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13县被迫改名,皆因置县不如人先,三水缘何破例?

 炫叶楓雪 2022-02-22

文:地图狂人

古之地名,大多纳以山水,辅以方位,寄于愿望,传于千年。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承载着鲜活的家国记忆。地名宜古不宜今,若非重大历史发展变迁和行政区划调整,不会轻易更改。

在近代,广东有13个县被迫改名

1.云浮,原称东安

2.紫金,原称永安

3.宝安,原称新安

4.郁南,原称西宁

5.新丰,原称长宁

6.台山,原称新宁

7.潮安,原称海阳

8.蕉岭,原称镇平

9.五华,原称长乐

10.廉江,原称石城

11.琼东,原称会同

12.昌江,原称昌化

13.万宁,原称万县

这13个县改名都是发生在民国三年(1914年)近代最大规模县名消重规整

重名县如何产生?

古时落后的交通和通信,加之各地相似的取名方法,导致众多重名县出现。清朝实行州府制,民国初年“废府存县”运动更是加剧了重名县产生。

清朝州府制下广东地图

至1913年,全国重名县多达221个,其中2县重名148个,3县重名36个,4县重名16个,5县重名15个,6县重名1个。

1914年,时任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上书《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废存理由清单》,旨在消除全国所有重名县,避免众多重名县造成行政管理上的麻烦,此举得到袁世凯的批准并实施。

重名废存和更名原则

重名废存遵循“凡重名者,存其先置,新名从旧,仍还故称”。意思是重名县,谁先置谁保留,后置者可采用历史上更古老的县名。如云浮因唐朝叫云浮郡。

其次,以县内著名山水命名,如郁南县因位于古郁江之南,五华县因西汉南越王赵佗筑长乐台于五华山下。

再者,以所处行政方位命名,如琼东县因位于琼州府东部。

长乐县城隍庙,今五华县华城城隍庙,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广东地处岭南地区,远离中原王朝核心地带,受汉文化影响较晚,置县年代大多不如北方县份早。因此在县名消重规整中吃亏不少,和云南一道,成为县名被迫更改最多的省份。20个重名县中,广东仅有7个县名得以保留,分别是龙门县广宁县海丰县平远县新兴县兴宁县三水县

广东三水缘何破例?

广东三水置县于明嘉靖五年,即1526年。与之同名的陕西三水置县于明成化十三年,即1477年。遵照废存原则,本该改名的广东三水,为何能成功挤掉前辈沿用至今?

民初地图三水,黄色区域为三水县城

广东三水地处西江,北江和绥江三江交汇处,故称三水,航运便利,商业繁荣,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辟为商埠,县名涉及对外条约和商贸,改其县名牵涉甚广,故此广东三水以其商业贸易和对外特殊性得以保留。

1914年的县名消重规整,全国共127个县改名。自此中国数千个县,无一重名,一直沿用至今,极大方便了今天的行政管理,影响深远。虽然部分县改名后反被人诟,仍不失为一项成功的举措。

原作者地图狂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