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征权力、地位的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凤凰山居士 2022-02-21

西西历史

发布时间: 2018-11-28 22:41

完璧归赵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它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一方绝世好玉,名曰和氏璧。当时的秦昭襄王得知后,曾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之,可见和氏璧的珍贵。但最终也没能得偿所愿。直到秦始皇时期,秦灭赵,这块玉才被秦国所得。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后,下令用此玉建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以篆体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从此玉玺成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此后历代帝王无不把传国玉玺,当作权利的重要象征,一统天下之象征。

秦始皇用和氏璧,这块绝世好玉制成玉玺,本来是寓意希望这个皇权的象征,能够世世代代在秦国、在他嬴姓子孙中传承下去,可人算不如天算,秦朝仅经二世便迅速灭亡。从此这枚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历程,并最终湮没无闻,成为历史谜团。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欣喜若狂,细心呵护着玉玺。西汉王朝建立后,将它作为了新王朝的传国玉玺,并将其珍藏在长乐宫。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王莽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其篡权所得天下的合法性。便派安阳侯王舜,到他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府上,威逼利诱王政君交出玉玺。可老太后王政君毕竟是汉朝的太后,大骂王莽不仁不义,辜负了刘家对他的恩惠和信任。可事已至此,老人家也没办法,于是一怒之下,便将玉玺摔在地上,很不幸玉玺被摔掉了一个角。玉玺虽然掉了一个角,可王莽得到它,还是很高兴便命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王莽垮台后,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身上被发现,可见王莽对玉玺的重视。之后玉玺就到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手里。刘玄后来又被赤眉军打败,赤眉军又被刘秀领导的部队击败。玉玺也在几经周折后,最终来到了光武帝刘秀手里,从此玉玺就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传承。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分别为孙坚、袁术所得,但最终几经辗转还是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给自己,建立了曹魏。传国玉玺自然也就到了曹丕手里,曹丕为了证明所得天下,非篡汉所得,竟然画蛇添足,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没文化真可怕。随后,司马炎建立晋朝一统天下,玉玺自然也就归了晋朝。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陷入了五胡乱华时代。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传国玉玺开始了最为剧烈的颠沛流离。这个阶段称王称霸的人很多,谁都想得到玉玺以示自己为正统。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传国玉玺也被收入隋宫。隋唐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传国玉玺被当做国家至宝,牢牢的掌握在皇室手中。唐末朱温篡位后,历史进入了纷扰的五代十国时期,玉玺再次遭遇乱世,厄运迭起。朱温建立后梁掌握玉玺没几年,就被后唐给取代了。公元937年1月11号,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自己利益,投靠契丹,引契丹军攻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从此玉玺下落不明。赵匡胤统一全国,建立宋朝后,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希望能发现传国玉玺,但最终一无所获。

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病死,遗嘱由皇太孙帖木儿回朝继位。帖木儿在回家的路上,右丞相张九思献上传国玉玺。可此传国玉玺从没有当众示人,不知真假。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也想得到玉玺,曾派遣徐达深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蒙古的元朝残余力量,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传国玉玺,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影视剧照

总的来说明清两代,虽然不时出现发现传国玉玺的传闻,但最后都被鉴定为仿造的赝品。1924年11月,冯玉祥等人驱逐末代皇帝溥仪出紫禁城时。曾在宫中寻找传国玉玺,的确没有找到。这个象征着权力的玉玺,究竟消失于何时、何地无人知道。或许,它正静静地埋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等待有心人去考证去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