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50岁的妙应寺白塔 终于揭开面纱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北京城共有三座白塔。其一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其二西黄寺里的乾隆皇帝为纪念六世班禅而建的白塔其三就是老北京最为熟悉的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因寺里有白塔,故俗称"白塔寺"。当年这座白塔曾是元大都最高的建筑,有“金城玉塔”之美誉。
妙应寺白塔系元世祖忽必烈进京后的开国工程,专门聘请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并且在中国汉地首次引入了尼泊尔的覆钵式塔图样,成为建造在汉地的第一座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经过两年修缮,2021年6月10日这座已有750年历史的妙应寺白塔终于揭开面纱,重新对公众开放,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游人参观游览。
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新建一座喇嘛塔,在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落成,并取名“大圣寿万安寺”白塔建成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按时间推算,这组建筑比紫禁城还要大100多岁!而我们熟知的北海白塔是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这样一算,妙应寺白塔比北海的白塔要整整早了372年
元成宗时,寺内香火非常旺盛,在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一场“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高达七万之众,堪称是白塔寺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于难。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寺庙也进行重建,建成后命名为“妙应寺”妙应寺经清康熙、乾隆两朝几次修缮,现在的元代遗物仅存白塔。
妙应寺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世佛殿、七世佛殿和塔院。除三世佛殿、七佛殿两殿的殿基及两殿基间的穿廊基,还沿袭了明景泰的形制外,其余皆清代遗物。
穿过山门即进入第一进院落,院内东西分设钟、鼓二楼,正中为天王殿。
天王殿(一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明间隔扇,次间槛窗。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陀菩萨。

进入第二进院落,西侧有棵约340多年的国槐,为一级古树。今虽看不到枝叶繁茂的景象,但透过粗壮的枝干也可以看出它的沧桑之感。
  大觉宝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二殿,面阔五间,灰筒瓦庑殿顶。此为寺院正殿,原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世佛像
现在殿内正在展出“妙应寺白塔中路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成果展”,通过大量的图片讲述了妙应寺近八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变迁以及白塔修复前后的对比。
殿前东西各有一只半卧姿的塌腰石狮,雌雄转首对望,威武又不失顽皮,毛发散披,体形为写实风格,与常见的明清时期头大身小的狮子不同,明显具有元代刻品风格。目前,元代石狮在北京地区保存极少。这对石狮历经风雨,见证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替,也见证了妙应寺白塔在各个时代的变迁。
雄狮的头部、鬃毛等处残损;雌狮的嘴部几乎被全部砍掉,模糊不清,足下的小狮子也仅存四腿,风化严重。
仔细观察这对石狮,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忽然发现是摆放位置出现了问题!!明清时期石狮的设置一般都是以狮头为前方,雄狮在左、雌狮在右,而此处的狮子摆放位置恰恰相反!左为母狮,爪下按幼狮;右为公狮,足踩绣球,这明显与明清时期的左公右母设置规则不同,为何这般摆放?还真是个谜。

这对石狮的另一个特点是,石狮下面的汉白玉基座上满雕花纹,两条腾龙在云雾中戏珠,活灵活现,十分生动,形成了龙在狮下的场景。

继续前行进入第三进院落,正中就是第三殿——七佛宝殿,灰筒瓦庑殿顶,面阔五间,明间和次间置三交六椀菱花隔扇。
殿内主座供奉三世佛及二弟子造像。室内金柱三排,梁架施天花板,中心设三间藻井。
最精彩的是顶部修缮一新的金龙藻井和殿后供奉的明代铜鎏金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
殿前东西两侧应有两通石碑,为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6年)、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分别重修妙应寺与白塔并立碑记事,但现在东西两侧的石碑已不在,东侧只剩下断头的贔屓和空空的碑座。

塔院前是阿尼哥铜像,这座铜像是2001年,由尼泊尔的阿尼哥协会向北京白塔寺捐赠。
阿尼哥——尼泊尔著名工艺家,1260年来到中国。他入仕元朝40多年,致力于中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白塔是阿尼哥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尼友谊的象征。据说大多尼泊尔人来到北京,白塔寺是必来之地
  进入第四进院子,门额上题有“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拾阶而上,就是三世佛殿(四殿),殿后便是白塔,体现出前殿后塔的设计理念。
三世佛殿,面阔三间,灰筒瓦调大脊歇山顶。
殿内正面供奉三世佛像,上悬乾隆御匾“具六神通”

一圈矮墙围成了塔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院内仅存的几株楸树,显示了古塔历史的悠久。


在塔基墙体上有一块带文字的青砖。这是在1937年7月,民国期间修缮白塔的一段说明。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文物工作者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为保护我们的文物而努力。

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
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积1422平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
白塔的基座,是用大城砖垒起的高台,呈T形,高出地面2米,面积为1422平方米。在其方形的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的塔座,塔座有叠成三层,共高9米,每层的四面都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形成许多的小立面,使得白塔造型优美,富于层叠变化。

塔身俗称“宝瓶”,形似覆钵,上安7条铁箍,其上又有亚字形小型须弥座。
遗憾的是,距离白塔越近,它的形象越失真,全然没有远观时的那种巍峨、俊秀之美。

白塔塔身是硕大的白色覆钵体,形状就像个大葫芦;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脖子,有13节,称“十三天”。塔刹的高度与坡度恰恰构成了“十三天”大圆锥体的锥尖部分,使之与“十三天”成为一个整体,这在我国现存古塔塔刹造型中是绝无仅有的。

白塔的顶层是一个直径为9.7米的大华盖,四周向流苏一样垂挂这36片铜质透雕的华鬘,每片宽约1米,长2米,下面各吊挂着一个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

从华盖顶部的中央,竖起一个高约5米、重约4吨的空心铜鎏金塔刹,呈小宝塔形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乾隆皇帝将御笔《心经》、藏文《尊胜咒》、《龙藏》全套等佛物置于塔刹部位,做为镇塔之宝。


近八百年的时光里,白塔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望着这一方土地和人们,诉说着说也说不完的故事......
今天,妙应寺白塔已成为现存元大都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也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