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道德经学习资料 2022-02-22

瑞应寺,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出市区向西25公里,便来到了一个300多年的古镇——阜蒙县佛寺镇。古镇最显眼的建筑群,就是古刹瑞应寺(蒙古人称“葛根苏木”),这里三面环山,卧谷十里,金顶辉煌,松柏掩映。晨钟暮鼓间,眼前这座东北及东蒙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五十佳景区,瑞应寺已成为辽宁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名胜。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私访来到土默特左翼旗并结识了山洞中-的喇嘛,即后来的瑞应寺一世-桑丹桑布之后,不仅拨国帑建造了瑞应寺,而且这位桑丹桑布-曾先后13次觐见康熙皇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御赐寺名“瑞应寺”,并钦赐一块蓝底金字满、蒙、汉、藏四种文字的竖匾。从此,瑞应寺更加声名远扬,其规模、实力也迅速壮大,号称藏传佛教八大国庙之一,与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并称为西藏以外的三大寺院。

道光四年(1824年),皇帝赐予瑞应寺扎萨克喇嘛一枚行政印鉴,同时,土默特左翼旗王爷将瑞应寺附近17个村屯的旗民和土地以及瑞应寺周边的24座寺庙都划归瑞应寺管辖。从此,集行政、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的瑞应寺,不仅成为了东北及东蒙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成为了东北和东蒙地区惟一一座拥有“政教合一”特权的特殊寺庙。

史料记载,从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开始,历经百余年的修建,瑞应寺逐步形成了一座依山傍水的大型寺庙建筑群,整座寺庙占地18平方公里,大小殿宇97座,1620余间,寺中僧人的住宅就达3000多间。远望整座寺院,可谓是殿堂楼阁错落有致,金光塔影绚丽辉煌。鼎盛时期,曾拥有喇嘛僧人3000余众。因此,瑞应寺不仅在民间有着“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之誉。

建寺传说;公元1669年初春三月间,清朝康熙皇帝到东北微服私访,出关不多日,骑黑驴进了一个小屯,被一家娶亲主人请进正堂喝喜酒。康熙心生诧异,抬头看看天气,心想:今天不是良辰吉日,这家主人为什么要选在这一天办喜事呢?康熙在告辞前问:'儿女成婚日何人择定的?我想去拜见他。'主人答道:'屯北山顶处,有位高僧尊号桑丹桑布,常年静坐于石洞内。'康熙顺着主人指引的方向,牵着驴左折右拐步步登高,忽然见前方奇峰怪石之处有一朝阳石洞,定睛细看,一只小白兔跳到洞口,瞬间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横卧于洞口,见到生人走来,便虎视眈眈。康熙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在他进退维谷之时,一位面带微笑的中年喇嘛走出洞口,高声诵道:'贵客到来,有失远迎,老虎惊骇了,请海涵!'堵住洞口的那只老虎,瞬间又变成了一只小白兔蹦跳而去。

康熙皇帝舒了一口气,步入石洞,轻声问道: '你就是桑丹桑布喇嘛?'

'贫僧正是。'桑丹桑布一边答话,一边将一石碗浓茶放在石桌上,'请品尝本地玉簪花茶'。

康熙品了几口,顿觉神清气爽。打量眼前的桑丹桑布,但为什么给山下娶亲人家看错了日子?桑丹桑布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抢先说:'山下有一家儿子结婚,吉日良辰是我择定的。本来今天是死祀日,但今天有紫微星下界,光临此宅,故可逢凶化吉呀!'

几句话道明了康熙的身份,康熙惊诧万分,知道是遇到了得道高僧。于是,就将自己昨夜做的怪梦告诉高僧。桑丹桑布说:'那个一下子抱住太阳的蓝袍童子便是你,而那个黄袍童子则是你的父皇顺治爷。一位仙翁将他拖走,表明你父皇已出家为僧'。

'你神机妙算,举世无双,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活佛!'

桑丹桑布闻听此言,忙跪倒在地,谢道:'吉言难得,谢皇恩深似大海!'遂行三拜九叩大礼。

'你如此神通广大,为何不建庙,招弟子,广传佛法?'康熙问道。

'贫僧心有余而力不足。'桑丹桑布答道。

康熙笑道:'今日我与高僧巧遇石洞,这就是一种善缘,高僧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决定给你修建寺庙,日后将派专人来筹划此项工程。'临行前,康熙皇帝给当地贝勒王卓里克图留下一纸垂诏,命他帮助桑丹桑布建寺。

有了皇帝的圣旨,始祖活佛桑丹桑布便寻觅建庙的风水宝地。当他行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镇时,发现这里三面环山,呈面南背北的'座骑'状分布,南面开阔平坦,天空祥云朵朵,地上万物茂盛。真是一方宝地!于是,桑丹桑布奏请康熙皇帝恩准,便在这里修建寺庙传经布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