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上岗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六个常见问题

 三杯就多 2022-02-23
文章图片1

一、课堂内容过多,安排前松后紧。前面的导入、新授时间长了,常常导致后面的巩固训练、反馈小结等环节草草过堂。有些新教师以为教得多就是学得多,教得难就是水平高,教得全课后就可以省心一点。其实不然。学生建构知识必须有一个内化、沉淀的过程。内容过多,就会导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后果,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记忆的时间就少了,消化的时间少了,教学效果就必然不理想。尽管教师讲完讲全了,其实学生没学进去。

二、教材挖掘不够,重点把握不准。经常出现重点知识一笔带过、难点知识未能化解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新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内化不足,自已做的题量不够,有的新教师上初一的数学课,对初二、初三的内容却并不关注,中考题也不去做,就不清楚各个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和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生易发生错误的地方缺乏经验,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教学的针对性。

三、语言琐碎冗长,指令不够简洁。常常出现书面化语言较多,启发式语言不足,语速过快,停顿较少,似乎是一气呵成,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讲清楚,没有把教材上的语言转化为更让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讲解,导致学生来不及思考消化。

文章图片2

四、课件内容庞杂,文字过于具体。课件的实质是一个教学提纲,而非教学内容全部。课件内容过于详细具体,就有画蛇添足的嫌疑,反而导致重点不够突出,学生思维不足。所以课件制作在内容安排方面宜粗不宜细,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去思考、补齐。

五、板书设计粗糙,速度过慢。粉笔字的书写熟练程度不够,导致写得比较慢,常出现教师书写时学生无事可做的情况,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育理论欠缺,方法运用不够。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可接受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理论都学过,也懂得原理,但在课堂实际运用时却并不熟练,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慢慢磨练。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