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物质来维持体内的营养平衡,促进骨骼的发育和生长激素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和代谢水平,通过牛奶中的氨基酸、锌等营养物质为群落中的细胞和器官提供能量。 如果身体缺乏一些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骨骼不能吸收更多的氧气,影响吸收钙的能力,引起骨骼衰退和关节疼痛,严重者可能会患上骨质疏松或骨刺,不利于身体健康。 临床研究表明,如果平时摄入的钙能够摄入牛奶中的体内组织、细胞、器官,就可以通过吸收牛奶中的一些钙元素,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从而延缓患病的机会。牛奶也被称为“机体所需要的白色血液”。 牛奶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第一: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氨基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虽不如肉类,但其蛋白质组成较理想,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其消化吸收率可达89%左右。 与此同时,牛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结构和鸡蛋相近,包括了人体生长发育的全部氨基酸,属于优质蛋白质来源。 所以,经常喝牛奶可以为机体补充一部分蛋白质,对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有好处,对健康成年人免疫调节、皮肤及头发健康的维持有益处。 第二: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可以为骨骼、牙齿健康及肌肉、神经系统健康提供保障。 事实上,牛奶中的钙元素十分丰富,钙除了与骨骼、牙齿健康有关,它还参与肌肉收缩与神经系统调节,缺乏钙元素可能会导致失眠、骨质疏松等问题。 除此之外,牛奶中的钙吸收率很高,不像一些蔬菜中含有的钙,会受到其中草酸的影响,牛奶中含有的乳糖,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因此坚持喝牛奶,有益骨骼健康。 第三:牛奶有益于肠道健康。 事实上,牛奶中最燃不含有益生菌,但是含有的乳糖能够促进人体肠道内乳酸菌的生长,抑制肠内有害菌群繁殖,因此对肠道健康也有一定好处。 第四: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营养素。 事实上,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钾、镁、硒、锌、铜、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这些营养成分都是身体需要的营养素,为维护整体健康贡献了力量。 那么,中医为什么不主张常喝牛奶呢?很多人或许不明白 我们都知道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中医从根本上解决疾病,西医讲究速度,但很多时候是治标不治本。 很多人为了快速控制病情,肯定会选择西医,如果西医不擅长治疗他们的疾病,他们会选择中医。 中医认为,牛奶性寒,不能长期大量饮用,中医讲究很多东西,比如他们讲究阴阳平衡,阳气充足,才能避免得病,要想越来越健康,就不能乱吃。 就是那种极致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多吃温和的食材,现在很多人体质偏寒,尤其是女性朋友,所以女性朋友如果牛奶喝多了,体内的寒性会加重。 肯定有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外国人每天喝很多牛奶,身体还是那么好,没有营养过剩的现象? 这是因为我国的饮食习惯与外国人完全不同。 外国人特别喜欢肉类食品,这些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极高,如果他们喝牛奶,他们可以迅速消耗这些热量,所以喝牛奶对他们的健康非常有帮助。 在我们国家,在饮食方面,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面食,这和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明是一样的,因此,如果你喝了大量的牛奶,你体内的平衡就会被破坏,这可能会增加你的肠胃负担,并导致你的身体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如何饮用牛奶更健康? 1:牛奶是高蛋白高钙饮品,每人每天要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若以最常见的液态奶计算,300克大致就是300毫升,而市场上最常见的液态奶包装是250克/袋,这就意味着每人每天要在保证喝一袋(250克)牛奶的基础上,再选用其他一些奶制品,如酸奶、乳酪、果味奶等,以使奶制品多样化。 2: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很快,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 科学方法:早上饮用牛奶时一定要与碳水化合物同吃。 具体吃法:可以用牛奶加面包、点心、饼干等,干稀搭配。 3:牛奶不是越浓越好: 有些家长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 婴幼儿常喝过浓的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科学方法: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 4:牛奶不要煮沸,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对人体健康不利。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科学方法:饮用方式要看个人的习惯和肠胃道对冷牛奶的适应能力而定。 ⑴一般而言,合格的消毒鲜奶只要保存和运输条件符合要求,完全可以直接饮用。但不宜多饮冷牛奶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运动机能,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⑵牛奶加热,一般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但冷藏牛奶不宜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以免细菌大量繁殖。 |
|
来自: 新用户8798177G > 《健康养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