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德钧联语选》附《蒋再三:先祖父少穆公事略》

 新用户98770Qxq 2022-02-22

       蒋德钧(1852--1937),湖南湘乡人,湘军将领蒋凝学之长孙,蒋泽沄之子。任四川龙安知府,廉声与政绩卓著。丁父忧开缺后,深得自陈宝箴以下历任湖南巡抚的信任与倚重,以在籍绅士的身份广泛参与湖南维新事业和湖南晚清政局,办成了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湖南旧式官员中转变为新派绅士的典型。其著作《求实斋类稿》、《求实斋类稿续编》等,大体反映了其在龙安知府任内的功业和作为在籍绅士服务桑梓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9年,由李超平、杨锡贵两位先生整理的《蒋德钧辑》列入《湘学研究丛书》并出版发行。本文联集选录自《蒋德钧辑》,特向李超平、杨锡贵两位先生致谢!

图片

《蒋德钧辑》书影

穆春岩(即穆图善,隶满洲镶黄旗)将军六十寿联

将军历任福州、吉林、宁夏将军,陕甘总督,东三省练兵大臣,沉毅善战,与先王父阁学公为患难交。

百战弼中兴,天将期耉酬公勚;

双星耀南极,帝畀新恩壮节麾。

从叔果敏公(即蒋益澧,曾任广东巡抚,谥果敏)挽联

公英敏有才略,年才逾冠,统兵讨贼,转战赣、鄂、桂、粤等省,所向无前,尤以安民造士为切要之务,功德感人最深。在广东巡抚任内,因事降调,告病家居。旋奉旨起用,到京请安之日,穆宗适出天花辍朝,越日崩,公亦遽得疾卒。无子,久议以弟子德椿承祧,弟妇缓之。至是,弟随同北上,急立出抚、承抚契约,公命附订家产规条,口授余代笔焉,公遂薨,年四十有二,时同治甲戌十二月二十二日,距毅皇帝龙驭上宾旬有七日也。咸丰时,公居余家,余襁褓丧母,公常抱于怀。顷余省王父山右,入都乡试,旅寓于京,获侍公疾,完成继嗣,经纪丧事,稍尽犹子之忱云。

幼荷抱怀,长劳期望,乃久离于外,倐侍于都,永诀恸天涯,遗憾定归辽海鹤;

勋昭日月,名并河山,比身病在家,心忧在国,奉征趋帝陛,忠魂翻卫鼎湖龙。

陈筱舫学士挽联

蓄道德,能文章,爵禄科名不足荣,四海倾心瞻北斗;

尊严师,亲益友,祖孙父子皆承教,一朝洒泪哭南丰。

李峻斋刺史挽联

刺史名光英,为安徽巡抚李勇毅公续宜之子,特赏直隶州知州,选安徽滁州,年二十八,卒于官。

三千里噩耗突惊,何堪同志几人,知心偏死;

廿八载岁华虽促,已覩名臣有后,循吏承家。

岳丈毛竹丹公挽联 

公名有铭,咸丰初赞李忠武公续宾、勇毅公续宜军谟。李氏兄弟故,公统其军,转战多年,积功晋二品衔,记名道。解甲归田,主修《湘乡县志》、总办团防盛德,人无闲言。子孙数十人,享寿六十有八。

仗剑起湖湘,援江援鄂援淮,勋足千秋公不死;

偃戈怡泉石,多子多孙多寿,身全五福德难名。

汉州毛氏祠堂,汉州、什邡两州县合建者,乞书一联

分派自湘山涟水之间,庆衍方亭,祥开广汉;

其家有孝子贤孙继起,出堪捧檄,入已学诗。

彭藻亭镇军挽联

君叔晓舫太守名洋中,佐骆文忠公秉璋军。光绪癸未三月,余病于汉州途次,藻亭自成都星夜驰至,省护之。

无负壮怀看竹林,并辔勤王,各有图麟事业;

难忘高谊忆畴昔,单车遘疾,曾劳飞马扶持。

江油县育婴堂联

生成广隘巷,平陵愿善鞠,视同骨肉;

涓滴皆仁浆,义粟戒漏卮,无负神明。

左文襄公(左宗棠)挽联

八方定乱,一笑归真,当时感激驰驱,为酬列祖列宗礼士尊贤而出;

三世托交,五年违侍,此后低徊俯仰,敢忘教忠教孝承家报国之言。

丁文诚公挽联

公名宝桢,官四川总督,勇于任事,名满谤随,朝廷终鉴其忠诚,眷倚益隆,与余无平生之谊。光绪壬午,余拜龙安府之命,行抵成都谒公,适公病,一见数语,遂饬赴任。中间余遭某监司之忌,又某县令撤任,误认余劾,更相谗愬。公数遣员易服密查,乃每查还报,公辄驰檄奖余,或曰该守办事认真,或曰民情爱戴。又拟调余署首府。知己之感,曷胜怆然。

生大地干戈、万波颓靡之秋,任怨任劳,孤忠可质皇天后土;

增重关阻隔、一面恖忙之慨,欲歌欲泣,往事竟随流水东风。

图片

蒋德钧八十岁肖像

龙州书院讲堂联

江油县城内有官房数十间,久为隶役侵占。余清查追复之,捐俸修葺,选调童肄业其中,额曰“龙州书院”。

我愧不才,藉此地讲论箴规,颃颉乎郑人乡校;

士先立志,愿诸生奋兴鼓舞,安排作孝子忠臣。

匡山太白祠联

《一统志》:“匡山即戴天山,旧有太白祠,颓圮多年。”余重修之,即用公句落成。

仙客能来,好对白玉一杯,绿杨三月;

山容不改,犹是野竹青霭,飞泉碧峰。

漫陂渡禹王宫湖广会馆联

漫陂渡古廉泉让水在彰明县城西四十里。

聚国族于廉泉让水之间,遗俗相沿,犹传荆楚岁时记;

托乡思于岳阳洞庭而外,神功所被,尚说岣嵝宛委书。

豆团山在江油县治东,相传唐窦子明棲隐地

去谪仙一千年,春树暮云,关情谁似杜工部?

聚贤人五百里,仰观俯察,作序还须王右军。

先生白首未归,何处飞觞千里月;

多士青云直上,宛然访道三神山。

江油中坝场涪江书院讲堂联

面涪水,枕匡山,千百年积厚流光,必生名世;

亲严师,取益友,二三子家修廷献,同奋清时。

李次华母太夫人挽联

李庭璋观察元配。观察,湘军旧将。

夫子提兵定楚黔,人知内顾无忧,公私多倚壸中助;

郎君哭母在吴越,我亦奔丧抱憾,匍匐新从剑外归。

刘襄勤公(即刘锦棠)挽联

定二万里新疆,大开行省,绝域一家,真天下古今奇男子;

感三十年往事,百战沙场,孤忠两世,是先人生死旧交情。

代潘少泉方伯(即潘效苏,曾任新疆巡抚)汉阳湘乡宾馆联

方伯以新疆布政使由都门觐,旋西上,约余与其业师唐云楼先生至汉阳湘乡馆叙谈,旬日而别,壬寅夏五月也。

与乡人小集晴川,听玉笛梅花,隔岸飞声刚五月;

辞帝陛承宣葱岭,诵铁衣边草,绝域归心正一家。

李健斋廉访挽联

廉访官浙江按察使,同治间官京师,其弟峻斋刺史亦至余赁屋同居。光绪甲午,山海关之战,廉访军独获大捷,日本称之。廉访之父忠武公殉难时,官浙江布政使。

伤心割地时,万马齐瘖,孤军力战,游学校于海槎,谈虎已传明治纪;

回首旅京日,卅年成世,列屋同居,焕将壇之家钵,画麟仍署浙江官。

张紫峰镇军挽联

光绪丁酉,余在上海制造局差次,湘抚陈公委余统领湖南防营,余未能回湘,因荐张君任之。戊申,广西奏调君援桂。时湘边亦告警,公请抚部陆公奏留之。君勇而耐劳,年十六从军,在甘肃最久。

丁酉荐贤自代,戊申电奏请留,桑梓十年资保障;

成童执殳勤王,逾冠秉旄建节,甘凉百战发英雄。

成梓丞太守七十生日寿联

君以军功擢浙江台州府知府,总理浙江全省营务,晚年在家与余等结五老会焉。

为中兴龚渤海;

是湘社白香山。

白石窝联

余乡居石龙山中之小别墅也,地颇幽胜,多奇石,小建三间,有楼。熊秉三太史约拟偕隐于此,以国变不果。

水流云在;

山静日长。

罗申田参赞挽联

参赞以翰林改江苏候补道,派充西藏参赞。国变遇害,死事最惨。邻人周逊患难相从,焚化君忠骸,包裹于怀,绕道蒙古。始同行五人,冰雪广漠中,迷途失迹者四,独逊一人负灰烬归。

自秉钺拥旄渡泸征藏以还,巴塘寄长书纪事,印度贻小影题年,留迹在人间,修髯垂腹瞻遗像;

正土崩瓦解革故鼎新之际,史阁部但有衣冠,颜常山竟为齑粉,生天成佛果,忉利华鬘显后身。

成象贤明府挽联

明府补授福建政和县知县,告病不就职,年六十二,在家无疾卒。

无疾而终,如君福分寿年,亦云足矣;

有官不做,虽古贤人志士,何以加之。

余乡居石龙新墅簷柱联

自曲靖迁石龙,荣臣祖始基,此为旧宅;

虽宦家宜乡住,阁学公庭训,敬告后人。

图片

江油、彰明两县绅民所建郡候少穆蒋公德政坊,位于今太白公园内。


图片


先祖父少穆公事略

蒋再三

    先祖讳德钧字少穆,晚号戒庐老人、乐天老人。生于清咸丰二年阴历八月十三日。幼读家塾,稍长,出就外,入太学,中顺天乡试謄录第一名。初仕京师为部郎,受知于恭亲王奕。时清政不纲,官场泄沓,先祖虽抱经世之志,交游朝野,然雅不欲随俗浮沉。光绪四年,先高祖之纯公(讳凝学,陕西布政使)逝于西安,清廷追赠内阁学士,开吊于京寓自恭亲王以下,朝士毕至,哀荣极一时。先曾祖溶川公早岁以都转致仕居乡,素厌薄繁华,闻之,乃驰书箴以求实,遂取以为斋名。自是,深自敛抑,思为亲民官以自效。七年,遂以三品顶戴湖北遇缺首先题奏道,改授四川龙安府知府。时年二十九。

    龙安位于四川之西北,汉夷杂处,号称难治。先祖稽户口,严保甲,肃奸宄,惩贪墨,以安闾阎;劝农桑,兴水利,以裕民生;建书院,聘名儒主讲席,亲课诸生,优给饩,以振文风。不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而科第亦渐盛,自此,登甲、乙榜者,联翩接武矣。在任十年,至十七年丁先曾祖忧,解组。士民怀之,建生祠以祀。

    知府四年一任,光绪十一年,先祖例须入觐述职,而官清如水,囊槖萧然。抵成都,忽有道旗人延公者来访,备道倾慕,袖出二千金为。先祖与延,初非甚稔,固却不受。往复者数四,事闻于总督丁公宝祯,竟代受之,曰:“龙安贫,鹾使富,以有余补不足,有何不可?”返湘后,先曾祖闻之,亦予二千金,始得赴京,亦在川逸事一则也。(先曾祖溶川诗钞中,纪其事。)

    ,适恭王复起,屡趣赴京。先祖以时事日非,辞不应命,虽责以良材自弃,不顾也。于是,葺祖茔,整族务,修宗谱,筑庐于祖茔所在之石龙,有誓墓终焉之志。在石龙初构楼房五楹于面水塘,曰白石窝,为读书休憩之所,继临涟水滨建忠雅新墅,规模稍宏,而移家于是。即邑人所知双鱼堂也。

    时有赵公者知县事,每事必以相谘,悉取龙安诸政行之,故当时湘乡有小龙安之称。

    无何,陈公宝箴抚湘,久耳先祖名,而未尝覿面。适安化大水,被灾甚重,乃遣员五千金诣先祖,请代为放赈。赈事毕,复邀至省一晤。至,则述欲有为之意,而邀以为助。先祖秉敬恭桑梓之义,遂相与谋湖南之自强。

     时外侮日亟,国人莫不思有以自振,湘省之图自强,亦于是。然凡百革新,首重开通民智,先祖乃建议设立新式学堂,兼讲中、西之学。陈公既深韪之,即以命名相询。先祖初以“中西”答,陈公以为俗,继答“时务如何?乃亟称善。此时务学堂创议及命名之由来也。当时赞之者,为学使江标长宝道黄遵宪及谭嗣同、熊希龄诸公。议既定,而开办之费尚无的款,因知淮盐销湘,有羡余金七千余两,如能拨归湘省,则可以济。惟此事须得两江总督之同意。因推先祖赴宁面请于江督刘公坤一,得其允。乃延梁启超、李维格二公返湘,分任中、西学总教习学堂遂于二十三年十月初五日开学。(任公先生任教仅三月,其来湘,或谓系黄、谭及陈三立诸公所介,近人钱基博氏所著《湖南近百年学风》谓先祖“挟梁启超以俱归”

    刘公既允盐款之移用,而坚留先祖于两江,奏调为江南机器制造局总办。先祖以湘省诸事待举辞,刘公复许以往返兼顾,遂不得不就。制造局为当时最大兵工厂,除造炮、造船诸厂,尚设有广方言馆,兼辖狮子林炮台,积弊颇深。先祖首以整顿人事,严杜浮费为务,裁冗员一项,即年节费二万余两。后以局址位于海口,战时易为敌所乘,建议迁移部份制造单位于岳阳,不果行。先祖亦旋辞局务。

    二十三、四年间,除时务学堂外,于湘省民智之启迪,民气之鼓荡,影响至者,尚有南学会、湘学报、湘报。湘报之宗旨为:“开风气,拓见闻。”日出一张,刊载论说、公牍、时事、商务及各省新政。董其事者为:陈三立、谭嗣同、熊希龄、唐才常、梁启超、李维格及先祖。(见皮鹿门先生年谱)而湖广总督张公之洞任先祖为督办。(该报以政局影响,出刊未及半年停办。)

     二十五年,湘省建新军威字、信字两营,(营为当时军制名称,如巡防营。)以黄公忠浩为威字营统领,先祖为信字营统领,并总理全省水陆务处。

    先是,湘省矿务总局与洋商订约,予以水口山等处矿产开采之权。事为省人所悉,大哗。当道乃诿责于矿局委员某某等二人,谓其私自订约。而请先祖在沪交涉挽回。几经曲折,终得解约。

湘省既金瓯无缺,遂由绅商集资,于二十九年成立矿务部公司于长沙,分中、西、南三路,自谋开采。先祖被举为南路总理。(中路黄笃恭,西路黄忠浩。)嗣又兼任矿政调查局(三十二年矿务总局改)总理及农工商部商务议员。自是,湘省实业大兴,而邑人之经营矿业者亦日众。至民国初,主矿政,称巨擘者,亦颇不乏人。

    其有关湘省之开发者,尚有:轮船之通航省河湘鄂轮船局之成立,先祖皆与有力;粤汉铁路之改经湖南(原定经江西至湖北,湘人争之),由熊公希龄及先祖与铁路总办盛宣怀议定。(见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省境铁路线勘测(盛公拨洋员十人),岳阳之开埠,皆先祖主之。

    先祖于湘省新政诸事业,靡不参与,迄光绪末,始渐得解脱,其中或发轫创始,独任其难,惟竭其力,不居其名,复不与当时新旧思想论争,故当政潮激荡之时,得免颠踬。(戊戌政变后,除康、梁外,自陈抚以次,被谴者二十人,先祖不与焉。余尝阅家藏当时诸公函札,见梁公二十四年春初在沪送制造局二札,一为筹办中西女塾,欲聘先祖母为董事;二为请函介于恭亲王,拟北上为变法游说。中有“变之在外,不如变之在内;变之在下,不如变之在上”之语。恭王是年四月薨,不知先祖有否去介函也。)

    民国二年,袁总统世凯任命督办湖南团练清乡事宜(见二年十月政府公报),先祖以年逾六十,不欲再与闻时政,坚辞不就。自是,一心经营自组之益新矿务公司及致力故里公益事业。当时,在近乡所兴举者,如:捐修大埠桥,(跨胜岩、丰乐二乡,为通安化、新化孔道。捐者尚有杨、成二公。)建永久公所,为上里人集会之所,并购田产为常年经费;捐田租,设育婴会于水,收养弃婴;捐谷三千,建三才仓于石龙,以备乡民荒歉借贷;立禁山会于胜岩乡,以保山林。皆手订章程,由乡人按年推举公正人士经理,行之数十年未敝。

    先祖于地方建设,特重教育。早自光绪季年,于省人之兴学者,皆多所赞助。又购制造局及坊间出版西学书,分赠各书院、学校。宣统至民初数年间,则自建安雅、乾始(后改乐纯)、乾健等校于珍琏、壶天、胜岩诸乡,以普及教育。又自设印刷所,编印附课教材(如附课文,三才略等),分发学生。北政府颁授勋章(未领),国民政府颁发壹等奖状,湖南省政府颁赠匾额,皆以捐兴学之故。

    七年,先祖以湘省政局不安,地方不靖,遂结束矿务,为避地之计熊公希龄邀赴天津,赵公尔巽为僦居停于北平(时称北京),乃举家迁平。

    居旧都时,额所居曰戒庐,自号戒庐老人。不谈国事,不与政界人士相接,所往者,惟少数故交及诗文之友而已。平日,读书、作字、整理图书,删旧稿,皆有定课。家藏图书数万卷,字、画数百轴,陆续运平,皆雇工重加装订、裱褙,编定目录。又将咸、同诸公与先高、曾祖往来函札装裱为册页,以便浏览。胡文忠公林翼致先高祖函最多,则影印以赠亲友。

    在平所印之书,则有先曾祖遗著溶川诗钞,李申夫先生(名榕,剑州人,曾任湖南布政使)全集,及先祖自著之求实斋类稿等数种。

    至日常起居,每日未明即起,盥洗后,外出散步,归用早膳毕,用宣纸楷书心经一幅,然后始治他事。午餐后,复于庭中行千余步,再午休时许。晚九就寝寝前,记功过格,作八段锦体操。暇日,则率家人游览名胜,或至公园,流连恒竟日。每年夏,居香山或颐和园避暑。

     二十年八月,先祖八十诞辰,族、里来平祝寿者多人,群请返乡,自后催促函电不绝。而日人之侵我亦日亟,遂于二十一年秋南旋。

    先是,二十年曾呈湘乡县政府,成立石龙模范自治村,(后改为乡,抗战时,并入胜岩乡。)订有建村计划。既返里,乃积极进行。改良村道,植桐万株,倡导副业经营,成立生产合作社,增设陵龄小学,成立公益图书馆,创办国学研究社,皆同时并举。于家族,则以重修族谱为要务。尝曰:“须打飞脚做事。”盖自以高年,恐岁月之不待也。

    二十六年上元后三日,方与族人商谱事,忽中风,不能言,至二十六日逝世。享年八十有六岁。

    是年春,省中绅学界熊希龄、胡元倓、唐承绪、肖仲祁、胡子清、廖树勋诸公等,私谥为贞毅先生。

     先祖一生以造福社会为志,为所当为,为而不有。尝致某公书云:“不愿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但愿为饮冰檗之劳臣。”二十三年夏某日,余侍先祖于书室,适某太史自订年谱邮至,余叩询:“何不自订一年谱?”告曰:“余之所为,尽余国民之责而已,非有功绩,足为人道也。”皆可为写照。

近见湘乡文献第二卷第四期刊有曹效之先生记先祖一文,内容多有不符事实者:一、先曾祖名、号中无“宾”字,清光绪十七年逝于壶天涧山祖居,其时尚无双鱼堂。“见机而作”,似出市井小说。二、双鱼堂建于光绪二十五年,大门无对联,二门有联为“国利民福,山静日长。”三、先祖为人写福神,例书:“某氏先亲神位”,非“天地君亲师位”。亦不讳言生死也。读者或有阅及曹文者,因附记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