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湾村立家训扬家风

 流星雨刘鑫 2022-02-22

章湾村家训扬家风

由于女埠街道竹塘村建设文化礼堂的原因,听说武义那边建设文化礼堂特别有起色,于是我通过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的朋友詹宣武的关系,由竹塘村书记、主任一同来到了武义县三港乡章湾村。  

詹宣武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章湾村文化礼堂建设情况,带我们参观了章湾村的文化礼堂及农家乐建设。

我们在章湾村看到,这里有口神奇的古井,历经300余年依然能正常使用,炎炎夏日给村民送去阴凉。

据村谱记载,章湾村范姓村民是北宋范仲淹的直系后裔。村里的古井,村民称之为大水井。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口井比一般村子里的水井要大,功能要多。

大水井由3口井字形排列组成,各有510平方米左右的水面,可供多人同时取水和洗涤之用。井壁用鹅卵石砌上,在井沿用青石板铺平。

大水井依地势挖筑,3口井各有用途。地势最高的一口井用来饮用,依次第二口井用来洗蔬菜、淘米等,第三口井用于洗涤衣物,之后余水通过一小渠引出流向农田,用于灌溉农作物。

根据村谱等史料考证,范氏后裔迁居于章湾村已有300余年历史,而此前已有章氏居住饮用,也就是说,这口井至少有300年历史。

自古大水井是男人们挑水常来光顾,女人们用于洗涤蔬菜衣物时长时间停留的地方,自然成了女人们拉家常的好去处。她们边洗涤边唠,东家长西家短的没完没了。男男女女们偶而也会打情逗趣。那时的农村没有娱乐场所,大水井成了人与人相互沟通交流之地和小孩子戏水的地方。

    我们走遍了章湾村,从外观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村庄。然而进入村子,就会发现这个村与其他村大不相同。村里每户村民家的外墙上,都会挂着一块小木牌。小木牌上不是写着门牌号,也不是写着宣传标语,而是写着属于每户人家自己的专属家训。
章湾村范姓村民中290人是范仲淹的直系后裔,村里保存的《范氏家谱》中有文正公家训百字铭。百字铭传承百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一个好的家训如同春风,随着时间的流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对照家训,反省自身,引导群众深入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家训家规,用立、挂、晒等多种形式,营造出知家风、学家风、扬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优良家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和谐家风传承后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