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甲车雏形发明者——西晋马隆

 思明居士 2022-02-20

西晋,这样一个在中国古代上承三国下启东晋的仅有51年的短暂统一的王朝,相比历史上其他王朝来说,对西晋的评价算不上好,甚至被冠以“耻辱”二字。

乱世中诞生的统一王朝,在末期被异族入侵,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最终西晋只得草草收场,退出历史舞台。

但就在这样的西晋中,却诞生了不少名将,马隆就是其中之一。马隆被称为“兵器革新家”,是古代的“万磁王”。

文章图片1

一、擅于蹭热点的马隆

马隆出生在山东,是一个智勇兼备的人,年少时就很会利用热点事件来塑造自己。

当时有一个人名叫王凌,他因为不满司马家族专擅朝政,便联合自己的侄子兖州刺史令狐愚想要推翻司马家的统治。不过最后失败了,即使已经去世两年的令狐愚也要被开棺曝尸。

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没有人敢出头去为令狐愚收尸。这时候马隆出现了,冒充了令狐愚的门客去领令狐愚的遗骸,并且妥善安置,更是为其服丧三年。

马隆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整个兖州都是轰动的,人们虽不敢言明,但却在心中无不赞叹他的这一品德。

就这样,在西晋朝廷要各地推荐优秀人才到朝廷任职时,马隆就被兖州官员举荐了上去。

要想获得统治者的重用,就得有过人之处,时机也要有巧妙的选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机会,马隆等到了。

当时的西晋北部有一个比较强大的游牧民族——鲜卑族。鲜卑族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当时他们还有一位出色的首领秃发树机能。

文章图片2

他多次打败西晋派驻在凉州的将领,一度占领了西晋的领土凉州。这一举动让西晋统治者司马炎忧虑不安,他深知如果不把凉州夺回来,自己的统治将面临怎样危险的情况。

于是,他在朝堂上呼吁大臣们能够站出来与鲜卑族对抗。看着大臣们纷纷低头,司马炎不禁悲从中来。

就在这时,马隆毛遂自荐,打破一室的沉默,说实话马隆这样一个小官,司马炎是没有印象的,但这时候能有人站出来已经实属难得,司马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在听到马隆只要求三千勇士即可,就更让司马炎欣喜不已,赶忙应允。至此,马隆算是在西晋朝堂崭露头角。

二、马隆的“兵器革新”

尽管将自己的名声打出去了,但更重要的是赢得战争的胜利,不然此前的努力皆是白费。

马隆也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亲自从民间挑选了三千五百名勇士,带着他指定的武器便出发前往战场,他的辉煌也从此开始了。

西晋朝廷上的官员包括鲜卑秃发树机能都轻视马隆,认为他只带着三千五百人就像打赢战争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还要经过长途奔袭到达战场,这样的作战力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马隆却是有备而来,他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偏箱车。

文章图片3

这是马隆在诸葛亮原来的基础上,“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这是一种装有防护板,攻、守两用的战车。

战车是古代行军打仗中的重要装备,马隆对偏箱车做了改良,在车上装了一个比较大的箱体,让士兵待在里面,这样就可以让士兵边作战边前进。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装甲车。马隆改装的偏箱车使得作战更加灵活,在开阔地带可以排列成八阵图法围困敌军,让敌军入阵后迷失方向;在狭窄地带,车厢内的士兵通过箱子上的孔射箭,射杀前来的敌人。

文章图片4

马隆的这三千多人就好像现代的特种部队,虽然人少但是战斗力却很强悍。这也就不难理解他能够凭借三千多人打败鲜卑族数万骑兵。

他成功的原因远不止这一点,还有他的智慧。在公元278年,马隆就将磁铁现象应用在了战场上。

马隆命人开采磁铁巧布磁阵,率领士兵将鲜卑族的数万士兵引入磁阵。身披铁甲的鲜卑骑兵不知马隆的计谋浩浩荡荡地追击,没想到在前行过程中突然被磁铁吸附。

而马隆率领的士兵却没有任何事,穿的是犀甲,当然不会被磁铁吸住。鲜卑士兵还以为马隆的士兵是一群“神兵”。

文章图片5

(先秦时古人就发现了磁铁矿)

都说“没文化真可怕”,鲜卑族士兵对这个原理的无知,导致他们身陷困境,而且还在心理上对马隆及其队伍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输掉战争。

至此,马隆一战成名,也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司马炎派他驻守凉州,守卫边境。边境鲜卑族也因为他而不敢进犯西晋领土,这一待就是数十年,他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威信也极高。

即使在他年老的时候有人想要取而代之,也因其自身能力不足而失败。最终马隆逝世在凉州。一生也算是平顺,没有经历大的波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