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 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 建设全面起势 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 一起来看 ![]()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时间,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全面起势。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对“三类人群”1020户2210人实施精准帮扶。严守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粮食播种面积、总产较上年分别增加2.27万亩、1.74万吨。 整合设立45.4亿元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40个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86亿元,建设经典应用场景30个、智慧小镇10个,高青县获批国家级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主导创建县,“数字+农业农村”荣膺中国改革特别案例奖。 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数字化+农户”新模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88.9%。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3个,圆满完成2933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成功举办2021乡村振兴大会。 未来一年 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抓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落地,加力推进凯盛浩丰智慧农业、新希望六和智慧养殖等重点项目,建设50个智慧村居,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数字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赋能农业产业全链条,培育高青黑牛、沂源苹果、博山猕猴桃等6条数字化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总部经济,支持龙头企业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构筑淄博数字农业新优势。 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开展重要农产品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5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培育壮大粮食、蔬菜、畜牧、林果、农文旅5个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示范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以上,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特色板块。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建设规范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500个以上。 夯实乡村改革发展基础。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创建,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全面完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任务,新建“四好农村路”260公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有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