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密码】之《倚天屠龙记》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2-20

题记

金庸曾在一套《笑傲江湖》扉页上题写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论语》名言,把书赠给中山大学黄达人教授。料想这段话即为“黄达人”名字的出典。可见猜测别人名字由来,是太好玩的一件事,贤达如金庸,亦不能免。

此事说来好玩,却是大有风险。

钱玄同就曾自作聪明过。他断定“许广平”的名字必定与唐代名相宋璟有关,因为宋璟字广平。许广平又自号“景宋”,钱玄同认定是“景仰宋广平”之意。

钱先生这一猜想,几乎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同时代人,青年党党魁,曾琦先生,字“慕韩”,就直接承认自己的名、字皆从宋代名相韩琦而出)。

不料许广平原来的相好后来的丈夫鲁迅先生坐不住了,起而痛驳:“许公的母亲姓宋,因她为景仰母亲,所以自号景宋,至于她名广平也和宋广平全不相干,只是广东的风气,常常喜欢把地名放在名字当中,例如她名广平,她妹妹名东平,何尝有宋广平的影子呢?”搞得“疑古玄同”灰头土脸、好没面子。

还好我所猜测的不是实人,而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猜中了,是运气,猜错了,是丧气。如此而已。

知我罪我,我还是我!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金庸曾自陈《资治通鉴》对他的巨大影响:“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一面看,一面研究。《资治通鉴》令我了解中国的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刘文静劝说李世民起兵反隋:

“尊公(指李渊)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

这节文字中,先后出现了“谁敢不从”、“号令天下”字样,只不知它们与《倚天屠龙记》中赞叹“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威力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二语,有无干系?

金庸最喜欢的历史著作是《资治通鉴》,最认同的朝代是唐朝,他对《资治通鉴》很熟,对《资治通鉴》中唐代的那部分尤其熟悉。

殷野王——  金庸最爱的古代历史著作,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上使尚书选第中二千石,而野王(刘按:冯野王,时任大鸿胪)行能第一。”

南朝训诂学家、史学家顾野王,正为倾慕冯野王的为人,这才取“野王”之名,字“希冯”(这也可以与本篇《题记》中的“景宋”、“慕韩”相印证)。

今河南沁阳市,古名“野王县”。

历史上的“野王县”,侠风甚盛。《史记·货殖列传》:“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

《神雕侠侣》提到了羊祜与“堕泪碑”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金庸对晋代大军事家羊祜(羊叔子)是如何的备致崇敬。

《世说新语·赏誉》记录了羊祜与当时的野王县县令郭奕在野王县境的三次会晤:

“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殷天正——《世说新语》亦是金庸最喜读的几部书之一。

《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转引支遁《逍遥游注》:

“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

乾坤大挪移——出自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

鹿杖客——“旧武侠小说”名作,朱贞木著《七杀碑》,有一华山派名宿,叫做“鹿杖翁”。

又:朱贞木另一篇代表作《罗刹夫人》中的“罗素素”、“九尾天狐”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庸笔下的“殷素素”、“九尾灵狐”。

昆仑三圣何足道——李白《行路难》:“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宋刘克庄《沁园春》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语。

又:《倚天》自1961年起始连载于《明报》,稍前,1959年,金庸编剧并与胡小峰联合导演的越剧电影《王老虎抢亲》(夏梦主演,颇谐趣,值得一看。)剧中的王老虎唱说:“小小屠夫何足道,……”

昆仑与“光明”——黄山,我到过。昆仑山,没到过。

黄山之巅,有一“光明顶”。昆仑山,其实并无“光明顶”在。

何以“明教”总坛仍是被设在昆仑山“光明顶”?

《史记·大宛列传》,司马迁引述《禹本纪》(原书已佚),说是昆仑山“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明教”总坛设在昆仑山“光明顶”,可能与此类的神话传说有关联。

仅仅是可能。
 


张无忌——“无忌”就是百无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无灾无难,平安吉祥。哪知事与愿违,张无忌的童年、少年却是多灾多难,艰苦备尝(游坦之、林平之、李莫愁与此相似)。
       

历史上叫做无忌的人很多。周密《齐东野语》记录了一副对联:“司马相如蔺相如果相如否,长孙无忌费无忌能无忌乎?”另一副近似的对联流传更广:“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费无忌是春秋时代楚国大臣,魏无忌即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长孙无忌则是初唐名相。

历史上遭遇与张无忌略似的“无忌”,我只知道一个,东晋宗室司马无忌。当司马无忌年少之时,其父司马承已为王敦所害。

杨不悔——峨嵋派弟子纪晓芙为自己与杨逍的私生女取“不悔”之名,以示对此一段孽缘自己终不后悔。

柳永《蝶恋花》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纪晓芙为此付出的,又何止于“衣带渐宽”与“憔悴”?她的名誉、幸福、生命,皆已投入其中,化为烈焰,飞灰。

“情”之为物,其实可怕。

小昭——殷人的祖先,有位“昭明”。

《尚书》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语。

王昭君的名字,到了晋代,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后人称之为明妃

南朝时代有位“昭明太子”,昭明太子辑录过一部《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昭”,即是“明”。“昭”与“明”。二字,同义。

“紫衫龙王”不曾忘本,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小昭”,隐约透漏着自己的“明教”出身?

金庸为这个女孩子以“小昭”命名,是否已经预示:此女终将成为“明教”波斯总教的教主?如此煊赫又如此惨淡的前途……

这一条,是答复网友垂询而写,颇为牵强,姑存之。

夏胄——与现代画家黄胄的姓名,涵义相通:炎黄子孙、华夏胄裔。

我感觉金庸为此人起名时想到黄胄先生的可能性不很大,不过,金庸对黄先生的画,是熟悉的,喜欢的。

“明河社”是金庸自己的出版社(与《明报》集团没有关系),专门出版金庸自己的小说。金庸自己为自己的明河社所出的自己的《书剑恩仇录》选了两幅画作封面,当然不是他自己画的了。上册用的是黄胄的《维吾尔族少女》,下册用黄胄《维族骑驴少女》。

在一部以蒙元为时代背景的小说中,看到“夏胄”二字,令人眼睛一亮,心内一伤。

谢逊(附:凌退思)———《倚天屠龙记》书中写道:“谢逊的名字中虽有一个'逊’字,性子却极是倨傲。”

“金毛狮王”的名讳,真正称得起“虚怀若谷”。姓“谢”,名“逊”,二字皆具“谦退”之意。谢逊且字“退思”,典出《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谢逊前半生意气风发吞吐风雷,后半生则归于平淡,一“退”再“退”,“退”至僧寮,这才静坐常“思”己过。
     

“谢”,“退思”;“凌”,也“退思”。

《连城诀》中,“凌退思”的名字,意涵与“韩愈”相似。
      

韩愈,字退之。子曰:“过犹不及。”“愈”,就过了,所以要“退之”,进三步,退两步,正是韩文公的狐步舞。
      

凌退思之“凌”,与“愈”涵义接近,high了,“过”了,就应该“退”。

清末有一位任兰生将军,其贪婪与荆州知府凌退思大人倒有一比,此人曾任安徽凤颍六泗兵备道,光绪十一年因贪渎被革职,回乡后耗费10万两银子,起造江南名园:“退思园”。
      

NND!要真有白银十万,回老家起造一座大宅子,住进去,静静地深刻地自我检讨,慢慢“退思补过”,何等惬意,又何其无耻!

胡青牛——华夏民族的宗教信仰,并不坚执狂热,体现出一种“大杂烩”的特质,《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中居然冒出彭莹玉等几位大和尚,毫不足奇。

同理,胡青牛其人,身为明教徒,而胡青牛其名,却有明显的道家(或道教)色彩。

“青牛”是被道教奉为祖师的老子的专用座驾。《列仙传》: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及老子度关,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果至,喜带印绶,设师事之礼,老子重辞之。喜曰:'愿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得而奉行焉。’于是著《道德经》上下二篇。”

为何是“胡”青牛?可能与《老子化胡经》有关罢。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史记》称“莫知所终”,后世的道教徒则编排了一套“老子化胡”的故事。《后汉书·襄楷传》:“老子入夷狄为浮屠。”《齐书·顾欢传》:“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

西方神学家解释圣母玛利亚受孕的渠道乃是耳朵,而道教徒编造佛祖诞生的故事,则是老子“乘日精,入(释迦之母)净妙口中”,两相对照,有意思。


王难姑——金庸笔下清代医学家程灵素的名字,是从《黄帝内经》之《灵枢》与《素问》中各取一字而得,对此,作者在书中已有明示。

依此推论,则《倚天》中元代末年女医学家王难姑名讳中的“难”字,或许出自另一本古医书:《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托名秦越人(即扁鹊)所著,成书于秦汉之际。

《难经》之“难”,意为“问难”,而问难、刁难,正是王难姑女士之强项。

何太冲———《庄子·应帝王》:“壶子曰:'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

西晋文学家左思,字太冲。

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亦字太冲。

朱九真——“王语嫣微笑道:'名字总是取得好听些的。史上那些大奸大恶之辈,名字也是挺美的。曹操(刘按:此处如增曹孟德三字,或能更好地与后面的德、操相对应)不见得有什么德操,朱全忠更是大大的不忠……’”(《天龙八部·十二·从此醉》)

跟曹孟德朱全忠一样的德性。金庸小说中这位名唤“九真”的女孩儿,待人全无一点真。

或者,朱长龄先生为女儿取名“九真”,只为心念中一直觊觎着的那两部武学名著,《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

玄冥神掌——《楚辞·远游》:“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此中“玄冥”,为北方之神。《远游》中并有“夕晞余身兮九阳”的句子。

“九阳真经”与“玄冥神掌”的名目,是否皆从《远游》化出?仍难断言。

又:《庄子·大宗师》:“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此处“玄冥”,为庄子虚拟的人物名,成玄英疏曰:“玄,深远之名也;冥,幽寂之称。”

《庄子·秋水》:“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陈鼓应先生译为:“不分东西,起于幽深玄远的尽头,返回到无所不通的大道。”

玉、手——“(赵敏)相貌俊美异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为柄,握着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无分别。”(《倚天屠龙记》三联版882页)
     

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卫璧——从张无忌的眼光看来,卫璧“容貌英俊,长身玉立”。

正所谓人如其名,卫璧长得未必“如花”,确实“似玉”。

“璧”,也是“玉”。

其姓氏,可能是从晋代最知名的美男子卫玠那里借来的。“玠”,亦是“玉”造成,与“璧”同类。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当山顶松柏长——出自杜诗《夔州歌十绝句》:“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