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轩辕道斋 2022-02-23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阐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本质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大体上是根据企业目前的专业管理机制以及策略,同时主要是以风险管控、风险预防、风险监督、风险评估等这几个方面为主的工作,再借由多维度多层次的管控方式进行生产以及经营中各种类型业务的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从管理视角出发,企业内部控制在定义上来说有点像是风险管理的下属子系统;但是从管理范围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完全可以作为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过程中是从内部环境为视角出发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机构设置有诸如企业内部审计、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内部奖惩制度等等;而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管控时,就更需要企业内部控制的管控方式进行更为科学与合理化的目标确定,严格根据企业风险评估体系,争取做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最优化结果。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任何目标在达到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更是不必说的。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各级管理层在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企业当下管理模式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只要是背离或是阻碍企业共同目标的因素与风险,在企业实施风险管控的时候都应该给予治理与规避,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风险管理中风险是最主要的工作范围,而这其中信息化程度也是影响着整个风险评估与判别的重要影响环节,这也是现代企业注重信息化的原因;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与检测时,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控方面还是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布置相应的内部检测,同时也要针对企业的日常内部监控,一旦在某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出现问题,企业就可以针对该环节进行分析,分析出是政策、机制还是相关实施措施的问题并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时不仅避免了风险还不断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缺陷

(一)我国企业风险控制体系不成熟

(1)我国企业对风险全面评估不够重视。企业经营风险的诞生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的风险界定以及成熟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对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这就自然形成了不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2)我国企业未设置单独的风险管控部门。当下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大大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波及程度也逐渐加深,从中可以看出设置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我国企业在风险管控这方面的意识薄弱,并没有设置单独的风险管控部门,甚至有些企业连最基本的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系统都没有。

(二)企业风险管控意识不够强烈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到国际这个大舞台之上,在国际市场中进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有诸多企业涌向国内。在上述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在国内许多企业仍是缺乏风险意识,许多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的风险也仅仅是在财务风险单方面,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风险管控意识薄弱的程度;我国企业普遍在乎的是公司盈利,在风险管控方面实在是无法关心,这样就极易造成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无法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相反,国外因为经济的发达,许多企业早已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三)企业公司管理结构不够完善

企业的内部管控要想有效的运行就必须保证企业拥有着完善的治理结构,这是给企业内部管控造就最基本的实施环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当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但是如果企业的权利设置以及制衡体系之中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则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无法有效的实施,企业治理结构中作为企业风险与内部管控的核心――董事会,该核心是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担负主要责任的,而在我国中董事会存在着职权交错的问题,在实质上是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利的,容易造成职权混乱的局面,自然企业就无法有效的运行内部控制机制以及风险管控。

三、企业基于内部控制下的风险管控策略

(一)逐步强化企业风险管控体系以及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1)对企业风险类别进行明确的区分,这是为了企业能采取相对应的科学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管控。企业在分类风险时可以从业务活动方面与企业整个方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通常来看,企业的整体风险主要是由内部与外部构成的,内部因素有组织、经营、财务、战略等等风险;而外部就是宏观与不可抗力因素,诸如法律政策、自然天灾、市场技术等等风险。而从业务活动层面来看主要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来进行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同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自身的风险种类。(2)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自然包裹各个风险指标的检测等等,尤其是要建立风险导向的审计机制。企业的审计机制可以处于相对客观且独立的审查机构,能更加从公正的角度来对企业内部与风险管控作出评估与监督活动;充分引进相关的审计人才,这样他们才能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提升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水平。(二)增强企业内部风险与内部管控的理念

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才能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是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管控的基本环境条件,同时也是企业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的基础条件。增强该理念的方式是通过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断将该理念融入到业务活动层面,这样既能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将企业的整体价值观更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该方面的学习,企业也可以加强之间风险管理的理念,这样才能碰撞出更精彩的理念;企业定期请相关的学者教授主持讲座,召集职工进行风险与内部管控的理念学习,这样能提升整个企业的风险与内部管控的氛围。这样企业管理者在进行风险与内部管控时能将对策更有效的实施。

(三)加强健全企业治理结构

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应当涵盖内部监督与反馈系统、谨慎的业务执行流程等等,只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会产生混落,才能为管理措施提供稳定的环境。企业要充分重视独立董事的功能,要发挥出独立董事在内部控制中心的核心监督位置;企业要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所占比例,要将独立董事的收入与承担的风险进行挂钩,这样才能让独立董事明白自身应该作出应该做的贡献。另外,企业经营中的特别事项应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不能总是常规问题,总有部门非常规问题,这就需要这个特别的委员会对该类事件进行有效快速针对性的处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预防与处理各种风险的出现。

四、结束语

本文先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本质,着重针对企业在企业内部控制下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策略。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希望我国企业能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启迪。

更多内容:百度搜索(高顿财税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