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修复到“唤醒”,2400余件乐器珍品在“两馆”开幕展展出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2-23

图片

中华瑰宝展现场

文/摄 卢旸

2月5日大年初五,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京正式开馆。开幕大展“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强大的学术力量和丰富的藏品资源,在浩若星海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撷取具有文化光彩、艺术魅力、形式精致、易于陈列演示的内容,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之一,传统音乐在“旷古遗音”“万方乐奏”板块中展示。两大板块展现了中国悠久的音乐发展历史、深远的音乐文化传统和丰饶的传统音乐文化样态,记录着老一辈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研究与发展历程中的探索与思考,更折射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家的学术视野和情怀。

“选取此次展出的乐器时,我们把两千多件乐器又逐一过了一遍,再次被藏品的规格与规模所震撼,也再次被老一辈学者的眼光与历史责任感所感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冯卓慧说。

八成珍品首次公开

图片

12800块石材、2674块玻璃、1450块金属格栅……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新添一座收藏中国民族艺术瑰宝的“百宝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两馆”南邻中国国学中心,北邻中国科技馆,总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由下至上,石材基座、透明平台层、双幕墙体系形成飘浮在空中的“百宝阁”形态。“两馆”工程建设项目于2019年3月30日奠基,2022年1月5日工程竣工验收,先后参与的建设者有八千余人,整个工程建设历时1012天。

北京冬奥会开幕第二天,2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仪式举行。“建成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十分不易,用好、管好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讲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工艺美术故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为关键。”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说。

开幕展览“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分为八大板块,展出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大部分展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积累的珍藏,百分之八十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抢救性记录民间音乐文化

图片

“万方乐奏”展区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2400余件乐器,上迄新石器时代,自先秦两汉、魏晋唐宋,至明清、民国均有涉及,无论数量、品类,还是珍稀程度,在全国均首屈一指。此次开幕展览的“万方乐奏”板块展出350多件传统乐器,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早年收藏的传统乐器作为基础分为古代、传统乐种、乐器学,以及与乐器和器乐有关的古籍手抄本等四个部分。

“所有藏品不仅是资料储备意义的收藏,更是以服务学术为核心的收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李宏锋希望,参观者通过观摩更加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有更佳真切的认识,同时对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辈学者多年来在传统音乐和传统乐器研究方面的积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各展示区域设多媒体设备,参观者可以观看、收听与展出乐器相关的珍贵音像资料。李宏锋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建所之初,“前辈学者们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一些民间音乐可能失传,将资料的搜集与普查作为首要学术任务,奔赴全国各地,对民间的音乐文化进行抢救性采访记录,通过采购等方式收集代表性乐器。”几十年间音研所研究人员利用一切机会采录、收集珍贵的第一手音响资料,积累了包括音乐学家杨荫浏录制阿炳六首传世乐曲的钢丝录音带在内的,近八千小时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涵盖了超过五十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1997年,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入选第一批《世界记忆名录》项目,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珍贵档案,也是世界首个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音响档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乐器除了音乐学家通过实地考察采集、四处奔走收集之外,更有梅兰芳、郑颖孙、程砚秋等名家旧藏或使用之物。比如,此次在“万方乐奏”展区展出的三架小箜篌来自郑颖孙、程砚秋旧藏。

小箜篌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此次展出琴家郑颖孙珍藏后赠予音乐研究所的两架箜篌,其中一架“形如半边木梳”的小箜篌,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小箜篌珍品。这架明代传世小箜篌,榆木制,通高80厘米,底长23.5厘米,宽5.5厘米,外表装饰美观,在角形曲木两侧雕刻有对称的凤凰、云头和花卉纹饰,并刻有楷书“欸侯”二字。

图片

 三架箜篌来自郑颖孙、程砚秋旧藏

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珍藏的小箜篌是清代制品,1958年捐献给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木制,通高83.5厘米,底长24.5厘米,宽3.5厘米。角形下方的横木扩展为窄匣形的共鸣箱,两侧面蒙以桐木薄板,右侧面置有红木条马,上嵌象牙马峰,下方置黄杨木弦轴,琴弦上端系于角形曲木右侧。张有10弦,均为同样粗细的丝弦,依琴弦长短而音高有别。琴首为凸螺旋形,通体施透明漆。演奏时,左手托持小箜篌,右手弹奏,用于古代仪仗乐队中。

“名家捐赠个人收藏,不仅反映其文化热情与文化理想,也反映出音乐研究所在学术界、文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李宏锋说。

从修复到“唤醒”

图片

“旷世遗音”展览现场

在“旷古遗音”展区中独立展示的两张古琴“枯木龙吟”“鸣凤”前驻足,能听到自上方传来的若隐若现的琴声。这是两张传世名琴的演奏录音。“枯木龙吟”“鸣凤”曾在2018年公藏古琴器的活化保护中被“唤醒”。

在很长的历史时间中,琴人是古琴器的所有者,琴人不断地演奏、修复是古琴器保留至今且依旧能够被使用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博物馆以及音乐机构通过捐赠、购买等方式收藏了大量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古琴器,偶尔被展出。

作为音乐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采取了另一种保护方式——使用。20世纪末,音乐研究所仿效博物馆,清点、回收所有藏琴,将之置于库房之中。“公藏古琴器的活化保护”活动发起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认为,每张琴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老琴放在箱子里,不呼吸,不与人交流,就是一段“枯木”,只有让其发出声音,才是“琴”,而它们发出的中华之声,就是“龙吟”。音乐研究所的王迪、许健、吴钊等先生都使用过馆藏传世古琴,并加以修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林晨参与了从筹备到选琴,从修复到“唤醒”全过程。她发现,“唤醒”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当我们在不断地调整用指的方式以期以一种恰当的触弦唤醒古琴的同时,古琴也通过其制作特点和音质'唤醒’了我隐藏于血脉深处的审美感受。”

图片

枯木龙吟

“枯木龙吟”是晚唐琴,原为北京琴家汪孟舒旧藏。“文革”期间,汪先生担心此琴安危,将其保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至今。林晨介绍,传世唐琴如“九霄环佩”“独幽”“太古遗音”等都经过剖腹,但“枯木龙吟”无剖腹调音的痕迹,其坚实、温劲、雄浑的音色更能体现唐代琴人对音色的审美追求。

图片

鸣凤

与其相望的“鸣凤”是南宋琴。该琴在民国初年为琴家管平湖所有,并加以重修。后管平湖将此琴与山东琴家之落霞式唐款“凤鸣歧”交换,20世纪50年代复经寻求,1956年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购得。

“'枯木龙吟’这张琴历经千年至今,依然能够保持非常优秀的声音。”冯卓慧曾使用声学技术对琴器在修复前后,不同丝弦的使用以及醒琴各阶段的音色都予以建档、采样和分析,验证了唤醒后的古琴在声学数据方面的改变,并与主观听感的改善形成了对应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在琴谱、琴器、古琴录音档案等收藏最丰富的学术机构,现藏有自唐代到民国时期的古琴92张。此次展出专门为古琴设置的“旷古遗音”板块,以古琴琴器为线索,展示了琴人琴谱琴派、斫琴艺术。通过古琴艺术完整的呈现,参观者对古琴艺术发展历史可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旷世遗音”共分“器”“谱”“人”三个展区和一个体验空间。“器”展区分为“说器”“名器”“斫器”三部分。“说器”“斫器”部分介绍古琴各部位名称、21种琴式以及制琴过程。“名器”部分以时间为序展示自晚唐至民国的28张时代序列完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藏琴。

图片

“旷世遗音”互动体验区

琴器之外,此次展出的古籍、琴谱也非常值得关注。“万方乐奏”展出传统器乐古籍、曲谱抄本等珍贵书谱资料;“旷古遗音”的“谱”展区以时代为线,自最早的琴谱《碣石调·幽兰》至当代大型古琴资料汇编《琴曲集成》,勾勒琴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此次展出的琴谱不乏多部善本,其中《太古遗音》《风宣玄品》为孤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冯卓慧表示,“这些书谱不仅记录了乐器、音乐的信息,书谱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给人美的享受。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时,参观者除了欣赏展品本身,更关注展品背后的人与文化。“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两大板块不定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乐器承载的传统音乐。“旷古遗音”更是以人为核心,展现古琴艺术发展历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人与器、人与谱、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感悟琴人一体、乐思相融的达观境界。“人”展区罗列了自古至今的重要琴人,并辐射浙派、虞山派、广陵派、川派的特点及其代表性琴人与琴谱,从而折射出“人”这一要素在古琴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过去式,而是活态的、传承的。乐器作为音乐的物质载体,其价值是无法用物质估量的,其背后承载的传统音乐是无价的、永恒的。”李宏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