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芬的世界(16)

 老苞米的书屋 2022-02-20

离婚了的小芬,乘一辆出租车回了娘家。

当她把大包小裹往楼上搬的时候,把母亲弄愣了:你这是干啥呀,耗子搬家啊?

小芬面无表情,淡淡地说了一句:离了。

母亲没听明白:你说啥啊,离了?

小芬点点头:我和赵平离了。

母亲如释重负地笑了:离了好,离了好啊!这些日子,我还正为这事犯愁呢!芬儿啊,你等着,妈去买点儿肉馅,芹菜,给你包饺子,庆祝庆祝!

小芬呱嗒一下撂下脸,不高兴地说:妈,你咋幸灾乐祸呢?你闺女离婚了,看把你高兴的!

母亲愣了,歪着脸端详着小芬:你这孩子是咋说话呢,我咋是幸灾乐祸啊?是你离婚,也不是我离婚,我有啥可高兴的,我是替你高兴啊!

正在看晚报的父亲放下报纸,抬头看了看母亲:你说的是啥话啊,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和我离婚了,你才高兴是不是?

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话说的有毛病,急忙向父亲赔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这是说“吐鲁”嘴了!

父亲说:我看小芬说的没错,你就是幸灾乐祸!孩子离婚了,心里能好受吗?看把你乐的,还要包饺子庆祝——用不用买两挂鞭炮放一放啊?真不知道你是咋寻思的!

母亲让父亲这么一说,觉得很委屈:我这话是说的有点儿那个,可我这是话歪理不歪啊……我这也是替芬儿考虑啊,哪个当妈的不心疼闺女,咱家芬儿今年虚岁才三十,守着一个废人,这要是不离,她以后的日子可咋捱呀?

小芬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父母听:这么说吧,要不是没地方住了,我还是不同意离,总觉得我这一走,太对不起人家了,尤其是老爷子老太太,对我老好了。唉,一想起人家对我好的那阵儿,这心里老难受了!

母亲安慰着女儿:好了,好了,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别总是愁眉苦脸的,你要是觉得对不起人家,没事就回去看看老爷子老太太,再咋说,你也在人家做了几年儿媳妇啊!还有赵平,要不是摊上那么一码事,这小日子不也挺好的吗。说句实在话,这几个姑爷,就赵平对我的心思。

父亲对小芬说:你妈这几句说得还像个人话!我也是这么寻思的,人家老人替你考虑,你到啥时候也不该忘了人家,能帮还是帮一把。我这一辈子,最看不上“人一走茶就凉”的那种人!

同父母聊了一会儿,小芬的心情宽敞一些了。她笑着对母亲说:妈,我这就去买肉馅,买芹菜,咱们包饺子——我可是老些日子没吃饺子了……

小芬离婚后,觉得精神上轻松多了,尽管她经常回去看望赵平和他的父母,也帮助老太太给赵平洗洗涮涮,但感觉终归和过去不太一样,心里头没有过去那么多的压力了。

左邻右舍也知道小芬和赵平离婚了,而且知道小芬是在公公婆婆的极力劝说下才同意离婚的,但是没有谁真的相信这个说法,他们觉得这是赵平母亲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邻居们都认为这事肯定是小芬主动提出离婚的,你想啊,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又有点儿姿色,不可能一辈子守着一个废人,肯定会变心的,主动提出离婚也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当邻居们见到小芬总往赵平家跑,帮老太太忙这忙那,依然管老爷子老太太叫爸叫妈,离了婚的小芬和没离婚时没什么两样,基本相信了赵平母亲的说法,背地里都夸赞小芬的心眼好使,慨叹着:唉,这年头,像这样的年轻人可太少见了。

多少年前,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邻居中也有不少娶了儿媳妇的人,他们经常把小芬挂在嘴上,意思是让自己的儿媳妇以小芬为楷模,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果摊上个略微懂得事理的儿媳,人家一声不吭,就算是对得起你老爷子老太太了;如果儿媳妇是个浑不讲理的主儿,那效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赵平家楼上的老刘家的儿媳妇,单位破产了,可她不出去找事做,年轻轻的整天闲在家里,无所事事,靠丈夫那点儿工资和公公婆婆的退休金活着。闲在家里,从来不做家务,邻居们总能看见她头发蓬乱,赤脚趿拉着双塑料拖鞋,倚在露天走廊的铁栏杆上嗑瓜子。这女人听了婆婆说了小芬的事,丝毫不为所动,反倒说了一句让公公婆婆瞠目结舌的话——她有毛病吧,纯粹傻B一个!

老刘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一听,什么也不说了,就这样的儿媳妇,想让她像小芬那样,这辈子是休想了。如果骂骂小芬也就算了,没想到,这个混球又说出了令两个老人更寒心的话:你们用不着总在我面前提那个傻B,我现在把话给你们撂在这儿——你儿子有一天要是成了赵平那样,我一天也不在这儿待,立马就走人!



            (原载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第4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