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细读中发现美丽的风景——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博学而日参省 2022-02-21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里的经典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保留的经典篇目。该篇虽为文言文,但语言浅显易懂;篇幅虽短小,情节却一波三折,故而颇受师生喜爱。作为教学文本,我们能否指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从“浅易”文言文中的平常处发现美丽的风景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师生共同凝练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学习效果不错。现不揣冒昧,简述如下,以求方家指正。

图片

一、背景介绍:言简义丰
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在文章第一自然段有明确的交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短短25个字,就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的两个原因,以及两国驻军的地点交代得清清楚楚,显示出语言简洁晓畅的特点。除此表面信息之外,我们还能读出什么言外之意呢?
细究之,这里至少有四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在“晋侯、秦伯围郑”一句中,“晋侯”在前“秦伯”在后,乍一看孰前孰后没有区别,其实这是很有讲究的排序,说明“围郑”的主导者是晋而非秦,这为后文烛之武离间秦晋、劝说秦伯退兵埋下了伏笔。二是“围”字下得好,从一个侧面说明郑国是个小国,晋秦大军将郑国围得水泄不通,郑国危在旦夕的紧急形势跃然纸上,同时也照应了下文烛之武出城的方式——“夜缒而出”。“缒”者,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一者说明郑国面临的情势非常危急,二者突出老臣烛之武的出城不易和难得。三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点明郑国被围攻的两个原因都是得罪了晋文公,与秦国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为烛之武选择将秦伯作为游说的突破口,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事实上这两个原因只是晋国的借口,真正原因是扩张领土,做大做强自己,称霸中原。四是晋、秦两国的驻军位置,一是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是氾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地距离甚远。联合出兵,但分散驻军,此乃兵家之大忌,这为下文烛之武顺利地进入秦军大营游说秦伯创造了条件。25个字的背景和事实介绍,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的信息,《左传》言简义丰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

图片

二、烛武出场:波澜迭起
晋秦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按理说,此时郑国君臣应该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君臣应该聚集在一起积极商量对策,但作者并没有描写这些内容,而是宕开一笔,将笔墨指向了佚之狐。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时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十四个字,把郑国大夫佚之狐洞悉国势的敏锐眼光、知人善荐的宽广心胸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其中的“必”字也从侧面暗示了烛之武过人的才华,以及佚之狐对烛之武能担负重任的满满自信。
在国家危难之时,烛之武以被推荐的方式出场多少有点让人唏嘘。因为按照常理来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烛之武若真有佚之狐所说的退秦师的才能,应该主动站出来挑大梁,为国君分忧,解国家之难。但是,烛之武并没有主动站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值得读者深思。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后请烛之武出山,烛之武委婉地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假如真要婉言拒绝,烛之武不需要说这么多,一句话“臣无能为力”即可。烛之武避简就繁地作答,明显带有个人不满的情绪,副词“犹”和虚词“也已”显然加重了这种情绪。烛之武当时多大年龄?根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烛之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由此可见,烛之武婉言推辞中无疑包含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怨愤。行文至此,读者不免担心:面对烛之武的推辞,郑伯会作何应对?烛之武还会临危受命、勇于解除国难吗?所幸的是,郑伯的表现差强人意,先是自我检讨,动之以情;后是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烛之武。在这样的起落中,须眉尽白的烛之武走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心。接下来,读者又不禁有如下的担心:烛之武能顺利地见到秦伯吗?见到秦伯后有把握能说服秦国退兵吗?当我们读到“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时,禁不住为烛之武精彩的说辞击节赞叹,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但文末得知秦伯与郑结盟后,子犯请求攻击秦国,形势又陡然紧张起来,在晋文公的解释下,晋国最终也撤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扣读者心弦,让人叹服。
在烛之武出场和说退秦伯的叙述中,作者的笔墨极为精简,只写人物对话,没有描摹人物的情态,这也给读者提供了无限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不足三百字的短文,故事情节却一波三折,显示出左丘明高妙的叙事技巧。

图片

三、游说秦伯:措辞精妙
《烛之武退秦师》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烛之武游说秦伯,按照常理,本该用大量的笔墨进行铺排,但烛之武的言说内容只有短短的125个字,最终却达到瓦解秦晋联盟、使秦与郑结盟的效果,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烛之武言语的强大力量。
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言辞,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具体表现为:以退为进,主动示弱——陈说利害,晋厚秦薄——以利诱之,存郑无害——援史明理,瓦解盟友——揣测未来,阙秦利晋。在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中,秦伯不由得不认真审视自己的盟友——晋文公——围攻郑国的真正意图。这段说辞真可谓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除了说理透彻之外,烛之武言语策略的运用也很成功。面对来势汹汹的秦伯,烛之武开口第一句话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显得非同凡响。明明是晋秦围郑,晋主秦从,此处却换成了秦在前晋在后,无形之中抬高了秦伯的位置,满足了其自大的心理,给后面的顺利言说奠定了基础,毕竟“话不投机半句多”。“郑既知亡”主动示弱,在一定程度上打消秦伯的戒备之心。又如,在推测未来的说理中,烛之武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此句中的“阙”和“取”用得极有分量,能引发秦伯关于因战争失利而导致山河残缺和切肤之痛的联想,这使得秦伯不得不重新思考晋国亡郑的真实用心。
作为外交辞令,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时刻提防晋国做大做强,充分利用了秦晋之间互相制衡的现实,以利刺激、诱惑秦伯,最终达到了瓦解秦晋合围的目的,从而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学习这一篇外交辞令,我们着重要品读的是烛之武的言说技巧。如果进一步阅读,可以将本文与《春秋》中“九月甲午,晋人、秦人围郑”的高度概括性记载,以及《东周列国志》中相关描写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指导学生从中发现“经”“传”“志”三类文体的区别,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片

四、文章主旨:义利之思
最后,要思考的问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主旨是什么?如果说,我们仅仅将该文解读成对烛之武忠心爱国精神的礼赞,这不能说是误读,但至少是浅读,显然是没有读懂左氏的为文意图。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指出:“春秋无义战。”孔子早在《论语·季氏篇》中也明确指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秦晋围郑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这正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的“无道”时期。诸侯国相互征伐,从本质上说无外乎一个“利”字,为了争“利”,就必须将“义”踏于脚下或者至少得打着“礼义”的幌子行“霸道”。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至少三处关于“义利”之间冲突与交锋的描述。第一处“义利”冲突的双方是郑伯与烛之武。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岌岌可危。烛之武在郑伯一番自我批评之后,抛弃了个人的私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大义,烛之武弃利取义的行为正是其人格高标之处。第二处“义利”冲突交锋的双方是烛之武与秦伯。从烛之武的角度看,他只身劝说秦伯是为了国家大义;但从他劝说秦伯的措辞来看,却是基于“利”的。首先,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着眼于秦伯的“利”进行言说;其次,指出亡郑利于晋无利于秦,秦国得不到任何利益;再次,明确指出存郑对秦国有利;又次,往事重提,指出晋国的“不义”;最后,推测未来,晋国为了“利”,必然会损害秦国之“利”。烛之武的高明之处在于从“义”的假象(处处替秦国着想)出发,用“利”来刺激秦伯,从而让秦伯做出弃“义”逐“利”的选择。最后,晋侯也面临了一次“义利”的抉择。其舅父子犯得知秦伯背信弃义,要求晋侯攻打秦国,晋侯从“义”的角度出发,最终选择从郑国撤军。读者不可据此将晋侯解读成一个恪守礼义的谦谦君子,事实上,晋侯的撤军本质上也是基于“利”的考虑,因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实在没有必要因一时之怒而失去一个有恩于己的盟友!晋侯是有礼而霸,这就拉开了与一般诸侯之间的距离,从而显得难能可贵。故此,我们认为《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可能表达了左氏对春秋时期因逐利而丧失“礼义”行为的痛心,同时也渴盼符合道德的“礼义”回归。
郭预衡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如是评价《左传》高妙的叙事艺术:“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无疑是此论最好的注脚。《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在教学中,如果能指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细读,与文本、作者真诚对话,思人之所未思,方能见人之所未见。这样我们才能在文本平常处发现不为人注意的美丽风景,真正体悟并认同刘知几在《史通》中对《左传》的评价——“其文曲而美,其语博而奥”,在获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

(摘自《语文教学研究》,2021年7、8期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