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美词欣赏之《临江仙·夜归临皋》

 山花烂漫oqq2hn 2022-09-18 发布于湖北

苏轼美词欣赏之《临江仙·夜归临皋》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释义: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微波荡漾、舒缓扑退滩岸的隐约轻叹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赏析:《临江仙·夜归临皋》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的是苏东坡于一个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全词表现了作者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把“别人已醉我独醒”,“酒不醉人人自醉”心情和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一个风神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词人慨然长叹,突起的深沉叹喟,直抒胸臆,充满哲理,是全词的枢纽。“长恨此身非我有”是借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时忘却营营”,也是化用《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这两句颇富哲理的议论,饱含着苏轼切身的感受,带有深沉的感情,一任情性,发自衷心,因而自有一种感人的力量。

“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通,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这首词写出了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历史上的成功之作,无不体现作者的鲜明个性。因此,作为文学作品写出真情性是最难能可贵的。元好问在评论东坡词说:“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之气象”。文如其人,个性鲜明。也是这首《临江仙》词的最成功之处。

在下感慨之余,也填《临江仙 · 雨水》一阙,请欣赏。

叹逝时光虽去,踏波绿鸭新容。

园中花蕊绽芳丛。岸边垂柳絮,陌上染茵葱。

水卷起千层浪,桑田万亩扶墉。

一枝春色喜相逢。风传燕语早,秀色掩桥东。

作者简介:冯祖华。笔名:山花烂漫,中共党员,64岁,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退休。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协会会员中国诗词论坛协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网络义务教育大学副校长、教授,金榜头条鸿鹄文学总社湖北第三分社社长(襄阳),深圳名人名家诗词协会襄阳分会会长,襄阳作家学会会员,保康作家学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