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治顽固失眠的方子,一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我才意识到:不是中医不行了,而是中医人不行了。

 老头齐子双 2022-02-22


50年前,就一直说要发展中医,50年前,国家卫生部说要计划培养500万名以上中医,就在去年,国家发文提出,要尽快培养10万中医骨干人才。

可事实是,现在连五十万都不到,能真正贯彻中医思想,没有被西化的中医,还不到3万,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为什么呢?年轻人不愿意学,比起收益来说,远远比不上西医。所以近些年来,西医人数呈爆发式增长。

再一个,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相信“精细、可见”的物质层面分析,却忽略了从宏观视角来理解事物的可能。

我们越来越倾向于研究,身体到底由哪些东西构成,它们有什么功能,有什么异常,却忘记了研究,我们的身体从哪里来,和哪些东西息息相通,受哪些东西左右。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懂了。

就说说这个失眠吧。

有一年,我回老家探亲,第二天就有一个乡邻找上我,说是他母亲失眠很严重,让我看看。

这老太太我也挺熟的,几年前她大儿子因为心脏病去世了,我还来参加过葬礼。

据说,自那开始,老太太就睡不好了。直到现在,每天晚上能睡2、3个小时都算不错的了,白天非常虚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闭着眼,什么都做不了。

还了解到,自从失眠起,老太太脾气就特别不好,心烦,不能有一点动静,否则就受不了。

而且,她总说自己热,尤其是手心热,还有便秘的毛病。最近这段日子,急性也越来越差,像是有了老年痴呆。总之,浑身上下全是病。

看了不少医生都不见好,西药片一直都没停过。基本上都是一些镇静、抗抑郁、助眠的药物。

我见患者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便开了方:

茯苓,党参,玄参,丹参,五味子,当归,麦冬,天冬,生地,酸枣仁,柏子仁,远志,桔梗。

大概过了半个月,老太太的儿子打电话来,非常高兴,说老人好转许多。

我有将原方稍作调整,继续用药,最终,诸症悉平,晚上也能安稳睡5个小时左右。

这个方子是非常普通的,是用来调治阴虚血少的安神剂而已。

阴虚,指的是心肾之阴不足,虚热内生而扰神。血少,指的是心血亏少,心血不能养神而失眠。两者叠加,互相影响。

这类患者通常会失眠、心悸、心慌、虚烦不眠、健忘,身体疲惫乏力,手足心发热,口腔里有溃疡,舌尖疼痛,大便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既有血虚的表现,也有阴虚的表现。

此时,就必须既要养阴,也要养血。

就养阴而言,上方用生地、天冬、麦冬、五味子、玄参。

就养血而言,上方用酸枣仁、柏子仁、当归、丹参、党参、桔梗。

远志、柏子仁、茯苓宁心安神。

方子很简单,甚至没什么多说的地方。只要对证,简单的药也能起到独到的作用,这也是中西医理念的差异。

中医从古至今,一直在发展,一直在去糟粕、存精华,能传到现在的,都经过无数代人,和漫长岁月的检验。

要否定一样东西,起码得先认识、了解这样东西的理念和内在,而不是纯粹为了黑而黑。

就像我不懂梵高的艺术,所以我不会去讲他哪里好哪里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