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两首,却力压乾隆四万首,成千古绝唱

 丘山三也君 2022-02-23

众所周知,南唐李后主是一位热爱诗词歌赋的皇帝。

其实原本南唐继承大统的人不该是他,谁料造化弄人,在他前面的5个哥哥个个早夭。最终,只能由最温和天真的李煜继承了大位。

从小不问世事的李煜根本就不了解国家大事,甚至也不知道怎么安邦定国,日日夜夜躲在文学诗词的世界中,以偷得片刻欢愉。

直至北宋灭了南唐,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悲愤欲绝之下,写了了流传千古的《虞美人》,被后世人称为“千古词帝”。

图片

而历史上爱好诗词歌赋的皇帝,不仅仅只有李煜,还有许多皇帝,甚至还有一个是公认的文盲皇帝,他一生只有两首诗,但是却首首都是千古绝唱。他是谁?让我们往下看看吧!

豪迈壮志,意气风发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二年十月,镇守淮南的淮南王英布,举兵谋反。

届时,汉高祖刘邦已是花甲之年,身边的能臣干将如韩信,彭越之流已被吕后陆续骗杀。刘邦陷入了焦虑,剩余的将领杀敌有余,谋略不足。英布勇猛,谁能与其一战呢?

图片

这时,滕公夏侯婴向刘邦引荐了故楚令尹薛公,薛公凭借自己的才学向刘邦献计。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而薛公作为军师。汉朝大军就此从都城出发,势要镇压此次动乱,凯旋而归。

根据薛公的排兵布阵和战前预测,英布和刘邦率领的汉朝大军,果不其然就在蓟县相遇。在刘邦的一声令下,汉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英布大军不敌,只得退至淮水。

在薛公的运筹帷幄和汉军的勇猛攻势下,英布大军且战且退,一路被逼至绝路。最终,英布逃跑至番阳,躲藏在田舍间时,一时不慎被当地人一击毙命。

大胜而归的刘邦意气风大,在路过自己的故沛县时,衣锦还乡之情愈加高涨。于是命令军队暂时驻扎于沛县,和当地的百姓们,大摆庆功宴席。在酒精的作用下,刘邦内心万般感慨汹涌,于是亲身奏乐,吟唱了他的第一首千古绝唱《大风歌》。

图片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全诗只有短短的三句,但是直抒胸臆,语言质朴,诗句内藏的蓬勃大气扑面而来。

刘邦以帝王气概,描述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欢欣,但是字里行间也蕴藏了,在彭越和韩信这样的猛将失去后,对于如何守护这大好河山,人才缺失的忧虑之情。

垂垂暮年,感慨人生

讨伐英布后,刘邦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年逾花甲的他,对于处理政事也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时他想到了储君之位,他希望自己喜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大业,继续自己未能完成的事业。

那时候的汉朝其实是已经有太子的了,他就是吕后所生下的长子,刘盈。在刘邦看来,刘盈虽为太子,却没有称帝的能力,本性懦弱,才华平庸,远不及宠妾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

图片

因此,在一次朝会上,刘邦提出了打算废太子的想法,却没想到这想法一出,他一直信赖的心腹大臣樊哙、萧何、张良等人都提出的反对意见。

甚至刘盈的母亲,也就是吕后,还联合的权臣张良,请出了当时闻名遐迩的商山四皓。经由他们的指点和帮助,刘盈一改以前软弱无能的本性,逐渐掌控其太子的权力。

届时的刘邦已经年迈,不复当年的雄姿英发。连废立太子的决定都无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在当时的无计可施的情形下,他只能借诗抒情。于是第二首千古绝唱《鸿鹄歌》横空出世。

图片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出羽翼丰满的鸿鹄一飞冲天的景象,也表现出刘盈已经羽翼丰满,自己已经无法掌控,对于立太子之事,无可奈何的悲凉之感。

凭什么他能写出千古绝唱

为什么草根出身,没有文化的皇帝能做出这两首千古绝唱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误解,觉得刘邦是草根出身,没有文化。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根据《史记》的记载,刘邦非但不是文盲,甚至还非常刻苦好学。

图片

刘邦和好朋友卢绾在成年之后,最喜欢的就是一起读书,在其担任当地的亭长时,刻苦地学习了当时的法律条文。而在后面起义之时,其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能人异士,刘邦依旧是秉持着好学的心态,如海绵一般不停地吸收知识。

其次,除了刘邦拥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并不是外界人称的“文盲皇帝”外,他所做的诗,更多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

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皇帝级诗人,就不得不提到“盖章狂魔”乾隆了。

乾隆不止盖的章多,写的诗也多。

图片

有意思的是,刘邦的诗是重质不重量,仅仅两首,首首经典。而乾隆不一样,一生写了四万三千首,唯一让后人记住的还是小学生启蒙的“一片一片又一片”。

对于诗歌而言,辞藻是皮,意境是骨。乾隆的诗歌大多缺乏意境,辞藻堆砌,空洞无物。相较于刘邦的短短两首诗,绝对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刘邦的诗,因事而作,立意高远,情感真实流落,可读性更强。而乾隆的诗却流于表面,难以引发共鸣,故而尽管数量更多,却难以流传后世。

总结:

要说为什么刘邦的诗仅凭两手就敌过了乾隆皇帝的4万首,可能刘邦的诗夹杂着他的人生经历,有悲欢离合,有成败得失,有着对人、对生命的无可奈何。

图片

而这正中间所表达的帝王思想和未来的忧思,恰恰戳中了许多人内心的共鸣,所以也会有更多的人传颂刘邦的诗。就如同现在许多歌曲不如经典老歌那般好听,更多的是因为以前的歌有感情有共鸣,而现在的歌都是些流行口水歌。

一代枭雄的刘邦,历经了造反,起义,平叛等风风雨雨,诗词短小朴实但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曲折。诗词里面的每一字句,都在记录着他雄伟传奇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