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均贯于喉。在生理情况下,咽喉必依赖肺、肾阴液的滋养和润泽,才能很好地发挥其通气道、过饮食、发声音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咽喉干燥,则提示阴液不足,咽喉失润,尤其是肺、肾阴亏,此时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使用辛温发汗。因阴液不足,汗出无源,如果强发汗,则会更加伤阴耗液,变证蜂起。

对于阴虚兼有表证的,可以考虑先补阴后解表,也可以酌情使用后世滋阴解表法治疗。


   

   

   

   
         

配图


84





原文: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以汗解,宜桂枝汤。(84)

解释:

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淋,是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作痛的病证。

便血:此指尿血。

这段主讲:以淋家为例,提示下焦阴虚膀胱蓄热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久患淋病的人,多属下焦阴亏虚而膀胱蓄热,虽有太阳表证,也不可以径用辛温发汗。如果误用,温可助热,辛可耗阴,不但助膀胱之热,而且更伤下焦之阴。阴愈伤而热愈盛,如果热迫血妄行,就有可能发生尿血。

对于淋家外感,有医家建议酌用辛凉解表之剂。对于误施汗法而致尿血者,可用养阴清热凉血法,可以选用猪苓汤或小蓟饮子。





         

图文无关


85





原文: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85)

解释:

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痉:筋脉拘急抽搐之病证。

《正字通》云:“五痉之总名,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

这段主讲:以疮家为例,提示毒热内盛兼气血两虚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久患疮疡之人,既有毒热内盛,又因脓血流失而气血两伤,其身疼痛,或因毒热阻遏,血脉不畅;或因气血不足,肌肤失养。这应当属于太阳伤寒的类似证候,如果将其误认作是伤寒表证的身疼痛,使用辛温发汗的方法治疗,一则温可助毒热;二则汗血同源,发汗必然更伤营血。营血伤损,不能濡养筋脉,加之毒热熏灼,则易导致筋脉强急,肢体拘挛的痉病。

对疮家毒热内盛兼气血两虚者的身疼痛,可酌用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





         

图文无关


86 





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86)

注释

衄家:指平素经常出现鼻衄的人。

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相当于太阳穴)凹陷处之动脉拘急。又说,额上陷为额部皮肤弹性消失,为脱水之征;脉急紧为脉象数而紧,为热盛津伤,筋脉拘急之征。

眴:shun ,音瞬,指眼珠转动。

眠:通瞑,闭目。

这段主讲:以衄家为例,提示阴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久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见其鼻衄,千万不可以将其误认作是表证衄解不畅,而用辛温发汗。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阴血损伤,不能濡养筋脉,则额部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目,则两目呆滞凝视,目睛转动不灵活,不能闭目静息。

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是伤寒表实证未能及时治疗,阳气郁遏太甚,邪气由血分外泄的表现。但衄血点滴不畅,衄后表实证仍在,所以仍以麻黄汤发汗,以汗代衄;本条则是平素常有衄血,阴血素亏,所以在诊断上万不可将其误诊为伤寒衄解。





         

图文无关


87





原文: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87)

解释:

亡血家:指平素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

寒栗而振:栗,内心发冷;振,动也,指身体战动。寒栗而振,即寒战。

这段主讲:以亡血家为例,提示气血虚弱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亡血家,平素有慢性失血证的病人,其阴血必虚。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失血之人,不但阴血虚亏,阳气也必有耗伤。亡血家气血阴阳两虚,为什么还可能出现误用辛温发汗的情况呢?这可能是因为阴阳气血两虚者,肌肤失养,常会出现身疼痛的表现,因而类似太阳伤寒表实证。但此证如果妄用辛温发汗,因为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发汗必致阴阳气血更虚。阴血不足,筋脉失濡,阳气损伤,肌肤失温,因而就会出现寒战不止的变证。

即使是气血阴阳两虚而兼有风寒外感的,也不可以单独使用辛温发汗,可斟酌选用后世医家的补益气血兼以解表的方法治疗。





         

图文无关


88





原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88)

注释:

汗家:平素患有盗汗或自汗的人。

恍惚心乱: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心中慌乱不安。

阴痛:尿道作痛。

这段主讲:以平素多汗为例,提示阴阳气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汗乃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常患汗出过多,不论自汗盗汗,皆多有阴血阳气的损伤。若再用发汗的方法,不仅会伤损阳气,也会损伤阴液,以致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神无主,神气浮越,故恍惚而心乱。汗家重发汗,阴津受伤,阴中涩滞,故小便后尿道有疼痛的感觉,治用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方已佚,但从主药禹余粮可推断大法为敛阴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汗,亦补其虚。





         

图文无关


89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

注释

胃中冷:泛指胃肠虚寒

这段主讲:论中焦虚寒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从“病人有寒”和“胃中冷”结合起来看,病人的体质是素来胃肠虚寒,这一种人即使复感外邪,也应当先温其里,后解其表,或者温中兼以解表,切不可单独使用辛温发汗。如果误发其汗,则更伤胃肠之阳,多会导致胃肠更加寒冷。胃寒气逆,则见呕吐。若素有蛔虫寄生,因蛔虫有喜温避寒的特性,常常会因肠寒而上行扰动,于是就会发生吐蛔的现象。

《医宗金鉴》认为,对于本证“宜理中汤送乌梅丸”,可供参考。





         

图文无关


49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注释:

法:"犹理也。

表里实:表里正气充实。

这段主讲:论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者不可发汗。

解释:

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旦发热已见,脉多浮数,宜麻黄汤发汗。误用下法,则徒伤里气,表亦不除,甚至发生变证。

本条表证误下后,出现身体沉重、心悸、尺中脉微等症,提示正气受损,且以阳气虚损为主。阳气虚损,清阳之气不能充实肢体,加之表邪未解,内外困顿,故身重;阳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尺脉候里,微主阳虚,这正是里阳虚损的明证,所以说“此里虚”。表证误下之后,里阳虚而表邪仍在,这就属于夹虚伤寒,于是就不可以再发其汗了。因为中药发汗祛邪,是通过正气来发挥作用的,如果正气已虚,发汗后不仅达不到汗出表解的目的,还会使正气更加虚损,从而可能导致其他变证的发生。对于这种里虚兼表的证候,应重在补其里虚,等到表里正气充实,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病证就有可能自汗而解。所以说:“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图文无关


50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注释:

尺中迟:尺脉迟滞无力,脉来不足四至。

这段主讲:论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

解释:

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典型脉象。因其寒邪束表,营阴郁滞,理当见身疼痛之证。脉浮紧且身疼痛,治当用麻黄汤发汗。倘若此时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迟”,尺脉以候里,迟滞无力为营血不足,因此本证当属里虚夹有外感。此时虽有表证,亦不可强发其汗。因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发汗则可使营血更伤。所以说:“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张路玉《伤寒缵论》说:“当频与小建中汤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设不解,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汤汗之可也。”可供参考。

以上两条皆从脉象论禁汗,一是阳虚而里气不足,一是阴弱而营血亏损,皆属伤寒夹虚的证候,所以皆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后世医家有人建议,可酌情选用小建中汤一类扶正补虚,调和营卫,这就是“虚人伤寒建其中”的意思。

以上9条,标题虽然说是麻黄汤的使用禁忌,实际应当泛指辛温发汗诸方的使用禁忌。归纳其中的要点是,凡阴、阳、气、血、表、里诸不足,或湿热、毒热、虚热内盛者,皆当禁用或慎用辛温发汗。其中既有伤寒的类似证候,又有伤寒的兼夹证候。对伤寒类似证候,一定要鉴别清楚,不可误诊误汗;对伤寒兼夹证候,也当辨清寒热虚实,或表里同治,或分表里先后论治,而不可贸然单独用辛温发汗。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你们喜欢的思维导图奉上

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