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刘大爷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把米拎回家后,他开始感到腰部剧烈疼痛,连续好几天只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不敢随意走动。 去到医院,医生安排刘大爷拍了腰椎X光片,结果显示,他的第一腰椎椎体有轻微的压缩骨折。医生指出,这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加上外力挤压导致的。 刘大爷很疑惑,自己平时没有严重的不适,怎么会骨质疏松呢?现在已经62岁了,开始补钙还有用吗? 一、骨质疏松是病吗?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据统计,我国的骨质疏松患者和高危人群总数已达2亿人。 在初期,骨质疏松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后续症状包括腰背或颈椎等部位疼痛、身高变矮、弯腰驼背,严重时会出现脆性骨折,即在没有明显外力的情况下发生骨折,常发生在脊椎、腕骨和髋关节等处。 其中,髋关节骨折的伤害最大,许多老年患者会在髋关节骨折后的一年内致残、卧床,甚至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 ![]() 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两类人群,且有“重女轻男”的特点,这是因为女性的骨骼更加纤细单薄,其在盛年期获得的骨峰值更低,尤其是绝经的影响。 骨质疏松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例如: 1、骨骼疼痛 多数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关节、腰背等部位疼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尤其是久站或久坐时,疼痛更会加剧,影响生活质量。 2、身长缩短 可导致患者身高变矮,诱发驼背,影响外在形象。 3、骨折 骨折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痛苦,还会限制活动能力,增加经济负担,更会缩短寿命。 ![]() 二、不想老了骨头松,补钙不要错过这个年纪不同年龄的骨骼情况如何?什么时候补钙最合适?
软骨占比较高,软骨中的成骨细胞会把钙“收集”起来,在软骨的基础上“铺设”成骨骼,形成坚硬的骨密质外壳,内部则是蓬松的骨松质,让骨骼变得稳固而有韧性。
骨骼开始更新,破骨细胞会把旧骨质清除,成骨细胞继续收集钙离子,合成新骨质,形成新旧骨质的更替,保持生长。
青春期到来,成骨细胞的活性增强,骨骼继续得到强化,身体开始发育长高。如果此时多吃牛奶、蔬菜、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有助于成骨细胞强化骨骼,反之则会限制成骨细胞的作用。 ![]()
因为工作加班、熬夜,加上经常吃外卖,高盐、高油饮食会让钙摄入不足,还会让钙流失。此时,成骨细胞会持续积累最后的骨量。
骨量达到巅峰,破骨细胞的活力依旧旺盛,骨松质会以每年0.5%-1%的速度流失。
随着成骨细胞的老化,加上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然下降,破骨细胞的活性会增强,骨丢失率大幅增加。
身体的骨量开始不够用,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骨质疏松率约23%,女性的骨质疏松率高达49%。 因此,如果想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建议在30岁前注意补钙,以积累骨量,而在30岁后要注意减少骨流失。 ![]() 三、一个公式,计算你有没有患骨质疏松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骨质疏松? 日本萩野浩教授给出一套计算公式:(体重kg - 年龄)×0.2。 计算结果<-4,表示骨质疏松风险高;结果在-4~1之间,表示中度骨质疏松风险;结果>-1,表示骨质疏松的风险较小。 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年龄75岁的人,骨质疏松风险程度为(50-75)×0.2 = -5,小于-4,说明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 如果自测骨质疏松风险高于中度,建议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测定。 ![]() 四、虾皮、骨头汤不补钙?健骨绝招看这些提到补钙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多吃虾皮或多喝骨头汤。但实际上,这两样食物都不太补钙。 实验发现,每100毫升的骨头汤只含约1.6毫克钙。而每100克虾皮中含有991毫克钙,虽然含钙量高,但不易被人体吸收。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吃 摄取足够的营养,无论什么年龄,都要摄取足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 ①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膳食钙的参考摄入量》,青少年(7-17岁)每天钙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成年人(18-50岁)每天应摄入800毫克的钙,老年人、孕妇和产妇则要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 牛奶是补钙的最佳来源,每天坚持喝300毫升牛奶,加上其他食物的补充,可以满足钙需求。除了牛奶,深色蔬菜、豆类、坚果等也都富含钙质。 ② 骨骼约有22%的成分为蛋白质,它让骨头变得硬而不脆、富有韧性,其氨基酸和多酶还有助于钙的吸收。建议普通人每天摄取蛋白质的量为0.8-1克/公斤体重。 ③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减少钙流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维生素D的每天摄取量为400IU,蘑菇、蛋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 ![]() 2、动 运动可以帮助骨量积累,尤其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青少年,多运动可以让骨峰值最大化。篮球、排球、足球等跑跳运动适合青少年,成年人则推荐跑步、球类运动等,每周锻炼5次,每次20分钟到1小时。 另外,适量晒太阳也有助于补钙,因为紫外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开强光,以免晒伤皮肤。 3、查 绝经后女性、高龄老人(女性大约65岁,男性大于70岁)、吸烟酗酒者、营养失衡人群、盐摄入过量人群、活动量少或长期卧床人群、晒太阳少人群、消瘦人群、亲属有骨质疏松症人群,这9类人群都属于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做骨密度检查。 ![]() 预防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开始就要注意,补充足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骨骼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