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向京:侠义三千年

 青云斋主 2022-02-23
邮驿上书房
图片

当代有个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曾说:“凡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同样,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可能都存在这样一个侠客梦:鲜衣怒马,快意恩仇,在人世间行侠仗义,然后拂袖而去,归隐山林。

图片

饮马江湖,仗剑走天涯

但人们常被“武侠”一词误导,仿佛不会武功,没有绝技,都够不到行侠的门槛。事实上,侠客不仅存在于武侠小说里,而且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上。侠客,可以是仗剑游侠,可以是思想巨子,可以是浪漫诗人,可以是开太平的宰相,可以是解危难的布衣。

那么,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侠客有哪些?侠义的本质是什么?侠义有哪些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侠义精神为何能滋润中国人三千多年?当今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侠义?2022年2月10日,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副校长,国网领导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向京先生做客邮驿“上书房论坛”,为我们揭晓谜底。

图片

吴向京先生做客上书房论坛

何谓“中国式侠义”

“侠义”一词由侠和义两部分组成,顾名思义,是行侠仗义的意思。从字面上,可看出它是一种抽象的精神象征,包含着侠肝义胆、伸张正义等丰富的内涵。

吴先生一开始讲述了“捕豹者说”的故事,一个猎人巧妙地利用豹子吃完羊时的羞耻之心,徒手捕捉过一百只豹子。他由此引出良知和“仁”的概念。而“义”源自“仁”,“义”的根基是情和理。如果说“仁”是内心的悲悯,那么“义”则更多地倾向于行动。从而由“义”至于“侠”,以“侠”来伸张“义”,是为“侠义”。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旧有的文明秩序分崩离析,社会陷入混乱和纷争。诸子百家从各自的角度,纷纷为国家的治理和天下的太平提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和路径,可谓百花齐放。对于“义”的维护,其中有两种最典型的路径:儒家的“以礼致义”和法家的“以法致义”。

儒家代表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推行“礼”,是为了致义,最终使社会达到小康与大同。但结果是礼崩乐坏,只有极少数圣人“以礼行事”,有的人是衣冠禽兽,甚至还有的人禽兽不如。

图片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与儒家相反,法家则主张严刑峻法,依法而治,比推行礼更有强制性。但因法有阶级性,不能约束所有人;法也有局限性,不能涵盖所有的行为。最终导致执法有偏私,无法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于是,在“以礼致义”和“以法致义”之外,出现了第三种方案:“以侠伸义”。一个新的群体——侠客,也随之登上历史的舞台。“侠”,有扶持之义,即有能力的人去帮助没有能力的人,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因而,侠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和利他行为。

在当时,侠客是在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一类人物,他们可能不是后世的小说中所塑造的那种身怀绝技、武功高强的理想化形象,而是比寻常人更强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侠客这个群体,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勇武、信诚、任义、舍得与独特。

为何称为“中国式侠义”呢?吴先生解释道:因为在西方世界,同样存在着一些类似侠客的群体,比如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他们在人格和精神上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混淆。但中国古代的侠客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的区别却非常大,中国式侠义和欧洲的骑士道也不尽相同。

图片

中世纪骑士

骑士需要举行册封仪式,即需要神权和王权的背书,而侠客则特立独行;骑士终身为荣誉而战,而侠客则是为了义;骑士非常注重形式感,而侠客则低调淡泊。与侠客的五大特征不同,骑士有八种美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中国式侠义”的演变史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崇尚侠义精神。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侠义有不同的形式和面貌,但“中国式侠义”贯穿着中国历史三千多年。那么,它又是如何延续和演变的呢?

侠义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到秦则是典型的侠客时代,其特征为“侠之尊者,公平正义”。主流的侠客,都拥有资源,崇尚自由,同时为了义不惜钱财。墨子被誉为“侠之鼻祖”,有思想、有理论、有组织、有人才,是典型例子。

两汉至隋唐时期侠义进一步发展,侠客的特征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著名侠客郭解勇猛任侠,常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朋友有难必亲自助其报仇,人们争相与他交往。但因有人以他的名义杀了人,汉武帝判了他死刑,这也标志着游侠时代的结束。

图片

李白《侠客行》

盛唐以后,法度约束更严,侠心义胆只能寄寓于诗文,于是文侠诞生,其特征为“侠之仙者,诗酒人生”。诗仙李白对侠客心驰神往,写下了上百篇关于剑与侠的诗文,其中最有名的是《侠客行》。边塞诗人则从侠客那里承袭豪迈尚勇,游吟于边疆大漠,更多的诗人虽以侠自许,但本身并不去江湖上游侠闯荡。

两宋时期,侠客以儒者的面貌呈现,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游走于庙堂与江湖之间,其特征为“侠之儒者,剑胆琴心”。苏轼、辛弃疾、陆游最为著名。苏轼一生被贬,终不遂志,在旧党和新党间饱受排挤,但他磊落耿直,总是从政见本身判断,从国家利益出发,不屈从、不谄媚,内心秉持着真正的侠义。

图片

剑胆琴心的大词人苏东坡

明代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侠义非但没有中断,反而在思想领域大放异彩,侠客的特征为“侠之神者,思想巨匠”。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是这一时期涌现的杰出思想家,其中王阳明文武双全,既能带兵打仗,又是阳明心学的代表,以“知行合一”的方式践行了侠义。

清代对民间的思想管控更加严格,这一时期的侠客存留于公案小说中,其特征为“侠之归者,投靠朝廷”。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公案小说是《三侠五义》。公案小说里尽管塑造了很多侠客,但为确保政治正确,大都偏于程式化、类型化,因而侠客最终都逃脱不了归于朝廷的结局。

近现代以来,虚拟的侠成为主体,武侠小说开始盛行。武侠小说中侠客的特征为“侠至情者,名利可抛”。由于是虚拟的世界,因而更加自由开放,侠客不仅身怀绝技、武艺高强,拥有种种超脱现实的神功,而且许多侠客往往也是痴情种,为了爱情甚至可以抛弃世俗的一切功名利禄。

图片

《侠义三千年》,吴向京著

纵观中国侠义的三千多年的演变史,可以发现,从春秋至近现代,“侠客”脱实向虚,从现实存在,走向虚构故事;而“侠义”也逐渐文学化,内化为一种精神。吴先生总结道,虽然变得越来越离奇、玄幻,但后来的公案小说和武侠作品,都从正面肯定行侠仗义,它们在褒扬侠义的同时,也将侠义更深地内化到中国人的精神里。

中国人在侠义精神的滋养下,走过了三千多年,侠义也已成为一种精神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侠客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面貌呈现,但文化永流传,侠义永远在——“中国式侠义”,也构成中国文化的根与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