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菊斋 2022-02-21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元结《欸乃曲》其二

元结生在开元八年,正是大唐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候。

他出身后魏皇室一脉,即使传到他这代时家族已不复早年的煊赫,但也足以让年少的元结鲜衣怒马,尽情享受这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

《新唐书》本传说他“少不羁”,张扬自信一如他所处的时代。

直到十七岁,这不羁的少年忽然对读书发生了兴趣。

大概是因为他的堂兄,以文章德行闻名于世的元德秀。

和烈火般的堂弟不同,元德秀是个温厚沉静的人。他事母至孝,友爱兄弟,亲手抚养早逝的兄长留下的孤儿;为官数年,家无余财,俸禄都救济了衣食无着的穷人,自己过着极为朴素的生活。宰相房琯曾经感叹,每次见到元德秀,“使人名利之心都尽”。总而言之,他是传统儒家道德的样板,和放荡不羁的堂弟截然不同。

他身上最吸引元结的地方,也许不是他的文章和名气,而是贯穿他一生的强烈责任感,对国家、对亲人、对需要帮助的百姓,他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元结和他拥有相同的血脉,在青春放纵的热情逐渐平息之后,同样的责任感在他个性里逐渐浮现出来,与元德秀的品行互相呼应。

跟着堂哥读了几年书后,元结听到了朝廷求贤的消息。

他兴高采烈地去应试了,觉得自己的才学终于有了被赏识的机会。

他没想到,他走进的是一个骗局。

在歌舞升平之下,繁盛的大唐已经开始孕育危机。唐玄宗宠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嫉贤妒能,在举行考试时从中作梗,使得最后没有一人及第,然后还要向已经越来越昏昧的玄宗道贺,理由是“野无遗贤”。

元结愤怒地离开了长安。这是他第一次直面社会的黑暗,当年那个飞扬肆意的少年终于开始成熟,开始凝视太平盛世之下掩藏着的不公。

天宝十二载,不甘心失败的元结再应进士试。主考官读了他的文章,大惊道:“仅仅进士及第是辱没了你,朝廷将来都要仰仗你呢!”

三十五岁的元结终于金榜题名了,然而等着他的是更大的危机。

两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刚刚过去的盛世有多么梦幻,打破它的战乱就有多么惨烈。尚未授官的元结为避兵祸,带领全家迁往江西。在避乱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和底层人民如此接近。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元结《与瀼溪邻里》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元结《农臣怨》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元结《系乐府十二首 贫妇词》

跟过去不久的开元盛世相比,人民的创伤是如此触目惊心。元结开始明白,他的前途和大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个时代需要他这样的人去力挽狂澜,重新把和平带给摇摇欲坠的国家。

他堂兄的朋友苏源明正在朝中为官,把他推荐给了唐肃宗。元结担心上朝觐见时不能畅所欲言,于是作《时议》三篇以献。肃宗览之大喜,任命他为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年过四十的元结,终于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

他在唐州、邓州等地招募义兵,守卫泌阳,破敌五千余人。肃宗听从他的建议,调遣宛、叶等地的军队集结在泌阳守险,保全十五座城池。他惊人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在乱世中显现出来,像午夜的灯塔一样熠熠生辉。乾元三年,他被任命为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从一介布衣到六品官员,只用了短短十个月。

现在的元结可谓前途无量,他在同僚与百姓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信,

朝廷也对他十分倚重。但就在安史之乱即将平定的宝应元年,他上表辞官,退居武昌。

南宋  佚名  竹涧焚香图局部

元结做官从来不是为了名利,而仅仅是出于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既然责任已经尽到,他就打算离开了。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元结《漫歌八曲 西阳城》

元结觉得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但朝廷一直记得这个忠诚能干的官员。在隐居一年之后,他接到了道州刺史的任命。

当时的道州已因战乱残破不堪,人口急剧减少,而朝廷还催着纳税,短短五十天内,新上任的元结就接到了二百多封催纳赋税的公文。

元结冒着抗旨的风险,上了《奏免科率状》,请求减免赋税。得到批准后,他又为流离失所的百姓建造住房,免除徭役,流亡到其他地方的居民纷纷归来,道州逐渐恢复了元气。

这段时间,他写下了自己最著名的两首诗: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元结《舂陵行》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元结《贼退示官吏》

他的朋友杜甫看到了这两首诗,感叹道:“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令诗圣如此激赏的,不止是元结的文采,还有他们同样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内核。

因为政绩卓著,大历三年,元结又被调往容州,为容管经略使兼容州刺史。容州的局势比道州更为复杂,当地的少数民族武装不服从朝廷诏令,此前几任刺史甚至无法进入州界。

《新唐书》用八个字总结了元结在容州的政绩:“身谕蛮豪,绥定八州”。

他的母亲去世了,照例应当去职丁忧,当地百姓听说之后,簇拥在官衙前请他留任。朝廷不能不让他回家为母亲办理丧事,在卸任前进封他为左金吾卫将军。百姓见挽留不住,便在当地为他刻石立碑,纪念他的功绩。

这一年元结已经五十岁了。他已经竭尽全力,为了大唐,为了百姓,为了他年少时那个梦幻般的盛世。现在他老了,只想守着母亲的坟茔安度晚年。

丁忧三年后,朝廷再次召他入京。

元结不知道这次有什么任命等着他,也许又要面对偏远的小州、穷困的百姓、动荡的局面。这个王朝在鼎盛时对他的热情报以冷漠和欺骗,在遇到危机时却一次一次把最艰苦的担子扔到他肩上。

他没有抱怨,收拾行李去了长安,在旅舍等待朝廷的召见时,一场急病夺去了他的生命。

盛唐诗坛群星闪耀,与李杜等人比起来,元结的名字很不起眼。

但后人提到他的时候会说,这是一个尽了自己全部责任的人。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

——元结《欸乃曲》其三

作者:殊春

本文为菊斋原创首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