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折柳送别:从冬奥闭幕式走向高考试题

 中学生读写 2022-02-22

2月20日晚,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在“送别”环节,导演张艺谋又祭出大招,一首“送别歌”,一捧柳枝,一组舞蹈,令观众惊叹。

自从《诗经》唱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后,“柳”便与离别之情联系在一起。

“柳”成为送别诗的主角,原因有三:

  • 一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可表达挽留之意。

  • 二是柳枝形态飘摇,可用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 三是柳树容易成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赠别人柳枝,也寄托着祝福。

有了这三个原因,柳树便成为古人寄托相思之树,折柳也成了送别的重要仪式,伴随着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饯别宴会,一棵棵柳树贡献出一条条柳枝,让分别的朋友们表达情谊。

“折柳”成为送别时习俗之后,又演变成一支笛曲,听着忧伤的曲子,折下一根柳枝,送给将要远行的朋友,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柳枝”从告别的古道边、从饯行的长亭外走入高考试卷,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这是1986年的高考题,个人感觉命题水平远远超过近几年。

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

A.杨花漫漫搅天飞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柳青青着地垂   D.柳条折尽花飞尽

解答此题需要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先从内容上判断,绝句内容一般先写景再抒情,AC写景;从音韵上看,偶句末字押韵(平声),第一句可押可不押,D末字不押韵,为仄声,可知是第三句;D句先说柳后说花,可知写景顺序是C、A。排列为:CADB

2002年高考,则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考查“折柳曲”。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这里“折柳”不是送别时折柳枝的仪式,而是“折杨柳”这支名曲。笛曲“折杨柳”有惜别怀远之意,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发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除了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指的是曲子外,杜甫的《吹笛》诗句“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都是指“折杨柳”这支名曲。

看来,我们也有必要听听这支名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