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好步速区间提高训练成效

 老威小屋 2022-02-21

“ 几乎人人皆知,跑步需要设置好心率区间。但是,步速区间同样很重要。

就跑步而言,主流的训练理论,都主张一周内的训练课,要有必要的变动,不能在训练日只做同样的内容,譬如,千篇一律地同一个速度跑同样的距离。

以上这个观点,几乎没有异议。除非你的训练真的就是为了活络活络筋骨,并不关注训练成效。

但是,很多人对于“周度计划中不能千篇一律”的理解,更多地,是理解为每日有量的变化,而没有意识到类型要变化。



一、配速区间和心率区间都很重要

我自称是心率训练的重度拥护者,在最早写健身、瘦身的文章时,就是从心率为切入点的,并且写了很多关于心率方面的文章:既有如何使用心率来指导瘦身的软文章,也有直接测试不同心率设备的硬件文章。坦率说,如果运动爱好者,连心率这一步都不关心,我觉得就沦落为“活络活络筋骨”的运动层面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连如何尽量科学地把自己的心率设置合理,都不够用心。

也有的朋友,把心率区间设置好了,也能尽量遵循心率来训练,但是不关注强度。

怎么理解呢?

譬如,用心率2区跑1个小时,与同样心率2区跑2个小时。训练量当然成倍增长(看事后的卡路里消耗数就可以知道),对心肺刺激也增长,但是强度呢?

有的人说,我同样的心率下,时间持续长了,不是强度大了吗?

NO!

你可以去看看训练后给出的评估。给三个不同的例子。

案例1:长距离长时间匀速慢跑。

这是一场轻松跑的半马,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卡路里消耗大,燃脂比例高, 需要休息的时间长。训练效益,是“长时间基本训练”。请注意,是“基本训练”。

案例2:间歇跑,其中快速段的速度在4分半到5分之间,6分钟间歇2分钟。间歇跑的特点是:由于有间歇(开始还有10分钟慢跑),故全程平均速度并不高,但快速段强度较大。顺便说一下,间歇跑不应该关注全程平均速度,否则会出现恢复段不由自主地不让自己放松的心理。

该训练的持续时间中等(接近1小时),卡路里消耗中等,恢复时间1天。但就训练强度来说,已经是最大训练+。主要是快速段引发的。

案例3:短距离快速跑。

该训练时间短,消耗少,恢复时间快(9小时),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速度和最大训练。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强度和持续时间,是完全不相干的概念。

单纯持续时间长,并不表示强度大。换言之,有的人意识到每天的训练要有变化,如果以今天6分配速1小时,明天休息,后天6分配速2小时……这样的变化,其实还是没有强度上的变化。

心率区间有很多种分法,我曾经归纳过主要有四种分法,好像这篇文章被不少地方转载过。我把它链接在这里:

点击链接可看:四种常用心率区间设置,殊途同归

心率区间设置相对容易,我认为最简单的是“无氧阈值法”——通行的叫法叫“乳酸阈值法”。但是乳酸其实有下阈值和上阈值,我们说的是上阈值,就是无氧阈值,所以我一直叫无氧阈值法。

从我自己长期的应用来看,是符合身体感受的。

更主要的,它非常容易获得。昨天跑了一场间歇(就是上述案例2),录得新的乳酸阈值数据。

、步速区间的设置

通过上面的三个案例,我们了解了,不是把时间拉长就叫“强度增加”,所以,设置步速区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步速设置,我经常会两种方法参照着看,而且发现两者几乎一致。

1、佳明佳速度系统内置于的步速区间划分法。

在训练设置>设置配速区间里,打开配速区间计算器(预设值是关闭的,需要点击把它打开)。

点击里程单位,选择KM。在系统里输入一个个人觉得已经比较尽力了的跑步成绩。

不用担心输入5公里,10公里的成绩对于预测会有什么不同,它好像会自己换算的。

将自己视作标杆的成绩输入后,对应的训练Training栏目的,就是常说的5个区的训练合理速度。

老威用的去年的一场5公里的成绩,自己觉得当时不算力竭。但是眼下天寒地冻(还没有到春寒料峭),所以,不想做测试。就用这场不算力竭的旧成绩当标杆。等到状态好的时候,做一场半马的测试,再用新成绩来更新一下吧。

用眼下的旧数据,得出来的5个速度分区是这样的,好像挺符合实际。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常说的E强度(放松,热身,恢复,减肥),就是6分半到6分。而训练长时间持续的所谓马拉松区,就是6分到5分15秒的区间。而5分左右,甚至到4字头的较长时间持续,就进入了乳酸跑区间的强度,有可能推高无氧阈值。

是不是很简单?

2、RQ平台的分区法

RQ是通过跑力值来计算各区配速的,它的方法简单易用,只要有符合要求的跑步数据记录,都可以算出跑力,而随着跑力的变化,系统随时在给出当前跑力下的配速区间。

如:

RQ平台是一家优秀的跑步分析平台,我常年用它的免费服务,因而非常乐意给它喊声好,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嘛!网络时代,从公众资源(或者他人之处)得了益处了,或者学到什么了,如果连给人喊声好、点个赞都吝啬,那么人的福报就会渐渐消亡,终止于无福。

RQ好像比较推崇丹尼尔斯博士的理论,我一直觉得丹尼尔斯博士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无论是心率区间的划分,还是速度区间的划分,这个体系,好像总是比其他的分区法少最低的那个区。

心率分区法上,这个区别比较容易看到,譬如,一般以储备心率的50%为起点,每10%为递进,丹尼尔斯博士法以59%为起点。50%和59%,正好就是差一个区。

而速度分区时,上面来自佳速度的分法,以628为起点,1区628-553,  2区553-514。

RQ的分法,没有上述1区的范围,以556为起点(与前述佳速度2区的553基本一致),2区为516-452,其起点与前述佳速度3区的514基本一致。

结论就是,RQ平台的速度分区,正好比佳速度的分区高一个区。RQ的1区,相当于佳速度的2区。

当手动设置时,采用哪种方式,看各人喜好。有着较高运动成绩追求的,用丹尼尔斯博士的方法,我一般用佳速度里那种低一个区的分法。

因为,如果我们把速度2区称为马拉松区,佳速度的553-514我可能能持续数小时的时间,而RQ里要求的2区516-452,对我来说,持续几小时显然有困难。

三、步速区间设置的意义

我一直在鼓吹这样的观点:不要总是一味地奔跑而没有休息,不要总是一味地跑快速而没有慢速,不要千篇一律地跑同样的内容而自诩“勤奋”。

这些鼓吹,说到底,就是训练要有效率,不是把自己往死里搞。单纯地No pain, no gain的认知,真的是落后了。诚然,专业队的训练口号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们的训练可是有很科学的训练计划的——在合适的道路上多流汗,才能达成“战时少流血”的目的。把自己一味地往死里搞,就号称在学习专业团队的“平时多流汗”,那是自己高看自己了,因为压根不是一回事。

我写这个内容,也是一次自我修炼,因为,我发现,在我的内心,“加码”的念头,其实并没有完全覆灭,尽管比以往,已经好了很多了。

没关系,人都是在一步步地通过意识到、并且逐渐修正“昨日之非”中成长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威这个老同志,还跟青少年一样,不断地在学习和进步当中。

春天开始新一轮年度计划了。刚刚实行了一周,每次如果在各区强度之间分配符合计划要求了,系统就给发个三星表彰一下。

而在V800上,上述三星奖励,还可以在手表上显示出来:

V800很有趣,除了上述对前一周计划执行的评价可以显示在手表上以外(M430不可以,后续型号也不可以),还可以在训练后即时显示训练效益(M430也可以,后续的型号都只能显示在Flow里了,不喜欢),甚至连恢复状态都可以直接在同步后显示在手表上。不仅显示运动结束后处在恢复状态的什么区间,甚至还能显示到什么时间,达到恢复的临界点。

如下图,周日午后跑完一场间歇跑(就是上面举例的案例2),显示当下是疲惫,且在次日(周一)凌晨,恢复到平衡点。很有趣。

这种尽可能在手表上显示的理念,是我最喜欢的。

不过要说在手表上定制显示数据的话题,我觉得这方面还是佳明做得更好一些,它简直可以将一切活动都通过手表设置来呈现。

四、遵循步速还是遵循心率?

这是个实际问题。

我个人认为,对于基础较差的人来说,开始一定要多按照心率,因为这个时候有氧基础太差(心肺能力太差),说什么都是白搭。那种一起步就盯着马拉松去的人,跟不打地基,直接造了座高楼的做法,没有多大区别。我们不怀疑有的人没有经过训练,上来就把马拉松给跑了,那说明天赋异禀,不说明打基础不重要,这样的人万里挑一,只能当个案看。

而一旦有了比较稳固的有氧基础,需要用不同的强度来提升自己的时候,可能有意识地用步速区来训练,是一个好的选择。

事实上,各种计划和课表,可能多数是根据心率区间做出的,如果在训练中,以遵循心率计划为基础,同时注意观察速度区,也不失为一个科学的态度。

而有的系统,在自主设置课表的时候,本来就可以选择“依据心率”、“依据步速”、“依据功率”这样的选项,那就更方便自己设置训练计划了。

有心得欢迎讨论,那种讨论有营养。关于如何做具体设置的问题,甚至如何使用器材的问题,请大家不要提问,不做科普。有些基础性问题,请尽量多动脑筋多搜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