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岳州

 祥宏讲夷坚 2022-02-21

宋代段子:以前听到过一个说法:天上一日,地下一年。这故事略有不同:人间三年会不会等同于阴间三年呢?似乎没有定论;说的是三位同乡士大夫去世后先后接任地府同一官职,这是啥情况?

【原文】

朝散大夫赵善宰,字彦平,居于建昌。淳熙丁未除岳州守,未及上,以十一月卒于家。

明年,其子汝昌梦到官曹,徐行抵廷下,望乃父朝服据案决事。见昌至甚喜,未及相语,视四隅文书充塞栋宇,父曰:“吾才去世,即受命作阴官,权力不减在生为郡时,特苦于省阅文牍之繁,卒无斯须之暇,吾殊不乐居此也。”昌曰:“大人既不乐,何不求脱去?”曰:“已除代者两政,吾获免不久矣。”昌曰:“代者为谁?姓名可得闻乎?”曰:“乃周昭卿童伯虞二乡人也。”言毕而寤。诘旦,白母戴氏及弟妹,皆悲泣。因遍传一城,闻者谓不应连用三同郡士夫为一职,不以为信。

昭卿者,朝奉郎周熺,方调坑冶赣州主管官,次年冬,当赴而卒。伯虞者,朝请郎童括,闻此说深恶之,时自吉州万安县解印,即诣阙注此官,且以禳赵梦,云若已与周为代者,即之任。绍熙壬子秩满,吏部差知雷州,客都城待班陛对,买二少妾,滞留颇久。岁将尽,卒邸中。

三君子在建昌称善类,聪明正直,为神不诬,其相去亦只二年或三年,几如世间资考也。《甲志》记孙点、石倪、徐揩相踵为泰山府君,三人同一檄,甚与兹事类。但此皆乡人接武,为小异云。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吕仲及前程||杨抽马卦影||絇纺三梦||屠光远||俞翁相人||陈公任||张邦昌卦影||玉真道人


【白话语音文字版】


朝散大夫赵善宰(字彦平)住在建昌(今江西南城)。宋孝宗淳熙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年)年,他将赴任岳州(今湖南岳阳)太守,还没来得及去,就于十一月在家中去世了。

第二年,他儿子赵汝昌梦中来到一处官府,慢慢走到一座殿廷下,向上望去,见到父亲身穿朝服在桌案后办公,赵善宰看见儿子汝昌来了,很高兴,还没来得及说话,汝昌看到殿廷四角都堆满了文书,赵善宰说:“我刚去世,就接受命令做了阴间的判官,也不比生前做太守时权力低,只是特别苦恼于整天阅读公文案件的繁琐,整天一点闲工夫也没有,我真是特别不乐意在这地方待。”汝昌说:“父亲大人既然不高兴,为何不请求脱离这个官职?”赵善宰说:“现在已经认命了两人接替我,我不久就能得到自由身了。”汝昌问:“代替的人是谁?能告诉我他们的姓名吗?”赵善宰说:“是周昭卿、童伯虞两位乡人啊。”说完此话,汝昌就醒了。第二天一早,他把此梦报告了母亲戴氏以及弟妹等人,家人们都哭了,于是这个梦传遍了全城。但听说此事的人说:“按道理不应该连用三位同郡的士大夫去担任同一官职!”所以众人都不相信此事。

所说的周昭卿就是朝奉郎周熺,那时他刚被调去做坑冶司赣州主管官,次年冬天,就在要赴任的之时,周昭卿去世了;童伯虞就是朝请郎童括,听到此事,他心里很厌恶。那时,他刚从吉州万安县(今江西吉安同名属县)离任,随即就去京城调官也做了坑冶司赣州主管官,他还专门做了一些禳谢的法事以消除赵汝昌梦的坏影响,好像那意思是说他已经代替周昭卿做过官了,随后他去赣州赴任。宋光宗绍熙壬子(绍熙三年,1192年)年,童伯虞任期届满,吏部差遣他去知雷州(今广东湛江),那时他暂住都城,排队等着面见皇帝(陛对)。他买了两个年轻的小妾,在京城待的时间挺长。那年快结束的时候,童伯虞就死在旅店中了。

这三位君子在建昌城都被称为好人,他们都聪明正直,做了神这件事肯定不假,他们间隔去世的时间要么两年、要么三年,几乎等同于人世间官员资格考察后升官的时间。我(洪迈)的《夷坚甲志》记载过孙点、石倪、徐揩相继成为“泰山府君”这件事,三人得到的是同一张任命文件,跟现在这件事相比很类似。但此事都是同乡人士彼此接,也算是有细小的差异。

【祥宏点评】:朝散大夫,宋元丰改制前为从五品下文散官,后为新寄禄官;建昌,在这里指“建昌军”,军城是江西南城;除,任命官职;朝奉郎,宋元丰改制前为正六品上文散官,后为新寄禄官;朝请郎,宋元丰改制前为正七品上文散官,后为新寄禄官;坑冶司,负责开采与冶炼、铸钱的衙门;陛对,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往往指新官赴任前皇帝的面嘱、关怀;注官,或称铨叙官职,审查官员的资历,并根据才能、成绩确定级别、职位;不诬,不假、不妄。因为这三位官员都聪明正直,在过去看来都达到了“成神”的要求。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7-以《夷坚志》故事简析“定数”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