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寻胡同里的精灵——拴马桩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从人类驯化马匹开始,拴马桩就必不可少。拴马桩在民间又被称为“拴马石”、“望桩”、“样桩”等。它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实用功能,还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地位。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华表常常被用于皇家宫廷建筑和高级别陵墓建筑前方的位置,而在民间人们用栓马桩弱化华表规制,来显示身份。  

        行走在胡同里,找寻着胡同里的精灵。说实话,眼下北京的胡同里现存的明清时期的拴马桩已非常少见了,本人从各种渠道打听查找相关资料也只在东四八条、九条、宝钞胡同和飞龙桥胡同里找到了十几个。

拴马桩的结构
        拴马桩一般多竖于宅门外两侧,常与上马石配套使用,柱身多为四方型和八棱型。拴马桩材料多用灰青石、黑青石,高度两米至三米不等。一般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身)和桩基(桩根)。

桩首:是拴马桩上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采用圆雕,有狮、人物、猴,或人与狮及人与其他动物混合造型。图为东四九条52号门前仅存的一个拴马桩。

图为胡人骑狮造型
图为灵猴献桃造型
图为狮子造型

图为书卷和铜钱造型(飞龙桥胡同5号

桩颈:亦叫台座,是承托桩首部分,也是拴马桩浮雕与线雕的精华部分。

桩体称“桩身”,为四方长柱体,多为毛坯或席纹、横纹雕凿、无纹饰,常见文字有“泰山石敢当”等。

桩基:也称“桩根”,埋入地下部分,是方形石桩原坯料,粗于桩体。


拴马桩的寓意
        拴马桩的桩首和桩颈所雕刻的图案、文字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桩首雕猴,为封侯加爵吉祥意;桩颈浮雕海水山石,即寿山福海吉祥意。狮子与驯狮胡人桩首,在拴马桩的造型中非常普遍。

如今,在许多新中式设计中,不论室内、室外都将古时的拴马桩变成了热门的设计元素,为居室、庭院增色不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