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血栓病的中成药.pdf

 刘雁辉 2022-02-22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治疗血栓病的中成药。

    脑血栓、脑栓塞俗称中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嘴眼歪斜、口语不利,严重者出现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治疗不当多会留下后遗症,致残率较高,是医学上一大顽症。现有治疗脑血栓的药,如脉络宁、维脑路通等,大都是西药制剂,疗效慢,且西药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采用纯中草药治疗血栓病的中成药制剂目前尚不多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醒脑开窍、溶解血栓、增加脑血流量、加速侧支血运循环的治疗血栓病症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血栓病的中成药,是由(按重量份)水蛭400-600份,牛黄56-84份,血竭56-84份,地龙240-360份,冰片16-24份,皂荚24-36份,麝香1.6-2.4份按照中药常规制备工艺制成的药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中成药各组分优选配比方案是:(按重量份)水蛭450-550份,牛黄63-77份,血竭63-77份,地龙270-330份,冰片18-22份,皂荚27-33份,麝香1.8-2.2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中成药各组分最佳配比方案是:(按重量份)水蛭500份,牛黄70份,血竭70份,地龙300份,冰片20份,皂荚30份,麝香2份。

    所用各味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

    水蛭,性苦、成、平,归肝经,可破血逐瘀,新鲜水蛭的唾液腺中含有水蛭素,是一种抗凝血物质,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元地作用,阻碍血液凝固,研究表明20mg水蛭素可阻止100g人血的凝固;水蛭内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可用于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出血,对防治血栓有重要作用。

    牛黄,性苦、凉,归心、肝经,其气芳香,有息风定惊、清心开窍豁痰之功效,《本草求真》中记载“……用此解心经热邪,通窍利痰定惊,及……中风不语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黄含胆酸、脱氧胆酸等,还含有多种氨基酸,有镇静、镇痉、扩张血管及抗肾上腺素作用,可使血压下降。

    血竭、性甘、咸、平、归肝、心包经,内服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新修本草》中载“治心腹卒痛、金疮出血、破积血,止痛生肌”,血竭含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以及黄烷醇、树脂酸等,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地龙,又称广地龙、蚯蚓,性咸、寒,归肝、肺、膀胱经,有息风清热、止痉通络之功效;其内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及含氮物质、黄嘌呤、腺嘌呤、鸟嘌呤、胆碱等,用其酊剂、热浸剂、醇提液等做动物实验(如小白鼠、家兔),表现出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功效,且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蚯蚓素还具有溶血、溶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热病惊搐、关节痹痛、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症。

    冰片,分为龙脑冰片、机制冰片、艾片三种,本药以龙脑冰片为佳。其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能散上焦郁火而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中气、中恶卒然昏倒之症;龙脑冰片含左旋龙脑,又含石竹烯、β-榄香烯等倍半萜,以及齐墩果酸、麦珠子酸、龙脑香醇、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能很好的透过血脑屏障,且在脑中蓄积时间长,量也相当高,对治疗血栓病起重要作用。

    麝香,性辛、温,归心、脾经,与冰片同属开窍醒神药,它含有麝香酮,小剂量麝香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可显著的减轻脑水肿,增强中枢神经对脑缺氧的耐受性,改善脑循环。

    皂荚,性辛、咸、温,归肺、大肠经,可祛痰通窍、开闭醒神,对中风痰厥(中医称痰湿内阻)、脑缺性癫痫者,治疗效果尤其显著,与麝香等同用,可苏醒神志,以资急救。

    中医学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本发明所用组份中,水蜂、血竭有活血散瘀之功效,能够疏通血脉、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牛黄、地龙有息风清热之效,对痉厥抽搐、惊风癫狂者有明显的镇静、降血压作用;冰片、麝香、皂荚为通关开窍药,其辛香辟秽,人心辟邪,皂荚更能祛痰除垢、宣壅导滞,使昏迷者恢复神志;各组分搭配合理,对因中风、颅脑手术后遗症、脑外伤等引起的偏瘫、失语、神志不清、老年性痴呆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血栓病的一种非常好的溶栓醒脑中药制剂。

    临床观察研究: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临床应用几年来,治疗脑血栓、脑栓塞、颅脑手术后遗症、脑萎缩等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226例患者治疗数据提供如下:

    226例患者,其中脑血栓135例,脑栓塞88例,男性125例,女性101例,年龄32-80岁,病情1个月-3年。

    临床表现:2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症状,86例语言不利,96例患有高血压,45例患有糖尿病。

    诊断依据: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参照全国医学会1988年修订的《中医中风急症诊疗规范》,所有患者均作头颅CT或MRI确诊。

    以上所有患者按病情等分为两组:

    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对症常规治疗,采用甘露醇、倍他啶氯化钠、脉络宁、维脑路通、灯笺花素等静滴;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本发明中成药胶囊,每日3次,每次6粒,饭后服用。

    疗效标准:参照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康复标准,观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依此提出:

    1、基本功能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

    2、显著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

    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

    5、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予以观察对比。

    治疗组患者加服本发明中成药胶囊后,患者肢体麻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肢体和语言功能恢复更加明显,疗效对比见下表:

        例数  基本功能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  总有效率对照组  113   31            32        33    15      2     84%治疗组  113   46            53        10    4       0     96%

    从上表可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基本功能痊愈:治疗组40%,对照组27%;显著进步:治疗组46%,对照组28%;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4%。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画以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例1,取水蛭400g,放入微波炉中用80℃低温烘烤4分钟,因高温会破坏内含的重要有效成份——水蛭素,低温既能消毒杀菌、烘干,又能保护其药性,烘干后进行粉碎,过80目筛取其精粉;取地龙240g,用微波炉中温100℃烘烤2分钟,粉碎,过100目筛筛去过多的纤维;取皂荚24g,高温烘烤4分钟,使药焙焦、存性,再与冰片16g、血竭56g一起混合研末,过80目筛;取麝香1.6g(可直接采用中药厂生产的成品药末),人工牛黄56g (本药采用人工牛黄,价格便宜,且出厂即为极细粉末,不需处理);将上述各种药粉混合搅拌均匀,按每粒0.4g装入胶囊即可。

    例2,取水蛭600g,放入微波炉中低温烘烤5分钟,烘干后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取其精粉;取地龙360g,中温烘烤3分钟,粉碎,过100目筛取精粉;皂荚36g,高温烘烤5分钟焙焦,与冰片24g、血竭84g混合研末,过80目筛;取人工牛黄84g,麝香2.4g;将上述诸药粉混合搅拌均匀,按每粒0.4g装入胶囊即可。

    例3,取水蛭450g,低温烘烤4分钟,粉碎,过100目筛取其精粉;地龙270g,中温烘烤3分钟,粉碎,过100目筛;皂荚27g,高温烘烤焙焦,与冰片18g、血竭63g混合研末,过80目筛;取麝香1.8g,人工牛黄63g,将上述药粉混合搅拌均匀,按每粒0.4g装入胶囊即可。

    例4,取水蛭550g,放入微波炉中低温烘烤5分钟,粉碎过筛取其精粉;地龙330g,中温烘烤3分钟,粉碎过筛取精粉;皂荚33g,高温烘烤5分钟焙焦,与冰片22g、血竭77g混合一起研末,过筛;取人工牛黄77g,麝香2.2g,将各药粉混合搅拌均匀,按每粒0.4g装入胶囊即可。

    例5,取水蛭500g,微波炉低温烘烤5分钟,粉碎过筛取精粉;地龙300g,中温烘烤3分钟,粉碎过筛取精粉;皂荚30g,高温焙焦,与冰片20g、血竭70g混合研末,过筛;人工牛黄70g,麝香2g,将上述药粉混合搅拌均匀,按每粒0.4g装入胶囊即可。

    病例1:

    梁××,男,56岁,初诊日期:1998年3月15日

    右半身肢体瘫痪,失语15天

    患者15天前早展起来突然感觉头晕,头痛,右半身肢体活动不灵,口语不利。急去某医院检查,CT诊断:左侧脑大面积梗塞,住院治疗,给予脉络宁、川芎嗪、甘露醇等治疗15天,未见效果特来求治。

    来诊时查:老年,男性,神清,伸舌向右偏移,血压:20/12kpa,右侧肢体完全性瘫痪,口语不利,大小便正常。

    治疗:遵上方治疗,给予本发明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6粒,5天后上症均有好转,右侧上下肢可轻度活动,口语较流利,继续服用半月后,可下床活动,带胶囊回家口服治疗。二月后回来复查,基本痊愈,至今良好。

    病例2:

    林×,男,68岁,农民,初诊日期:1998年12月25日

    头晕,头痛,左半身活动不灵6天

    患者6天前在田劳动时自感觉头晕,头痛,周身无力。在本乡卫生院初诊为脑血栓形成,住院治疗,给予维脑路通、川芎嗪等加入倍他啶氯化钠静滴,未见效果,转来求治。

    检查:老年,男性,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伸舌舌尖向左偏移,口语较流利,左半身活动不灵,上肢手握力差,双上肢平伸轻度颤抖,走路不稳,二人扶持可轻度活动,各神经反射存在,血压:19/11kpa,CT头颅检查:右侧脑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治疗:因患者要求带药回家治疗,遂取胶囊100g×2包,嘱其每日3次,每次6粒,饭后服用。两周后回来复诊,头痛、头晕、肢麻症状消失,本人自己行走。患者继续用上方治疗一月后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胶囊,生产制作工艺简单,疗效可靠,除对脑血栓、脑栓塞、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外,实验研究表明还可治疗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等症,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有很好开发潜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