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登州镇总兵为二品,登州府知府为四品,两人见面时如何行礼?

 胶东故事会 2022-02-23

在明清两代大部分时间里,胶东半岛的区划都是“登莱二府”的格局。在这种区划体系下,登州府附郭县(驻地)蓬莱和莱州府附郭县(驻地)掖县,自然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两者的高地位,在官员配置上有着直观体现。以清代为例,除了常规的知府、知县之外,两者城中还各有一位大员坐镇。

其中,登州(蓬莱)城里的大员是登州镇总兵(正二品),而莱州(掖县)城中的大员则是登莱青道员(正四品,烟台开埠之后移驻商埠)。

古代的“城”的规模通常不大,不同衙门的官员共驻一城,平常少不了要见面打交道。而官场之上,十分讲究规矩礼仪。那么,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上述两座城中的官员们相互见面,都是如何行礼的呢?

相对而言,莱州的情况比较简单。毕竟,道员与知府、知县同属地方文官体系,属上下级关系,只需按照级别行事即可。

而登州的情况就要复杂一些。因为,总兵的品衔虽然高于知府,但前者属武官体系,后者属文官系统,两人同驻一城,却并无直接统属关系,并且明清时期总体又是“文尊武卑”。在此背景下,登州镇总兵与登州府知府见面时,就并非单纯按照级别行事。

此前笔者在阅读登州府志时,就对此问题颇感兴趣,可惜府志之中并无相应记载。直到后来,通过查询《钦定大清会典》,这才找到了答案。

关于“知府见总兵”的礼仪规矩,《钦定大清会典》载:

“司道见提督,与提督见总督同;知府、同知、通判见提督、总兵官,与司道见提督同。”

也就是说,知府拜见总兵时的规矩,与司道官员拜见提督以及提督拜见总督时的规矩相同。

那么,提督拜见总督时,又是什么规矩呢?

《钦定大清会典》又载:

“提督见总督三揖,总督正坐,提督隅坐;若提督带一品世爵者,总督西面,提督东面,余与敌体相见同。”

按照这段记载,登州府知府拜见登州镇总兵时,知府需要作三次揖,然后总兵正坐,知府侧坐。

从表面上看,似乎仍是总兵更显尊贵。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这种尊贵其实是大打折扣的。

首先,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代的提督和总督,通常都是从一品的官衔。而总兵官为正二品,知府为从四品(起初为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知府见总兵的规矩与提督见总督的规矩相同,实际上是提高了知府在总兵面前的地位。

其次,参考三四品武官见二品文官的情况,就会发现更大的差别。

《钦定大清会典》还载:

“参将以下见督抚均侍立不坐,余与守备见提督同。”

在清代,巡抚一般为二品文官,而参将为三品武职。按照上述记载,参将见巡抚时,只能站不能坐。这显然不如知府见总兵时(可以侧坐)的待遇了。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受“文尊武卑”的观念和政策的影响,登州府知府虽然品衔不如登州镇总兵,但在礼仪上却并不吃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