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尿管

 我爱解剖学 2022-02-23
输尿管(ureter) 是肌性管道,蠕动性收缩可将尿液从肾排入膀胱。输尿管长25~30cm, 壁厚而管腔窄,向上与漏斗形的肾盂相延续。稍细的狭窄部标志输尿管和肾盂之间的连结。输尿管在腰大肌的前方行向下进入盆腔,在盆腔内先在外侧,后转到中央,最后开口于膀胱底。输尿管有三处天然狭窄,它的直径为3mm ,但在其与肾盂的连结处,小骨盆入口靠近腰大肌内侧缘处,以及它穿过膀胱壁处的口径较窄。
关系
输尿管腹部位于腹膜后,在腰大肌的内侧部下行。腰大肌将输尿管和腰椎横突尖分开。在腹膜内结构外科手术时,由于腹膜在输尿管前方,于是输尿管会被拉起造成不经意的输尿管损伤。在腰大肌的前方输尿管越过生殖股神经,而输尿管又被斜行的生殖腺血管越过。输尿管在骼总血管末端或骼外血管起始处的前方进入小骨盆。

下腔静脉位于右侧输尿管的内侧,而左侧输尿管主动脉的外侧。肠系膜下静脉有很长的一段腹膜后部分位于左侧输尿管的中部附近。
右侧输尿管的起始处经常与十二指肠降部重叠,并存在下腔静脉的外侧下行。在前方被右结肠血管和回结肠血管越过;近小骨盆上口附近行于肠系膜下部和回肠末端的后方。
左侧输尿管被左结肠血管越过,行于乙状结肠和乙状结肠系膜的后方乙状结肠间隐窝的后壁内。
输尿管盆部都位于腹膜外的脂肪组织内。输尿管盆部先行于小骨盆的外侧壁上,沿坐骨大切迹的前缘向后外下行。坐骨棘的对面转向前内,进入肛提肌上方的纤维性脂肪组织内,然后到达膀胱底。
在盆壁输尿管位于内动脉及其前干始部的前方,在骼内动脉及其前干的后方是骼内静脉、腰骶神经和骶髂关节。在外侧,输尿管位于闭孔内筋膜上,越过脐动脉并在脐动脉、闭孔神经、闭孔动脉和静脉、膀胱下动脉、直肠下动脉的内侧。
在男性 ,输尿管盆部于输精管下方穿过 。然后输尿管经过精囊上端的前方和稍上方,斜行进入膀胱壁,开口于膀胱三角同侧的角。输尿管的终末部被膀胱静脉的属支围绕。
在女性,输尿管盆部开始的位置与男性的位置相同,但在骼内动脉的前方,它行于卵巢的后方,形成卵巢窝的后界。在输尿管到膀胱的行程中,其前内侧部与子宫动脉、子宫颈、阴道穹的位置关系密切。它位于子宫阔韧带下内侧部的腹膜外结缔组织中,在此处,输尿管可能会在子宫切除术中被损伤在阔韧带中,子宫动脉在输尿管的前上方2.5cm处越过输尿管到其内侧,然后在子宫的侧面上升。输尿管行于阴道侧穹的稍上方转向前时,位于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外侧2cm 处,然后斜行向内到达膀胱。输尿管与阴道前面的位置关系常有变异。由于子宫常偏向一侧,所以一侧输尿管可能更接近阴道甚至越过中线偏向对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左侧输尿管。

输尿管损伤高发区:跨生殖动脉、跨子宫动脉、跨子宫主韧带

输尿管的远端1~2cm 位置被不完整的非横纹肌细胞所包围,并形成了一个细胞鞘(Waldeyer鞘)。输尿管穿过膀胱后部,并在膀胱壁中斜行走行约1.5~2.0cm,然后开口在膀胱的输尿管口这种构造被认为可以防止尿液从膀胱反流入输尿管,这是因为当膀胱压力增高时,输尿管内部是封闭的。在人体内并没有证据显示输尿管存在经典的括约肌工作模式。输尿管终段的纵行肌束在输尿管口于膀胱的浅表三角区肌层相连续。膀胱膨胀时,男、女性两侧输尿管口之间的距离约为5cm,膀胱空虚时约为2.5 cm 。
副输尿管(duplex ureters)——在125人中可找到1人的一侧肾有两条输尿管,被称为副输尿管。双侧都有副输尿管的概率大约为1/800。副输尿管起源自有中肾导管发出的两个输尿管芽。两根输尿管位于一个输尿管鞘内。且可能在输尿管全长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融合,或一直保持分离,直到其通过不同的输尿管口进入膀胱。在手术操作或植入双输尿管中的一条时必须注意不要影响第二根输尿管的血供。
来自肾脏上极的输尿管(较长)相对来自肾脏下极的输尿管进入膀胱的位置更靠中间,更靠近尾部。这也反应出其胚胎学发育过程:中肾导管上比较靠近端的输尿管芽进入膀胱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其进入膀胱位置比较靠远。来自肾下极的输尿管因为其管长较短,因此更易发生尿液反流。
异位输尿管(ectopic ureters)一一正常人的输尿管一或更常见在副输尿管患者,其较长的一根输尿管可能进入膀胱的位置较正常偏中间略尾部。在男性中,输尿管可能在膀胱颈或者尿道后部,甚至更少见的精囊处进入膀胱。但是无论位置如何,其都是在尿道外括约肌的近端进入膀胱的。在女性,异位输尿管开口可能在尿道外括约肌的远侧,或开口于阴道,因此造成儿童时期的持续性尿失禁
输尿管瘤(ureteroceles)一一输尿管瘤,即输尿管下段的囊性扩张,输尿管口被一层细胞膜所覆盖,在充满尿液时扩张,在尿液排空后收缩。
输尿管瘤的大小不等,主要取决于输尿管及近端肾盂肾盏系统内的阻塞性压力变化。输尿管瘤往往不会导致膀胱排尿困难,除非出现及少见的下垂型输尿管瘤。下垂型输尿管瘤虽然很小,但是从输尿管膀胱的交汇处下垂进入尿道,并可造成间隙性的排尿困难。输尿管瘤主要通过出生前的B超检查来诊断,并可造成输尿管的阻塞。成年人中,输尿管瘤往往发生在两侧,且很小。它们会造成输尿管的阻塞但是往往没有临床表现。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retrocaval ureter)——后主静脉的持续存在,伴有左右骼总静脉或两条下腔静脉在高处的汇合,可导致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形成。输尿管在从中间到腔静脉外侧之前,一直走行于下腔静脉的后面。腔静脉后输尿管发生率为1/1500, 经常没有临床症状,但有时会导致输尿管梗阻。

血液供应和淋巴引流
动脉和静脉
输尿管的动脉可从肾动脉、腹主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骼总动脉、骼内动脉、膀胱和子宫的动脉发出。它们的分支供应输尿管不同的部位并有许多变异。这些分支在输尿管壁上纵行吻合这也就意味着在手术中输尿管可以从任何高度截断,经输尿管的输尿管造口术也不会影响生育。来自膀胱下动脉的分支较恒定供应输尿管下部及膀胱三角的大部分。来自肾脉的分支也较恒定,故在肾移植手术中尽量保留以保证输尿管的充足血供。输尿管的静脉走行多伴行于同名动脉
淋巴引流
淋巴管起自黏膜下以及肌层和外膜内的淋巴管丛,各丛之间相互交通。输尿管上部的集合淋巴管可能汇入肾的集合淋巴管或至性腺动脉起点周围的主动脉旁淋巴结来自输尿管下腹段的淋巴管回流至骼总淋巴结来自输尿管盆段的淋巴管则终止于骼总、骼外或骼内淋巴结

神经支配
输尿管的神经来自肾动脉丛、主动脉丛、下腹下神经丛和下腹上神经丛这些神经丛的纤维来自第10~12胸髓节段和第2~4 骶髓节段。

在输尿管的外膜内这些神经的神经纤维束较大,形成不规则的神经丛。从这些神经丛发出许多小支穿入输尿管的肌层。有些外膜的神经进入肌层时伴随血管并随血管分支。其他的神经位于输尿管外膜的结缔组织中与血管的供应没有关系。
从肾盂和上输尿管到近膀胱段输尿管的神经支配的密度逐渐增加,肾盂和上输尿管的内脏神经密度稀疏,而近膀胱段的密度最大。上输尿管的平滑肌至少是由3种不同类型的内脏神经来支配: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神经以及肤能神经(P 物质)。其他神经递质也存在于输尿管内,因此输尿管的调节机制是复杂的。这些与输尿管平滑肌活动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内脏神经的功能意义还不完全清楚。然而这些神经对输尿管收缩波的发生和传播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在输尿管的固有膜内有细小的神经丛并从肌层的内面伸向变移上皮底部。这些神经呈胆碱酣酶阳性,有一些神经纤维形成血管周围的神经丛,有些神经纤维则与血管分离。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和肤类神经在整个固有层内有相似的分布。这些神经与血管无关的功能意义仍然不清楚。然而至少其中部分在功能上是有关的。
牵涉痛
输尿管过度扩张或者肌肉痉挛都可引起严重的疼痛(通常被称为肾绞痛,其实并不是肾)。这种间歇性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特别是由于肌肉痉挛迫使结石逐渐向下移动时,可引起与输尿管的神经支配处于同一脊髓节段(T11~12) 所支配的皮肤区产生牵涉痛。疼痛从腰区向下前放射到腹股沟区、阴囊或大阴唇,并借生殖股神经(L1, 2) 放射到大腿的前上部。睾提肌可反射性的收缩上提睾丸。
输尿管的蠕动
正常情况下输尿管的蠕动波起始于上输尿管道的近侧部并向下传播到膀胱。在肾小盏壁上的非典型平滑肌细胞可共同作为一个或更多的起步点。正常输尿管的连续收缩随着若干肾小盏中一个(或更多)起步点开始。一旦起始,收缩波即可通过邻近肾大盏壁而传播并激活肾盂平滑肌的活动。收缩波从肾向下传播,从而避免出现压力上升压向肾实质。由于尚存在若干潜在的起步点,因此部分肾切除不会破坏收缩波的启动。切除后保留下的肾小盏仍然有在原位继续发挥启动的功能。
实验证实内脏神经在输尿管蠕动的传播上不起主要的作用。内脏神经对上输尿管道肌肉的收缩波可能只起调节作用。波动传播的机制最有可能是从一个肌细胞到邻近肌细胞电联接的肌源性传播。在输尿管、肾盂和肾盏内有很大的区域内平滑肌细胞密切靠近。因此上输尿管道中这种类型细胞间的连结可以使兴奋从一个肌细胞传导到下一个肌细胞。
输尿管结石

 相 关 阅 读
我是如何记忆解剖术语的?
对死亡和无常的思考越早越好
书籍推荐 | 这几本书能让你不再惧怕死亡
这里有一个书单,送给寒假的你。
术语搜索
一项技能快速翻译
学解剖知识,这个好用的网站你用了吗?
断层解剖看这些书就够了
几本口腔解剖书籍
一一:因为你看不到,所以我才拍给你看啊。
腹膜:导图
腹膜
腹膜那些看不明白的结构
脑干切面观
肝脏位置与体表投影
肝脏的形态
肝外胆道
肝脏的分叶与分段
肝脏的血供、淋巴与神经支配
胆囊
胆囊的血供、淋巴与神经支配
肾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