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父亲刘然

 遵化文史 2022-02-22

作者:刘晓强

编辑:王亭贯

我的父亲刘然,1935年7月6日出生于遵化县小厂乡小厂村一个贫农家庭,哥们儿四个排行老三,乳名青莲。因家庭贫困只上过一小段私塾,10岁左右开始给村里地主放牛补贴家用。

1948年(时年14岁)冬季某天上午,在村南放牛时被国民党军抓壮丁,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据后来回忆,当时随队伍一直往西走,印象中是到了宣化。当时北平正在解放过程中,国军部队内部非常混乱,无暇顾及这些刚几个月的新兵,父亲开始寻找机会逃走。终于有一天,在一个财主大院(为临时指挥部),看到人来人往杂乱无章的样子,于是溜出大院跑进玉米地脱离了控制。

返家途中遇一个同龄小逃兵,商量着顺路一同往家赶。半路遇两名解放军战士王连长、李排长,于是参加了人民军队,部队隶属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65军,从此开始革命道路。

1949 年随部队解放大西北,此时已是炮兵,打过太原后,部队休整了一段时间。1949年随部队打下兰州后又打宁夏的马匪军,当时马匪队伍被打垮,但经常夜间偷袭,给解放军造成不小损失。

1951年春季随志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经历过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等,1953年胜利回国,受到国内各届人士欢迎,场面热烈。

回国后战事基本结束,五十年代中期为支援地方建设,也因在大同驻防时学过汽车驾驶,父亲响应号召转业到昌黎县某农场当了一名机械驾驶员,几年后调回遵化县建明化肥厂,工作至离休。2021年10月24日父亲在家中安然离世。

父亲的一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做为近代中国最底层贫苦农民,跟随了共产党,用朴实的行动参与了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参与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时全国经济建设,努力工作,是我们后辈的楷模。父亲的一生也是大爱的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表现在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单位数次评为劳动模范。爱家人,爱朋友,自己生活简朴却对儿女尽力帮扶。父亲的一切,是我们后世之福。

附:父亲的相关经历

1、被抓壮丁过程,某天清早国民党军围了小厂村,把十几岁以上青壮年抓走(当时叫虏兵),父亲在村外放牛被发现,一并抓走。壮丁被押着走了一段,开始有的孩子哭闹不走,长官枪毙一个,吓得大伙乖乖走了。

2、逃跑时在宣化一财主大院溜出奔玉米地一路跑,直到累得趴在地上,看无人追才往家乡方向(东)走,路遇另一同龄小逃兵。

3、参加革命,俩孩子穿着国军服装正走着遇见俩解放军,被连哄再吓唬参加了解放军(来我们这儿吧,我们这有馒头吃,冬天有棉衣),多年后亲朋开玩笑:不被国军抓走,你也不会参加革命。

4、战争经历,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只好给营教导员当勤务员(给教导员媳妇儿看孩子),母亲后来总是开玩笑是不是连人家老婆的裤叉子都管洗;打太原时是炮兵,大战前一晚上整宿炮火准备,天空都映红了,炮声震得说话都听不清;打马匪时匪军善于小股偷袭,有认识的战友牺牲;因年龄小且长得高大帅气,有段时间曾任首长警卫员,用的枪都比战友们先进,令同期战友羡慕,但有一次因枪设计问题枪走火了,吓个够呛;抗美援朝时期,美军一夜间探照灯远隔二三十里经常往志愿军阵地照,然后开炮,首长急眼了派出侦察兵测好坐标,两炮过去,灯就灭了,从此安全;感慨敌军武器太先进,感慨美军怕死,少爷兵,容易举手投降;在朝期间第一次给家写信,家人抱头痛哭,以为他不定早死哪儿了;在朝期间部队收到很多国内各届慰问品慰问信,士气大振(当时我母亲是师范学生,也写过此类信,暝暝中是否有安排)。

5、1991年冬,我在盘锦服役,父母去探望我时父亲说,记忆中有一援朝时期战友孙世元,家乡在盘山县坦岗子村,不知人还在不在,便借了我连长自行车出去寻找,出去了两天,连长都担心了,晚上才风风火火回来,父亲描述自己骑行了百十里地,因地名已换,如大海捞针,终于从一老者囗中打听到一地原来好象叫坦岗子,试试吧,天黑才进村,真的见到了分别四十年战友,两位老人见面先拥抱后哭再拥抱再哭,然后彻夜长谈,回忆在朝鲜时点滴,可见当年生死战友之情。

6、我爸哥们儿四个,老大是是区办事员,负责给解放军筹集粮草运给部队。老二47年参军,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老三(我爸)、老四年龄太小,结果我爸14岁被国军抓走,15岁投入解放军,老哥们儿都活着回家了,竟然没挂过花,不易。

三子刘晓强,于2022年2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