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不知道,不理解,不关心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2-02-23

 
我想邀请大家做一个场景想象。
假设你突然心跳加速,身体出汗并发抖。
这时候你会停下手中的事关注自己的身体,你很希望自己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可能是紧张焦虑,有可能是身体上出了问题。再之后你可能会意识到是什么诱因让自己心跳加速,例如有一场重要发言等,然后我们会很希望能平复此刻的这种不适的感觉。
这看上去是再自然不过的反应,但对患有情绪障碍、人格障碍的青少年来说,这样的过程往往没有那么顺利。
我在带领青少年的团体活动中接触了近百名有着情绪困扰的青少年,他们有着抑郁、焦虑、强迫、人格障碍等,我观察到很多孩子对自己或他人身体、情绪的觉知是很弱的。非常典型的发言就是:不想、不知道、不理解、不关心。
口头上的表达是,
不想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不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做;
不关心这件事;
例如有时候问到孩子你感觉怎么样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迅速直接的说:没什么感受,我没有感觉到什么,我没觉得有什么。斩钉截铁的语气配合上孩子不耐烦的表情,无论是家长还是咨询师都会有受阻的感受。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是因为孩子的抗拒和防御,有时候是因为孩子心智化的缺失。
这里提到一个新名词,心智化。但其实不算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共情自己,和共情别人的能力。

图源:unsplash



01

无法准确共情自己

————

孩子有时收到创伤事件感受到剧烈的痛苦,此次会采取“隔离”的方式去体验,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的确是感受不到伤心难过的,但同时这样的内心痛苦又会很隐蔽的变成躯体化症状。
例如表面上面对考试不紧张但一到考试就会胃疼;表面上一片平静看不出情绪波动但背后就会进行自残自杀等,而且也说不清到底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无法理解自己,拒绝感受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与自己接收到的痛苦保持距离也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方法,但心智化缺失的孩子同时也会拒绝体验快乐兴奋愉悦等感受,与这些积极情绪也保持距离。
但这样无法共情自己带给孩子的困扰是,首先自己很难帮助自己,自己很多时候都找不到情绪的原因,用各种方式纾解也无门。
同时会带来的状况是,父母也很难共情到孩子,因为一旦父母想要去理解和描述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就会迅速反应:我不想、我不知道、我不关心。这样的状态既与亲子关系相关,又与孩子自身心智化水平相关。

图源:unsplash



02

无法准确共情他人

————

有时心智化缺失的孩子会提出一些让别人为难的要求,例如家长必须得无时无刻陪在我身边,别人必须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旦有异性与自己聊天那便代表这个异性希望与自己谈恋爱。这类的孩子通常感受不到别人那些为难厌烦的情绪,也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为何引起别人的反感,在经历了关系的挫折后孩子会说:我也不知道,但他们就是会这样对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社交恐惧的孩子会夸大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认为每一个人都会看见自己身上的不足;具有强烈攻击性的孩子会将他人的行为一举一动都解读为“冒犯”与“不怀好意”。
比如家长在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家长有时皱起眉头,也许皱眉是代表自己觉得这件事比较棘手。泛泛的心智化是当家长皱眉时,孩子会想,家长可能觉得我什么问题所以他才皱眉。孩子心里头就会继续思考:“爸爸妈妈已经厌烦我了。”
但通常孩子不会直说,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例如掐断聊天“唉,没事了,跟你说了也没用”“没事,不用管我”。家长往往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变得这么突然,阴晴不定。

图源:unsplash


 

03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智化?

————

可能大家读到这里会觉得心智化和觉察、共情、敏感很类似,的确心智化不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概念,有许多概念与心智化类似,这个词描述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并非只发生在情绪障碍青少年中,只是这类孩子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作为家长可以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做点什么帮助孩子更好的心智化呢?

1、以相反的强度表达情绪
陪伴情绪感受淡漠的孩子,父母可以多表达一些情绪,多进行正性负性的情绪表达,允许多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并且最好表达时进行命名和说明。
陪伴情绪感受很突出的孩子,例如社交焦虑,愤怒暴躁的孩子,父母更多的是需要降低自己的情绪表达强度,帮助孩子更加安抚、安静一些。这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如果孩子突然的大喊大叫,在情感上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身边的人往往也会受到影响,但您记住,您只有保持冷静与平静,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否定和拒绝,这对孩子来说有好处。
第一步是父母自己需要尽量维持平静、平和,第二步是试着理解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孩子变得愤怒暴躁。所以父母做出的努力是帮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可以理解他的情绪,而且他的情绪在我们这里得到验证、见证。
如果孩子是对父母生气,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理解到底你做了什么让孩子觉得非常生气,所以你可以说类似:“我一定是做了什么让你感觉非常糟糕”。如果你能够搞清楚这到底是什么,你可以向孩子道歉,不管你到底做了什么,为那些让孩子感到糟糕的事情向孩子道歉。但是随后你也需要解释对于那一件让孩子感觉很生气、很糟糕的事情你自己有不同的理解。
如果孩子那时候对你大吼大叫你也可以试着让孩子可以站在你的立场上,你可以试着对孩子说:“你冲着我吼叫的时候我也没有办法思考。”“你以这种大喊大叫的方式说的时候,我其实搞不清楚你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在咨询室内,咨询师会提议:“也许现在你能做几个深呼吸可能会更好一些。”咨询师会询问孩子:“当你希望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你一般会做些什么,哪些措施对你是有效的?”。

图源:unsplash


2、以对待婴儿的方式理解孩子
类似于早期母婴的交流,婴儿不会说话,只能用声音与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养育者会不断的猜测和确认。例如孩子突然大声哭泣,妈妈可能会跑过去轻柔的抱住婴儿,然后用温柔的声音确认:“宝宝哭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检查一下尿布,是不是要换尿布啦;是不是饿啦?是不是希望妈妈抱抱?哦,原来宝宝是饿啦,妈妈马上给你喂奶,不急不急,你等一下妈妈哦。
其实这就是很典型的心智化过程,孩子表达出一个行为或情绪,很难用言语梳理清楚,就得亲密的人不断的去猜测与确认:“我有一些猜测,我想把我的猜测想法说给你听”
而且这样的理解也同时包含自己对这种情绪的理解,例如孩子烦躁时也可以想想自己烦躁时会是因为什么。

————————
要全面的理解孩子,也需要理解疾病,了解疾病的症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博士生导师,江开达教授将为大家带来三期深度且实用的分享。精神科泰斗级大咖江开达教授孜孜不倦,一直在精神科领域研究探索,他将带领您深度探索青少年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多维度多视角的识别病症。江教授会收集大家的困惑并有针对性的讲解,且给与科学的治疗建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