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期所:正加快研发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和钯等期货品种 尽快完成相关上市准备

 千股封牛 2022-02-20

广期所:正加快研发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等金属期货品种 尽快完成相关上市准备

2022年02月20日 14:33
作者: 朱文彬

  近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丽红刊文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服务低碳转型发展的初心使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市场枢纽功能,积极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新能源金属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研究上市工作。

  朱丽红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广州期货交易所立足服务低碳转型发展的初心使命,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市场枢纽功能,积极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新能源金属等绿色发展类期货产品研究上市工作,为建立健全“双碳”工作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供有力抓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朱丽红认为,碳市场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关系的有效工具,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减碳目标。碳市场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形成有效碳价,通过碳价信号引导低碳投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碳市场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碳减排提供市场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碳期货是多层次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有所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碳期货市场通过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与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具体来看:一是完善碳定价机制,提供有效定价。碳排放权期货市场通过撮合交易、中央对手方清算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碳市场体系的市场化程度,通过提供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缓解各方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认可接受度。二是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引导企业制定长期减排规划。碳期货市场可以为企业提供预期价格曲线,大幅降低市场风险,协助企业规划长时期的减排行动;控排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可以提前制定计划,平稳安排节能技改和生产经营,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是提升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扩大碳市场边界和容量。期货交易以保证金为基础,资金占用大幅降低,交易规模明显提升,从国外实践来看,欧洲碳期货交易远超现货市场规模;此外,期货交易还能够引入大量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交易活跃程度,扩大碳市场发展的边界和容量。四是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绿色投资。期货等衍生品市场通过提供灵活的风险对冲工具和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充分调动资金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为碳市场带来大量社会资金。另外,期货市场提供的有效碳价和更丰富的低碳融资产品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减排项目投资,充分发挥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朱丽红指出,广期所坚持稳中求进,推进碳排放权期货产品研发上市工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稳的方面,深入了解产业和现货市场特点,认真研判和把握合约设计中的风险点,做好风险预案,完善产品合约规则和制度设计。在进的方面,加强研究,积极融入现货行业,熟悉现货市场运行机理,做好上市前各项准备工作,为建成全国碳期货交易中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将带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颠覆性变革。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光伏、氢能源、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政策、技术等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市场波动风险加剧,企业避险需求强烈。以光伏产业为例,2021年,受能耗双控政策叠加电力供应紧张影响,产业上游工业硅供应紧张,价格出现巨大波动,涨幅接近400%。

  广期所正在加快研发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和钯等金属期货品种,尽快完成产品合约设计及相关规则编制等上市准备,为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顺利有序推进。

工业硅期货上线倒计时 中下游厂商有望受益


2022年02月22日 14:21 财联社

  原标题:行业动态|工业硅期货上线倒计时 中下游厂商有望受益

  财联社(杭州,记者 罗祎辰)讯,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加快上市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财联社记者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此举有望提升硅业国际话语权,有助缓解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问题,相对弱势的中下游厂商将有更多手段应对原料价格波动。

  近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再次发声,要加快研发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和钯等金属期货品种上市。从相关表述看,此番新品种上市有浓厚新能源色彩,相关产品均为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员吴志桥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新期货品种上市一般意味着对应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作为工业硅、多晶硅的主产地,也能借此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另一重要价值主要是规范行业价格体系,工业硅、多晶硅价格剧烈波动造成产业发展严重不均衡,相对弱势的中下游亟需更多手段应对。

  “要注意的是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也有一定门槛,有一定规模的厂商才会参与。参考纸浆期货的发展情况,2018年上市至今,产业链参与程度在提升,近期走访一家规模贸易商反馈,他们日常会进行大概2-3成左右的套期保值,对业务有帮助。”吴志桥补充说。

  当前硅业中下游厂商主要依靠库存管理应对成本波动,手段较为有限。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回天新材(16.35)(300041.SZ)和硅宝科技(22.10)(300019.SZ)了解到,当前行业缺乏期货手段进行风险对冲,面对上游原料压力,中下游规模厂商能倚赖的是客户关系和库存管理。对于工业硅期货上市影响,两家公司证券部人士均回应预计有所帮助,会考虑参与。

  受原料成本暴涨冲击,中下游厂商2021年盈利承压。以硅宝科技为例,新产能释放叠加产品涨价,公司整体业绩量价齐升,但成本压力导致公司前 3 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盈利明显承压。对于今年需求端亮点,证券部人士称,光伏胶产品去年实现了大幅增长,今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光伏行业客户,业绩考核压力在公司业务中靠前。对于传统业务建筑用胶是否受基建热潮拉动,该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建筑胶毛利低,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楼宇、场馆建设。

  行情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硅业成本压力还在持续。主要产品中,DMC连续3日大幅上涨,2月22日报价涨至35000元/吨;工业硅则呈现小幅上涨态势,421级最新报价22100-22200元/吨,分析认为工业硅价格受下游DMC走强支撑仍有上行空间。

  谈及后市行情,卓创资讯分析师于明静向财联社记者指出,在能耗严控背景下,工业硅供给端准入门槛提升,后续增量稳定,价格弹性主要看需求端,“整体需求比年前预判要好,有机硅、多晶硅环节产能投放也会对工业硅形成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期货交易所尚未明确工业硅、多晶硅具体期货型号规格。此外,在产能增长受限情况下,单一型号产品能否支撑起活跃行情也面临考验。据悉,工业硅主要型号包括:铝合金用的553、441,多晶硅用的421以及有机硅用的411。

  于明静认为,预判工业硅期货前景或可参考已上市多年的硅锰、硅铁期货,两者有一定相似度,此外基于减碳背景,也可能与碳交易行情产生联动,“工业硅价格完全是国内主导,一般月度招标报价,价格有明显季节性,供需角度其实难支撑频繁波动,去年大幅上涨主要受突发因素影响。这点和铁矿石之类依赖进口的产品不一样,铁矿石价格波动频繁,贸易商套期保值需求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