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haior 2022-02-20

提起玄学,我们就会想《老子》《庄子》《易经》这三本本书。在魏晋时期,这三本书被称为“三玄”。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不同,玄学主张的是道法自然。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建立道家。西汉初年,由于长期战争带到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恢复经济,政府提倡黄老思想。

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再到东汉末年,战乱纷争一触即发,黄老 思想从新发展起来。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频,一些世家贵族为了逃离残酷的现实生活,转而研究玄学,探索天地间的奥秘,并用老庄思想来解读《周易》,使得《周易》从儒家经典变为道家学说。在东晋,《周易》成为官方学说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易》在人们心中成了封建迷信的象征。因为《周易》确实很难,人们很难有科学去解读它。而且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神无深入人心,人们不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神明鬼怪存在,加上人们思想一边倒认为与风水有关传统文化成为封建迷信的像象征,人们也就很难相信《周易》。

不知不觉中,《周易》像谜一样的存在。后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证实了《周易》的科学性,在2017年的时候,被纳入国考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有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周易》,我们会发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周易》又称《易经》。相传《易经》分为两部,一部为《经》专门讲述如何占卜,一部为《传》是对《经》的解释。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周易》可以说是一本农事指导书籍”。

周文王于是商朝的西伯侯,他在被囚禁期间,因担心农事,而推演出《周易》。人们可以通过占卜,演算出适合农作的时间。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周易》中有关风水的推演其实符合自然科学的,其中要设计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等等。在修建房屋墓穴时,风水先生看的也是选址地是否符合以上自然科学。

一般适合居住风水宝地也都符合地形宽阔,依山傍水,交通便利,阳光充足等条件。还有一些条件其实就是探勘表层土壤下是不是空心的,防止建造房屋墓穴时发生大型塌陷事故。这些条件就是较为科学的人类适宜生活生产的地方。总的来说《周易》也是一本揭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之书。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周易》还与数学有关。人们将莱布尼兹对论证数学中的二进制将建立的二进制的表示和运算与《周易》对比发现,二进制与八卦相符合。《周易》作为“三玄”之一,还与哲学密切相关。

《周易》中,记载了很对有关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周易》中记到:事物只有发生到一个临界点才能发生巨大变化,只有发生变化,才能发生新的变化。《周易》中还提到,君子以正为临命。起意思很简单,就是指君子要摆正自己的位子或者说是心态,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周易》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重用,有三大原因。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遣词造句与今天大不相同,使《周易》本就不太好懂内容变得更加晦涩难懂。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受到新文化运动中反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

自然科学最开始传入中国时,部分先进的知识以一种带有偏见的眼观去看待《周易》,加上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去证实《周易》的科学性,《周易》便成了封建迷信的象征。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另一方面,利用《周易》造谣撞骗的人太多了。有很多人实际并不懂《周易》,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有看过《周易》,借周易这面大旗四处行骗。而被骗的人自己也不懂,也不太想让人知道自己被骗了,便说《周易》是骗人。一旦被骗的人多了,更多的人就会怀疑《周易》本身的真实性

《周易》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一是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无可否认的是《周易》其实并不能真正算出一个人的命理,在很大程度上,算命理是一种心理暗示。一个好的答案能在潜意识里起积极作用。若是世界上真的有命理,命理也不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会随着自身的努力而改变。

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书,如今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范围

就像你从一开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呈现积极的趋势,而你却天天想着坐享其成,那最终也就一事无成。我们还可以学到,凡事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意见,不能道听途说。

就如在听别人谈论讲解《周易》时,就算你没有看过,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反思别人是对是错。此为,我们还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能信口雌黄,张口就说一些有的没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