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藏在第六十二回细节里的魔鬼

 三个小布丁 2022-02-23
西方有谚语说“魔鬼藏在细节里”,现在这句话在中文环境中,常常用来描述一个大师的作品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们用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细节”,不在“魔鬼”。但实际上,“魔鬼”我们可以理解为“精彩之处”,我们无数次说《红楼梦》精彩,说她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无数次强调曹雪芹大师对细节的用心。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读到第六十二回,回目标题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但我们不说回目标题里的主要情节,只认真地说说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魔鬼”。

细节之一:小红与晴雯不同,她不是穷人出身

这一回开头,柳嫂子被恢复小厨房主管职务,秦显家的落个亏空,这个亏空主要是因为她要送礼给林之孝家,
一面又打点送林之孝家的礼,悄悄地备了一篓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在外边就遣了子侄送入林家去了……
因为林之孝两口都是主管(男管家与女主管),足见林家平时经常“以权谋私”,获取更低职位的人财物。参照赖大(他更厉害,他是总管)家的情况,林家肯定不是绝对的“穷人”,小红是林之孝的女儿,所以,她也不是“赤贫”出身。

(小红)
这说明问题:1、小红在宝玉处受晴雯排挤,最终选择“跳槽”到了凤姐处,凤姐接受小红,不仅是看她伶俐乖巧,还看她父母亲的地位;2、晴雯最终被赶出怡红院,林之孝一家也许出力不小,他们可是内外都有说话的权力的(或许在这一点上,我们冤枉了袭人)。

细节之二:在大观园内当差,言论也是受控制的

林之孝家的处置一个媳妇:
林之孝家的便指那媳妇说:“这是四姑娘屋里的小丫头彩儿的娘,现是园内伺候的人。嘴很不好,才是我听见了问着他,他说的话也不敢回姑娘,竟要撵出去才是。”
林之孝家的撵走一个当差的媳妇,理由简单到只是她“嘴很不好”。嘴如何不好呢?1、翻口舌,说人坏话;2、传话,散播不该散播的消息。贾府这样的世家,管理上其实是非常严格的。

细节之三:黛玉并非完全不知理家的“娇小姐”、“病秧子”

很多人初读红楼,或者受传统评论的误导,会认为林黛玉完全不懂生活,只不过是一个“娇小姐”、“病秧子”,但实际上,她是对贾府状况有较为清醒认知的少数人之一(其他还有秦可卿、凤姐、宝钗、平儿等),这一回里,写到黛玉跟宝玉有一段对话: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

(林黛玉)
黛玉其实也有理家之才,甚至她也算过贾府的财务收支,相比之下,宝玉才是那个“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人。当宝玉听到黛玉的“省俭”言论时,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只顾到了自己和黛玉“两个人”的生计问题。

细节之四:黛玉已经完全认同了宝钗

黛玉认薛姨妈为娘,不是宝玉简单说的“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简单,她是满心满意对宝钗一家的认同,因为这里有一段细节描写,袭人给宝玉黛玉两人送茶(可见袭人平常就会连同黛玉一起照顾),统共两杯,宝玉拿也一杯之后——

(黛玉与宝钗)
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道:“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得到。”说毕,饮干,将杯子放下。
注意,一向以洁癖著称的黛玉,宝钗已经喝了一半的茶,她愿意接过来一口喝掉剩下的一半,对宝钗毫不嫌弃,这其实很说明问题,黛玉甚至在宝钗这里找到了“亲姐妹”的认同感。所以后四十回所续以及戏剧《红楼梦》所演,宝钗被“李代桃僵”之计嫁给了宝玉,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只是后人另行安排的结局。

细节之五:香菱的确得到了宝钗的照顾

香菱的石榴裙,用料是宝琴送上的石榴红绫,原文这样写:
香菱道:“这是前儿琴姑娘带了来的。姑娘做了一条,我做了一条,今儿才上身。”
宝钗应承照顾香菱,她也的确在照顾香菱,除了香菱能有机会跟黛玉学作诗(这是精神层面的照顾)之外,还有生活层面的照顾,石榴裙的材料是宝琴送来的,宝钗自己做了一条,另一条就给了香菱,这只是宝钗照顾香菱的细节之一。

(曹雪芹像)
《红楼梦》对情节的安排,对人物的塑造都常常在细节中实现,所以说她是一部精雕细琢的作品,是在曹雪芹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下达成的泣血之作,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小说能像《红楼梦》一样注重细节的打磨,越往深处读,就会越发喜欢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