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翰林林州人张家骏为什么为涉县原曲秦氏祠堂题联?

 爱旅游的寒江 2022-02-20
又说涉县原曲秦氏祠堂石刻联
一菴先生说,己故河北“书坛泰斗”任学曾老前辈讲过,张家骏,林州人,与涉县更乐探花、原曲驸马还有安阳马吉章,都有姻亲关系,毕竟从来都讲究门当户对,大户人家与大户人家合亲,是常见且顺理成章的事。
有人说,马吉章好篆书,是袁世凯的秘书,张家骏楷书更出名,其为涉县秦氏祠堂书写的石刻联,根底儿是魏碑。有落款书者姓字名号和时间,这是少见的。一般说,为人家写中堂,被供在堂屋正中,书写者愿意留名。若在门旁,一般是不留名字。在涉县原曲这一回,不光留了名号,还留了时间。有人说,秦家是大户,是驸马,是皇亲国戚,张家骏有巴结秦家的意思,甘愿为人家老秦家看守门户。对这种说法,山雨扎实不敢苟同,这种说法只能代表说者本人和社会普罗大众的心思和仰仗心理。山雨认为,作为传统文人士子,张家骏,也是翰林出身,其节操和骨气自在,若真是姻亲关系,会相互尊重,谈不上谁巴结谁。

看看林州张家骏的三间大名楼,再看看涉县原曲驸马第的门楼,在清末民国时期,你大概也能估计到,谁的门楼更高一点儿。毕竟,秦驸马是明代的,且其直系后人去了安阳,且改姓为周。故居、牌坊是在,名气、家风肯定也在。也就是曾经的皇亲国戚,名门望族。据查,到清代,涉县原曲秦家至少还有秦国奚、秦盤箴、秦致祥三位进士出身和秦嘉善举人出身。张家骏名震京津,也算朝庭和北洋政府官员的,与涉县秦家(还有涉县更乐赵家、安阳马家)交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我们后人,没有必要以普通俗人心理去揣度古人的所有行止。

山雨认为,关于张家骏甘愿为秦驸马家族祠堂“看守门户”这一公案,更应放在“改朝换代”,封建家族开始没落等宏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梳理和考量,去试着作结论。

联系一下王国维沉湖自尽一事。
1927年6月2日上午,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当时湖水很浅,里面污泥很厚,王国维投湖后被污泥堵塞口鼻窒息而死。尸体被打捞上来,大家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简短的遗书。
遗书内容如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五月初二日父字。关于这一遗书的意思和王国维真正的死之由头,近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山雨更认同如下说法,王国维,系封建文人,其自尽的真正原因,跟当时的局势有关。1927年6月1日晚,王国维在《世界晚报》刊出的《戏拟党军到北京后被捕的人物》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让他大受刺激,视为一种耻辱,所以投湖自杀了。
当时的陈寅恪也认为,王国维自杀,是因为思想不自由,“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大家注意王国维留下了遗书,尤其开头16个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
山雨认为,王国维是士大夫,经清亡,其人生的价值难得完全继续实现,即所谓“生不逢时”,即“生不如死”。张家骏呢?其人生也是,曾经的朝庭命官、宫庭书法家。清亡“事变”后,虽曾也在新政府中工作,但华竟,就其出身(翰林)而言,不是民国的人,于是乎,更加倾情书艺,隐于津门,可以说是“苟且偷生”。对汉人正统王朝特别是宋明,他一定是怀恋的,这是传统士子文人的“道统”情结,也是个死结。山雨认为,张家骏之所以甘愿为明代秦附马族祠看门守户,实际是在守望一种正统的敬天法祖,秉承道统的士大夫思想,而不是什么俗念。如他所书题:体先志,守先规,做好人,行好事,要敬宗尊祖,做孝子贤孙。这实质上,在特殊时期是一种特殊的怀旧心理,是对亡明亡清的祭祀和追悼,是宏大述事,可不是什么谁巴结谁的小心思小情调儿!!!
山雨  壬寅上元佳日  于古沙安乐窝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