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死后,为啥要等七七四十九天?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新用户40828904 2022-02-21

中国是传统文化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国土广大,礼法制度日臻完善,因此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最为明显的则是——丧葬文化。

总的来说,丧葬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中国的丧葬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比如:崖葬、海葬、土葬、天葬等地呢过,其中土葬是传统中原王朝,最为常见的一个丧葬方式。

为什么“土葬”很流行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例如:半坡文明,到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采用的都是土葬,而汉族土葬也有几千年的历史。

《周礼》规定“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所以古人讲究“入土为安”。

虽然说土葬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火葬在当下也十分流行,不过在农民心里却难以接受,因为他们为子女劳碌一辈子,最后死了不能安生,还要被火化。

因此他们的内心十分抗拒,所以在一些老人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自己死后一定要土葬,如果违背自己的话,那就是不孝子孙。

另外,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也有差别。

但有一点大家可能想不明白,把去世的人埋葬后,为什么还要等上七七四十九天?它有什么说法吗?

“七七丧俗”

所谓的七七四九天,指的就是“七七丧俗,”意思是在死者下葬之后,每隔七天为一个忌日,后人要祭奠一次,一直延续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七七丧俗”简单来说就是“烧七”,也就是大家经常听说得“头七、三七、五七”的总称,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习俗。

因为老祖宗认为,人死后需要过七关,才能进入轮回,最终转世投胎。而这每一关便是七天。

  • 第一个七天是离别七,也就是“头七”。传说中,亲人死后的前7天,灵魂不会消散,他们还可以听到亲人的说话声。在这7天里,亲人都要为死者准备丧葬用品。

  • 第二个七是恶鬼关,也就是“二七”,传说,鬼差会在这7天之内带走死者的灵魂离开阳间,这段时间亲人为其烧纸钱,就是方便他们在灵魂路上使用,让鬼差不要为难他们。

  • 第三个七天叫鸡鸣关,也就是“三七”,三七又叫“回魂夜”这段时间,鬼差会帮去世的亲人办理各种手续。当手续办理成功后,他们会放去世的亲人回家做最后的告别,并约定好在“鸡叫”之前回到鬼差身边,如果约定时间没回去,就会成为孤魂野鬼,再难轮回转世。

  • 第四个七天叫饿狗关,也就是“四七”,在这一关中会有很多“野狗”出现,如果不能及时驱赶这些恶狗,死者的行程就会受到影响。一旦超过7天,死者就无法轮回转世。在这7天内,亲人会准备好饭菜,引诱饿狗离开道路,方便死者正常走过这道关卡。

  • 第五个七天叫鬼门关,也就是“五七”这一关是阳间与阴间真正的关口,这个日子是人死后的第35天,这一天亲友都会来吊祭,还要焚烧一些房子、花轿等纸做用品,7天过去后,亲人就会与死者彻底阴阳两隔。

第六个七天叫望乡关,也就是“六七”,过了鬼门关之后,鬼差会带着死者的灵魂,让他们去望乡台上看看在世的亲人,这一天在世的亲人一定要烧纸钱,否则死者难以看见他们,所以鬼门关的七天里必须烧纸。

第七个七天叫轮回关,也就是“七七”。在这天,死者即将轮回,他们会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以将前世的记忆完全抹除,真正地进入轮回。

到了“七七”这一天,亲人要着手准备去世亲人入土为安的安排,但事实上只有古代的王亲贵族才会这样做,穷苦百姓根本没有时间祭祀去世的亲人,普通老百姓最多能烧到“三七”。

不过到了现代,人们会一直只烧“头七、三七、五七”,虽然很多人不相信,但作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我们应该遵守并发扬光大,毕竟去世的人都是我们的至亲。

你知道“七七丧俗”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