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一个人,是找相似的还是互补的?

 柠檬心理课堂 2022-02-20
# 有心事  找柠檬心理 #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01

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也就是说,相似的人更容易聚集到一块去。

这个相似性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性格、行为处事、三观等:

比如外向的人遇到外向的人,因为性格都很直爽、放得开,不用担心自己说的话会不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相处起来很放松,自然而然就能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那么是不是说,看起来天差地别的人就不适合在一起呢?

并不是。

心理学上有个互补定律,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缺乏的特质有一种饥渴心理,双方如果在性格、气质、能力、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且互补,那么不仅容易互相吸引,也容易相处融洽。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热情似火的人和一个内向腼腆的人成为了好朋友;

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和一个慢半拍的人成为了好朋友;

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和一个平和淡定的人成为好朋友。

这都是受到了互补定律的影响和作用。

02

那么为什么互补的两个人可以互相吸引成为朋友呢?

这就要涉及到人性格中的弥补性。

一个人往往缺乏哪一种特性,就会对别人拥有的这种特性而向往,比如:

一个性格温和的人,在对人对事上可能就会比较软弱一些,这样的人就容易被那些性格火辣又刚的人吸引,因为她们内心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看不惯的事说“不”。

至于容易相处融洽,也很好理解。

我有一个做事情风风火火的朋友,和她相比,我就是个慢半拍性格的人,虽然偶尔会有一些摩擦,但更多时侯是融洽的,在行动上她可以很快决定,节省了纠结的时间,而我在慢半拍中,可以更细致地思考行动中是否有什么注意事项,这样就起到一个很好的互补作用,两个人也就很融洽和合拍了。

所以遇到性格不同的人,不要那么快就下结论:我和他不是一路人。

即使两个人性格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在相处时只要彼此多包容一些,就不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而利用好两人的互补性格,就可以给双方带来更多愉悦的感觉。

那么我们在选择一个人时,到底是看相似性还是互补性呢?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举个例子:

  •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爱,内心自卑、敏感,遇上同样情况的人时,虽然因为相似,会有很多共鸣,但在相处时彼此都不知道怎么爱对方,那么最后还是会分开。

  • 而一个缺爱、自卑、敏感的人,遇到一个充满爱又自信、温暖的人,可能刚开始因为互补,会觉得很幸福,但如果缺爱的人一直调整不好自己,而另一个人一直付出,这时候付出的那个人不会感觉很累吗?那他们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所以,相似也好、互补也好,能够相处愉快,一起成长进步,才是好的一段关系的表现。

不过,我觉得这还要建立在三观相同的基础上,如果三观不一致,那么不管性格怎么样,最后都很难长久地走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